为政第二 < 论语讲要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以礼事亲,就是孝道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李炳南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据孔安国注,孟懿子,是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他的諡号。

鲁国出自桓公的三大公族,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都是鲁国的权臣,愈到后来,权势愈重,违礼乱政亦愈甚。孟懿子就是孟孙氏的后代。他的父亲是孟僖子仲孙貜。春秋昭公七年,左氏传说,孟僖子将死,召其家臣,遗嘱何忌从孔子学礼。是知懿子在孔门有弟子名分。但弟子传里没有懿子,论语此章之注,只说懿子是鲁大夫,不说是孔子弟子。据刘氏正义说,孔子仕鲁,命堕三家不合制度的都城,独有懿子梗命,以致圣人政化不行。弟子传不列其名,此注亦不云弟子,当为此故。

“孟懿子问孝。”孔子答复:“无违。”诸弟子问孝,孔子答复,因人而异。此以“无违”答复懿子,是教懿子,不违其父教其学礼之意。不违父教学礼,就是孝道。

“樊迟御。”樊迟是孔子弟子,名须,为孔子御车。孔子告诉樊迟说,孟孙向我问孝,我答复他“无违。”孟孙,就是孟懿子。据郑康成注,孔子惟恐孟孙不了解无违之意,所以告诉樊迟,以便转为孟懿子解释。

“樊迟曰,何谓也。”樊迟亦不了解无违何意,故问孔子“何谓也。”孔子就以生事葬祭三句解释其意义。

“生事之以礼。”父母生存时,为子者以礼事奉父母。如邢疏引礼记曲礼所说“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之属。事奉父母的衣食住等,一切皆合礼制。

“死葬之以礼。”父母去世时,以礼办理丧葬之事。如棺椁墓地等,都要合乎礼制。

“祭之以礼。”丧毕则祭。邢疏谓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祭祀时所用的祭品,皆有礼制。

皇疏:“孟孙三家,僭滥违礼,故孔子以每事须礼为答也。”

生事,死葬,祭祀,皆能以礼,便是尽孝。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皆违礼,所以孔子教懿子无违。

【蕅益论语点睛补注】

克己复礼。方能以礼事亲。违礼。即非孝矣。

补注:一部孝经。三言尽之。礼之大者。无过于劝亲戒杀免堕恶道。念佛求生净土。

阳复斋劝提倡素食诗云。

果蔬百谷各芬芳。种种烹调恣啖尝。何苦刀头结冤业。不辞世世变猪羊。欲将宰割报亲恩。转送双亲地狱门。岂料孝思成毒计。愚生真是可怜虫。数百亡灵哭震天。阿难问佛佛宣言。杀生设祭资冥福。岂意翻成恶道缘。

(佛与阿难在河边行。见五百饿鬼。歌吟而前。阿难问佛。佛言。其家子孙。为彼修福。当得解脱。是以歌舞。又见数百好人。啼哭而过。阿难又问。佛言。彼家子孙。为其杀生设祭。后有大火逼之。是以啼哭。见大藏一览。)

三年饘粥报亲恩。自古君民一例同。汉室何缘废昌邑。居丧私自馔鸡豚。

(汉迎昌邑王入绍帝位。因居丧不素食。奉太后诏废免。见霍光传。孟子言三年之丧。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

阳明素食尊丧礼。特为甘泉设一肴。归去遗书犹切责。俗儒何忍恣烹炮。

(明王阳明为湛甘泉。自远来吊。特设一肉。甘泉切责之。见阳明文集)

若能劝亲念佛。或为亲念佛。求生净土。永脱轮回。尤为大孝。莲池大师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真至言也。

下页:父母惟其疾之忧,即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