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中庸之道”,也称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用以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方法。
“中庸之道”对传统中国影响极大,它指导人们说话办事要适中,适度,尽力做到“恰如其分”,“刚刚好”的状态,以避免激进逞强或者消极自卑的两个极端。
关于“中庸“的意义,古人有不同的解释,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汉代郑玄的解释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意思“中庸”就是中用,中道之运用。
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易中天认为,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有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任何人,最普通的人,再没有文化的人,都能做到。
所以他认为,“中”是不走极端,“庸”就是不唱高调。
中庸一定是“常人之道”,就是普通人也能做到的,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但是真要做到,又很不容易。
在儒家这里,中庸不但是讲原则,而且中庸本身就是原则,是最高的原则。
《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难道不是最高的原则吗?可惜已经很久不见了。
那又怎么办?当然是应该坚持这种原则,回到这种原则。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来:中庸不是老好人,中庸不是和稀泥,中庸不是无原则。
有些人认为“中庸”是古代文化的糟粕,是中立、平庸的意思,让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不敢冒险。
其实,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反而是对“中庸之道”的一种肤浅的误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