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儒学初探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传家宝·教子》
类别:启蒙蒙学 作者:清石成金 ( 字号:   )

世上接续宗祀,保守家业,扬名显亲,光前耀后,全靠在子孙身上。子孙贤,则家道昌盛;子孙不贤,则家道消败。这子孙关系甚是重大。无论贫富贵贱,为父祖的俱该把子孙加意爱惜。但是为父祖者不知爱惜之道,所以把子孙都耽误坏了。何谓爱惜之道,“教”之一字时刻也是少他不得。试看,古者妇人一有怀孕,就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这叫做胎教,所以生子形容端正,聪明过人;子能吃饭,就教他用右手;子能说话,就戒他出娇音;六七岁时,男女就坐不同席、食不共器;一切出入、饮食,教他逊让长者;衣服不许绸帛,饮食俱有时度;八岁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十五岁入大学,教之以明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至于女子,十岁时就不许出闺门,教以针剪纺绩之法,饮食厨臼之事,一切语言容貌俱要温恭柔顺。古人教训之法还多,不能尽述。想他当日,岂不知爱惜子孙,为什么把子孙这样拘管呢?正为不是这样拘管,就成不得人。所以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必定要劳苦子孙,才不耽误子孙,才是真正爱惜子孙。

子孙好与不好,只在个教与不教上起根。盖不教他俭朴,则必奢华;不教他辛勤,则必游惰;不教他忍耐,则必忿争;不教他谦恭,则必倨傲。出此入彼,自然之理。但世上的人那一个生下来就是贤人?都从教训成的;那一个生下来就是恶人?都从不教训坏的。譬如玉不琢,就是废玉,怎得能成珍器!田不耕锄,就是荒田,怎得能成丰熟!

教子一事为何专责在父母身上?假如父母不去教子,乡党亲族中就有好人,那能件件教导,日日不离?言语也不相信,情谊也不关切,谁肯像父母的心肠,苦口饶舌惹他厌恶。所以儿子学好学不好,都是为父母的专任。万一父母不在,才是祖、叔的事。

世上也有富贵人家生出来的子孙辱门败户,也有贫贱人家生出来的子孙立身扬名。可见子孙的好歹,全在教与不教,原不在于家门之富贵贫贱。但人生一世,子孙是个后程,若是子孙不好,任你有极大的事业,总无成立,父、祖死后,只落得旁人笑语,就是平常人家,也要个接代的子孙。所以人家子孙是最要紧的,若是有了子孙不去教他,也是枉然,所以教子学好更是最要紧的。

可惜而今有子孙者,胎教的道理全然不晓,至于生长以后,娇生惯养使性气也不恼他,骂爹娘也不禁他,欺兄压长也不约束他,慢乡邻、辱亲友、游手好闲、任意为非也不责治他,一切饮食衣服从其所好,满口膏粱、浑身绫罗,甚至诬赖骗诈、好争惯讼、坏尽心肠,殊不警戒他,更有反夸子孙乖巧者。如今世上妇人护短的甚多,一见丈夫管子孙,方才开口骂动手打,他就拦阻嚷闹起来。因此宠坏子孙者不少。

世间不肖子的根苗,多从父母酿成。但父母爱惜儿子原是好意,殊不知子若不教,正是把他一世终身都坑害坏了。我每常见人家父母惜儿子,任他的性情游戏闲荡,读书的书也不问他读多少,做事的事也不管他做如何,若于凡是略辛苦的生业,便不叫他做。殊不知把他的身子懒惰惯了,性子自在熟了,及至他后来自己做人,便诸事只图自在,稍有勤劳的就不欢喜,少有辛苦的就不耐烦,因此一切事务东不成,西不就,苗而不莠,莠而不实,粗鲁浮浅,不得成器,多从这个惜他上酿起来。又常见人家父母爱儿子,定要好食与他吃,好衣与他穿,好器物把他用,好去处领他顽,殊不知他吃惯了好的、穿惯了好的、用惯了好物件、顽惯了好处所,及至他后来自己做人,便奢华惯了不知节省,也不晓得银钱如何难挣,也不明白家业如何难创,因此浪费、浪用、卖田、卖屋多从这个爱他上酿起来。又常见人家父母疼儿子随他的偏执,凡百事情惟恐怕违拗了他,尽他要的便与他,尽他恼的便替他打骂出气,殊不知顺从他惯了,及至他后来自己做人,一发自由、自纵、打人、骂人、撞祸、生事,多从这个疼他上酿起来。又常见人家父母喜欢儿子,专一调笑哄他,就是他说非礼之言只管作要,做诡诈之事只管作耍,殊不知把他亵狎惯了,及至他后来自己做人,一味苟且歪邪、越理犯分,多从这个喜欢他纵容起来。又常见人家父母不拘管儿子,长至十来岁已至成人,他交的朋友也不问他贤与不贤,做的事务也不管他好与不好,殊不知把他纵容惯了,及至他后来自己做人,全无忌惮,总没怕惧,奸盗邪淫,为非作歹,多从这个不拘管他放肆起来。可见种种坏事,总由父母不教而起,及至后来家业被他破败,祖宗被他玷辱,父母妻子被他连累,那时父母割舍他不得,欲教他又不能到得,此时方才知道当初惜他、爱他、疼他、喜欢他、不拘管他,却不是为他,都是坑害他,悔也悔不及,教也教不及,恨也恨不了,只落得凄惶苦楚,旁人叹息。不独为父母的痛恨早不教训,就是为儿子的,自己也痛恨父母早不教训,就恨也无用了。

有一等老年得子的,又有一等生子艰少的,俱爱之如掌上明珠,恨不得时时捧在手里,日日含在口里,止知道骄养放纵,全不知道教训、责成是为子孙的好事。以致为子的自幼至长,未曾听一句好话,未曾见一桩好事,未曾近一个好人,到得大来,奢侈放肆,无所不为,轻则败坏家门,重则招灾惹祸,连父母也做不得主了,追悔何及!

世间有一种逞强的人,偏不喜子孙守分。有一种护短的人,最怪说子孙不是,有一种糊涂的人,凭子孙交游匪类,嫖赌横行,他总不知闻,及至子孙不肖,但诿成败由命,岂非大愚。要知养子不教父之过,为父者,教子之事切莫轻忽。

世间有一等知教训而不知道理的人,指望子孙长进,其实与耽误者一般。就如教训子孙读书,原是第一等好事,争奈不知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道理,所教导的不过是希图前程,指望富贵,改换门闾,衣锦还乡,把子孙养成个谋富贵图货利的心,所以后来没甚好处。试看,从来子孙做了官的不做好事、不爱百姓,往往玷辱家声,折损阴骘,甚而贪脏坏法,以致家破身亡,遗累父祖。这不全是子孙不肖之罪,却是当初教得差了。

教子之法,全在幼小时候。古人说,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又云,小时不役,大时叫屈。又云,桑条从小郁,长大郁不直。趁他年纪尚小,童心未丧,习染未深,正好作主,急忙教他成人;若等他知识大了,便唤他不转;若等你年纪老了,便钤束他不下;所以子孙必须自幼小时便时刻教训,不可错过。

教子之法,也要循个次序。六七岁时便送学读书,把那件事该做,那件事不该做,对他说得明明白白,使他晓得为善的是好人,为恶的是坏人。此时知识未开,最易收管。到十三四岁更要择贤师良友,日与琢磨,看他聪明的便教他读书上进,愚钝的便教他习学技艺,随质授业,自然不耽误了他。

教子的大端,第一先教他重五伦。这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凡为臣的要尽忠,为子的要尽孝,兄友,弟恭,夫妇和,朋友信。这就是教子最要紧的事,其实是为人的根本,先要从此教起。教子不必远求多条,只是我这书上的十件事,须要时时讲与他听,即如:生身的父母,是该孝顺的;年纪长大的人,无论亲族朋友,都是该敬重的;夫妇们是该和的;子孙弟侄们,是该教他学好的;治家是该勤俭的;待人是该谦恭的;书是该读的;各人本分的事业,是该不懈怠的;良善的好事,是该行的;违理犯法的歹事,是该戒的。若是教得人依从这几件,就是他一生受用不小。此是教子大端,我再将教条分晰于后。

但有严父必出好子。“严”之一字,不是只在朝打暮骂,须要事事指引他,但不许他放肆非为。“爱”之一字,原不在于抚摩喜笑,须要调他的饥寒,节他的辛力,但不许他费精神做无益不正之事。父母要教他竭力孝顺,不许他忤逆;兄弟朋友要教他存心谦让,不许他欺侮;要教他长厚,不许他刻薄;要教他度量宽宏,不许他丝毫较量。言语要教他信实,不许他虚谬;行止要教他安详,不许他荒忙错乱;待人要教他谦恭和霭,不许他傲大;做事要教他勤劳,不许他懒惰。早晚出入要时时查考他,不许他浪荡邪行;衣食礼节要件件吩咐他,不许他奢华鲁莽。凡是父母、祖父母、师长、尊长、好朋好友的训言,要教他听从,不许他违悖;凡是琵琶、三弦、笙箫、鼓板、纸牌、棋骰一切戏耍之物,要教他谨戒,不许他习学。不许他与匪类相交,不许他与邪地相近。吃饭要约数,不许他过饱,若过饱,则脾胃不能运化而成病;饮酒要适中,不许他大醉,若大醉则肺伤而毫损精神。不许他多言多语,则怨尤自息;不许他相骂相斗,则仇恨自无。人生的贫贱丑陋,不许他嘲笑;人家的闺阃是非,不许他谈论。不许他讪谤前人,不许他戏谑同辈。淫词俚唱,不许他见闻;风寒雾露,不许他远冒。奸邪小人,不许他同处,恐他身心移变;江湖、山崖、峰岭、桥梁,一切险地,不许他轻往,恐他倾跌危陷。衣服要按时添减,不许他忍受寒凉。读书写字,讲学作文,要随时查问,不许他悠游懈怠,虚度岁月。坐立揖让,不许他歪气忙乱。行走不许他跳。教他小心做事,不许他粗心浮气。授他资身营业,不许他妄想巴高。宾客前不可试他乖巧,亦不许他卖弄乖巧。酒席上不可任他颠狂,亦不许他笑人颠狂。不许他打骂奴婢,不许他残物害生。但凡无益的闲书不许他看,但凡无益的闲事不许他管。我这上边的说话,共计二十联四十条不许的事,言虽浅俗,俱是教子切要的法则。

教子全要慎择同伴。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知道好朋友与他相处,自然学好;浪子游徒与他相狎,自然学不好。跟好学好,自然之理。

世上该做的事、不该做的事,子孙年纪幼小那里晓得这许多,全要为父祖的时时与他讲论,日日与他解说,他自然听从;如不听从,轻则叱骂,重则责治。常言道,棒头出孝子,娇养忤逆儿。若姑息反是害他。

世上教子读书只图做官,这也不是,从来读书的多,做官的少。也有读书做官的遗臭万年,也有读书不做官的流芳百世,但与子孙贤与不贤,不在做官与不做官也。若是子孙资质聪明可以读书的,须要请端方严正先生把圣贤道理实实教导他。果然教得子孙知道孝弟忠信、知道礼义廉耻、知道安分循理、知道长法奉公,这就是贤子孙了。至于穷通有命,富贵在天,做官的忠君为国、洁己爱民,上受朝廷的恩荣,下留万民的歌颂,使人称道是某人之子、某人之孙,这才叫做扬名显亲;不做官的守义安贫、循规蹈矩,上不干犯王章,下不背违清议,使人称道是某人之子、某人之孙,这也就是光前耀后。若气质愚钝不能读书的,就教他做正经生理,为农也可,为工也可,为商贾也无不可。但要教他存好心,教他行好事;教他节俭辛勤,不可奢靡懒惰;教他循礼守法,不好意大心高;教他义中求利,本分生涯,不可利己损人,朋谋作骗。至若纵酒行凶、奸淫帾齤搏、兴词好讼、嫁害良人,诸如此类,尤当禁止。总之,只要把子孙教得不惹事、不招灾,他自然享许多安乐快活,这才是父祖的真心慈爱。

要教他做家,先教他做人;要教他做人,先教他存好心。心是根本,心好方得人好;心好人好,自然福寿增延、兴家立业。我从未见没良心的人有个好结果。

仕宦人家子孙骄奢淫暴的多,谦卑逊顺的少,须教他读书明理是第一要紧的事,切不可任他违悖了大约。子孙的规矩是父祖造下来的,子孙的习气是父祖开下来的,子孙的好尚是父祖引下来的,所以教子孙的不止以口教他,须当以身教他。人家父母祖宗就是个师传,平日家庭间,子孙在眼前,父祖说一句话、行一件事,早早晚晚子孙听着看着,件件都照个影子,存在心里,不记自记,不会自会。就如嫖赌淫酗下流不肖等事,为父祖者何尝以此教导子孙,但恐自家游戏稍开其端,子孙便自不知不觉尽情摹仿,所以身教最为紧要。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能行于妻子。为祖、父者先要做个好式样与子孙仿摹。古人云,心术不好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可见父祖若原是歪邪的人,就把至贤的道理时刻与子孙讲说,子孙谁肯信服!这叫做自己不正,焉能正人。母与女、师与徒,也是如此。

天下做一样人,就有一样当尽的事件。贵贱大小,成就一般。在家中为肖子,在世上即为良民,究竟祖孙父子安居乐业,教训处原是父祖的受用。只看律条上有“卑幼犯法罪坐家长,妇女犯法罪坐夫男。”我往往见有子孙犯罪连累父祖,以致败坏家业、玷辱门风。总因平时不曾教得,及到了犯法,无论姑息无所施,即懊恨亦无所用,指望子孙防身靠老、继业成家,谁料有子孙反不如无子孙。这就是养子不教的结局,可不伤惨!

人家生个女儿,自幼全要教训。若不教他,及至嫁到人家,忤逆公婆者有之,欺凌丈夫者有之,姆婶不和、姑嫂乖离者有之,御下残刻践鞑童婢者有之,甚至任性使气、好吃懒做、终朝吵闹、悬梁投井者亦有之。世有一等歪性父母,不知责成自己女儿不是,不知自反当初失教之过,一味偏怪公婆、打骂女婿,甚至视人命为奇货,无所不至,酿成大害,极为可叹。

教女儿照依教子一样,不可姑息他。从小教他性气和平、言语柔顺,一切纺织、厨灶、针线、衣服的事,俱要教他亲做,切不可令他安闲受用惯了、打骂奴婢熟了、多言乱语性情轻佻了,以致后来骄狠毒恶、搬弄唇舌,贻累丈夫、辱及父母,连他自己毫无好局,岂不害了他一世!若教得女儿嫁到人家件件不失做媳妇的正经,方才显出父母的家教,就是他家有些纷争吵闹,也只责备自己女儿的不是,才是好父母。

我上边这些教子的说话,虽然愚俗,为人父母的若能依着,教子自然教出好儿子来,方才成得个好父母,方才不愧为人的父母。为人子的,听了父母的教令,务要件件顺从,方才成得个好人。就是父母失于教诲,今日听见这些话,也须自己急急改悔,务要学好,方才成得个好人。

下页:课儿八法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