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儒学初探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资政要览》
类别: 作者:清顺治 ( 字号:   )

●序

朕惟帝王为政,贤哲修身,莫不本于德而成于学。如大匠以规矩而成方圆,乐师以六律而正五音。凡古人嘉言善行,载于典籍者,皆修己治人之方,可施于今者也。

朕孜孜图治,学于古训,览《四书》、《五经》、《通鉴》等编,得其梗概,推之《十三经》、《二十一史》及诸子之不悖于圣经者,莫不根极理道,成一家言。

但卷帙浩繁,若以之教人,恐末能一时尽解其义,亦未能一时尽得其书。因思夫记事宜提其要,纂言当钩其玄。乃采集诸书中之关于政事者,为三十篇。

又虑其涣而无统,于是每篇贯以大义,联以文词,于忠臣、孝子、贤人、廉吏,略举事迹,其奸贪、不尚、悸乱者亦载其内,使法戒炯然。加之训诂,详其证据。譬之萃众以为裘,范六金而成鼎。旨约而易明,文简而易阅,名曰《资政要览》。

观是书者,熟思而体之,可以为笃行之善人;推类而广之,可以为博雅之君子。毋徒求之语言文字之间,则朕谆谆教喻之心,庶乎其不虚矣。

顺治十二年正月吉日序

●君道

得道者必静。静而宁,可以为天下贞。故至精无象,而万物以成;至圣无事,而千官尽能。苟有事,则必有所不事,此事所以隳也。

譬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治天下,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苍颉作书,后稷作稼,伶伦作律,昆吾作陶,皆臣作而君任之,以竟其用。天何为哉!

其使民也,若御良马。善御马者,轻任新节,不完其力,故致千里。善用民者,民日祈用而不可得,苟得为上用,其赴之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孰能当之!

然圣人之养民非为用也,性不能已。犹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不可内解于心,故仁义以治之,惠爱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致其利,不尚于威,而威已有托。

否则令苛不听,禁多不行,动之而弥扰矣。故汉武之多欲,不若文帝之无为。《书》曰:‘唯厥攸居,政事唯醇。”

●臣道

士不可辱则大,大则尊于富贵。故利不足以虞其意,名不足以挺其心,斯人也,有势则心不自私,处官则必不为污,将众则几不挠北。苟便于主,利于国,则必危身出生以殉之。若此乃可谓国有臣矣。

三王之佐、伯益、伊吕之伦,其名荣,其实安,皆公忠以翼其主。后之臣不然。患其身之不贵于国也,而不患其君之不显于天下;患其家之不富也,而不患其民之不安。既辱且危,名实丧矣。李斯、张禹、卢杞、蔡京、阿合马之流,遗秽万世。呜呼,戒之哉!

凡为臣者,服能然后任,省心然后受。人则上其谋,出则行其政。大臣正身以率属,庶僚洁己以守官。

建旄者澄吏以宁民,分猷者奉法而宣化。将帅严其纪律,守令殚其循良。文武协和,士民豫附,密勿之臣,明谟谐弼,以襄一人。庶几乎无忝于臣职矣。百尔有官,可不勉欤?《诗》曰:“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父道

父子之爱,天性也。必教以成之。上教子,斯德可施于民;下教子,斯忠可效于君。其为爱也,至矣!

故有国者之教子也,始生而举以礼,卜士之士者宿斋朝服而负之,自为赤子而教已行矣。周成王在襁抱之中,召公为保,周公为傅,太公为师,左右前后,莫非正直。故其恭敬而温文,若性成然。是以德教施民而国祚永也。

有家者之教子也,幼学退让,长孝弟。逊友视土,方物发虑。

四民之子,不易其业,皆可以保世,而效忠于君。如韦贤、杨震、刘殷、孙盛之为父,至今称焉。

《诗》曰:“教诲尔子,式似之。”

故父之爱子,必教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矜夸,所自邪也。之爱而僻,莫知所裁,其不恶终者,鲜矣。

纵州吁之好兵,任博望之通客,教之不端,贻讥后世,可为炯鉴。若夫乐羊、易牙之徒,灭绝天性,则人伦所不齿也。

●子道

执一术而众善从、百邪去者,其唯孝乎!帝王得民以事亲,臣庶立身以扬名。位有崇卑,孝无终始也。

虞舜躬耕致养,周文视膳问安,曾参甘旨必具。斯三者亦何以异于人乎?然唯其身为圣贤也,是以百世传之,其亲亦与之为不朽。故人子必慎行其身,而毋遗父母恶名,乃称孝焉。居处不庄,事君不忠,莅官不敬,朋友不信,战陈无勇:皆谓之不孝。

昔乐正子春下堂而伤足,既廖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人问之,曰:“今予忘孝之道,是以忧也。”夫孝子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岂致亏体以辱亲与?

故小孝思爱而忘劳,中孝尊仁而安义,大孝博施而备物,博施而备物,可谓不匮矣,《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嗟乎!缇萦女子,尚知救父,被刘劭、杨广、拓跋绍者,犬豕岂食其肉哉!

●夫道

天地合而万物兴焉。婚姻,人道之始也。娶于异姓,所以附远而厚别。初娶则男下女。取《易》之《咸》“柔上而刚下”,居室则夫帅妇,取《易》之《恒》“刚上而柔下”。

夫也者,以智帅人者也。刑于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苟不能制义,则必有从妇之凶矣。故三代之兴,皆有内助;其衰也,咸因女宠。下至汉唐,倾覆继路,斯固经礼驰防,先色后德者也。

故诗人之旨,思窈窕而不淫其色,财者秩进,各得厥职,以广继嗣。此家国之通义也。冀缺相待如宾,张湛矜严好礼。迹其持敬,可为家范。

若恩极则必有嬖溺之愆,怨成则必有反目之咎。梁冀妖惑,荀璨陨生,祖约遭伤,孙秀被詈,过与不及,其不智一也。

是以君子之为夫,敬其身以帅其妇,则能制义而家道正矣。《记》曰:“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妇道

女子始生而衣裼,稍长而束丝,柔道也。七岁则男女不共食,十岁则不出于户。姆教之婉娩听从,执麻某,治丝茧,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菹醢,自为女子,而妇则已娴矣。

故适于夫则能顺。鸡初鸣,盥漱荆总,佩刀箴管,以适舅姑之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视食则唯所欲,舅姑所爱则爱之,所敬则敬之。其相夫也,正色而专心,节言而慎行,不媒黩以开隙,不忿怒以乖恩。夫有善则祗遵其命,有过则曲匡其失,此柔顺之义也。

自帝王之后妃,以至卿大夫之夫人,及士庶之妻,莫不有家焉,莫不有子焉。仁以睦亲,俭以持身,劳以执务,则内治修矣;敬以教胎,贤以逮下,勤以董学,则胤嗣昌矣。妇德若斯,庶其无咎矣。《易》曰:“恒其德贞,妇人吉。”言从一而终也。

伯姬、贞姜不辞水火,孙妻、段女罔爱肌肤,史策美之。

御叔之妇、贾充之妻,虽《ぐ》无以刺其淫,仓庚无以疗其妒矣。

●兄弟

兄弟分形而连气,父子之纪也。弟念天显,以恭厥兄,兄念鞠子哀,以厚子弟。居则笃其爱,危则协其力,丧则怀其优,人伦之本立矣。

故资于事兄以事长,而敬同;资于帅弟以帅下,而爱同。爱敬尽于弟兄,而和豫彰于上下,施于家国。此孝弟所以通神明也。

汉景车辇,唐明枕被,友爱之称,昭布前史。

而公卿上庶,分财让爵,急难全孤,亦往往见称。

夫儿女易得,兄弟难求。必内不惑于妻孥,外不间于谗慝,则友悌斯全。《诗》曰:“是究是图,其然乎!”

或曰:“使周公、管蔡生居寒祚,宁至胥<片戈>?”是殆不然。夫象每危舜,而无害于国,故舜以恩断义。管蔡欲危周公,而害于国,故周公以义断恩。然则辽祖三释十刺葛,与舜同仁,唐文致决于建成,与郑伯同恩矣。

●体仁

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获其利,而莫知所由始。天地之德也,人得之则为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治人。人之行也。

上下相亲之谓仁。故尧如天而民协和,舜好生而民风动。志士杀身以成仁,故逢、干舍生以匡君,巡、远捐躯而徇节。除天下之害之谓故仁。文武赫怒以安民,仲尼据法而诛卯。仁之道,至矣哉!

帝王溥惠于博施,众庶推心于立达。大小之量虽殊,而盹笃之诚惟一。《易》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夫仁者,内慊于己而外其名。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若夫项籍印于有功,阳谷进酒于将战,其为仁也,不亦异乎!

●弘义

得失殊致,取舍攸分,憧憧往来。纷坛瞀眩,微义,其曷制之?义者,国之维、人之路也。上好义则民服,下好义则君安,

故君王正其义,不谋其利。尊贤为大,唯善为宝。劳而不怨,欲而不贪。使民相观而善,以成其俗。敬法而终,事循分以淑身。守望相助,疾病相扶。财毋苟得,难毋苟免。争于为义,而耻于为不义,此治国之风也。

义理彰则功利息。故兵出而民知所庇矣。信与民期,以夺敌资。

敌国之民,望之若父母,如此则扩地滋广,而得民滋众。首仁尾义,天之道也。《诗》曰:“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其是之谓乎!

若乃夷、齐让国,巢、由洁已。爰旌目之吐餐,公沙穆之辞货。

程婴、李善,敦节于死生,虞卿、孙嵩,笃谊于患难。

田横海岛相殉之徒五百,臧洪东郡同难之士八千。

亦各言其志也。呜呼烈哉!

●敦礼

辨上下,定民志,莫切乎礼。其为教也微,其闭邪也于未形,故君子贵之。

礼有情,有文。忠信,礼之情也,威仪,礼之文也。缘情而制文,贵贱有等,衣服有别,上不逼下,下不僭上。男女异路,车从中央,民乃知让矣。是以富者不骄,贫者不滥。以之居处,而长幼明。发上服政,而官爵序。以之莅戎,而武功成。民皆爱其死而忘其生,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

故礼有周折之容,而乐有歌舞之节。正人足以副其诚,邪人足以防其失。和以远怨,敬而不争,礼乐明备,天地官矣。《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夫礼之禁乱,犹坊之止水。去旧坊者必有永败过,废旧礼者必有乱患。汉承秦敝,习为绵蕞,犹贤乎已。

晋人放达,以乖名教,能无及乎?石大夫之拭路马,苗晋卿之下公门,犹存古道;若谢安之不废音乐,王硅之下同庶人,胥失之矣。

●察微

使安危灾庆若高山之与深,恒人辨之矣。万事之化,莫不起于细而成于钜,唯智者以近知远,以往知来,君子所贵乎察微也。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吉为凶始,凶为吉先。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数不可以臆测者多矣。

防有所不及者。堤容蚁而漂邑,烟一泄而燎原。虑有所不同者。张毅好恭而病热,单豹好术而伤虎。

盖知之难如此。况见善而怠,时至而疑者乎?骐骥珍其速至,莫邪宝其立断。早见而豫备,斯为得之。子曰:“知几其神乎?”

妇寺与政而汉危,大臣争权而魏乱,储宫不慎而晋隳,侈欲弗戒而唐祸。亦可畏也。夫国柄分散则寡及其君,会家政旁落则灾及其主。故修身者谨细行,图治者防未然。呜呼,慎之哉!

●昭信

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月形乎天,而群阴化乎渊。所感者信也,天非信不生,地非信不成,人非信不立。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

信于君心,斯美恶不逾;信于名,斯上下不干;信于令,斯时无废功;信于事,斯民从务有业,信盖在乎言前矣。

故君子不以空言誉人,则民作忠。口惠而实不至,怨及其身。是以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

昔齐桓听管仲之说,德显于会盟。

晋文赏雍季之言,义彰于持后。虽在霸者,尚以信著。

日中诡而殷虚,烽火戏而周败。可勿凛诸。

《易》曰:“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夫志士励不期之书,哲人怀可复之言。

故季札解其宝剑,展禽明其岑鼎。若新垣平之上书,刘仁轨之眩己,到茂灌之负交,所谓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恶者欤!

若新垣平之上书,刘仁轨之眩己,到茂灌之负交,所谓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恶者欤!

●知人

人生而有阴有阳,多隐情饰貌以攻名。察其所安,真伪晰矣。

故官必择贤,游必择交。十步之间有茂草,十室之邑有忠信。殷纪三仁,卫多君子。贤才之生,宁拘时地哉!

才之大者,上志而下求。于物有不知,于人有不见。故曰大匠不斫。人不忠信,而多智能,譬犹豺虎,不可身迩。必先其仁义而后亲之。

木尺而节,玉寸而瑕,抡才不必求其备;救溺者儒,追逃者趋,立功不必中于绳。能知人,斯无弃人矣。

三人行,必有择焉。戚施直钅专,蒙,蒙瞍修声,聋聩司火。人之为益,不亦多乎?

明珠暗投而按剑,蟠木先容而不忘。智者决策于愚人,贤士程能于不肖,自古患之。

况乎流言无实,毁誉成党,梁国见黎丘之鬼,海滨闻逐臭之夫。

此宋徽所以失国。曹爽所以亡身也。

如荆文之甄赏,赵襄之信倚,第五伦之鉴拔,郭林宗之品藻,岂易得哉!

●厚生

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

太平者,极治之称也。独以民食得之。

仓廪充而衣食足,争讼息而教化兴。其为泰平也,谅矣。

神农、大禹之为治也,本之以谷而用弗穷,通之以货而民不倦。金生粟死,管种权其重轻;籴贵籴贱,李悝时其敛散。取之有节,而制之有方。使工不失务,农不失时,土不失养,官不失禄。是谓和德。

夫民,地著而衣食。饥不食,寒不衣,慈母不能保其子矣。

鲁宣、秦始反裘负薪,董仲舒、苏威、耿寿昌之说亦犹行古之道也。

周人井田远而难复,汉人名田疏而难行。编户逸为惰游,良畴尽于豪夺。良可深念。

欲拯其敝,因田定税,莫如唐人平赋之书;敛轻散重,必用历代常平之制。

不幸有饥荒转徙,则以富弼知青之法济之,民生庶其无虑乎。

张全义抚河南载诸史册,不以人废意可也

●教化

《礼》:正月始和,县教法于象魏,以示万民,浃日而敛之,乃施于邦国都鄙。

其教民也,比闾相保,族党相救,不独亲其亲,于其子,皆有侧怛之爱焉,老坐于里塾,时民出人,观其长幼,而导之逊让。

田野造次之间,见教化之权舆矣。月吉而读法,有纠有劝。小学谨其少仪,大学修其三物,宾之饮射之礼,以合其教。

学成则大比而材诸官,其与于辟雍也,与胃于齿。盖自邦畿,以达天下,无人不学,无地非教,休风偃物,淳化玄通,猗欤休哉!

汉武表章而学官广厉,明帝讲说而介士通经。三代以还,于斯为盛。

文翁延寿,蜀、颖之教兴;韩愈、常衮,潮、闽之化洽。所谓“儒以道得民者”乎?

昔之善为教者,孔。孟之后,有王通;程、朱之前,有胡瑗。三才九畴,或在布衣。彼借Θ而德色,废学校而不修,揆厥由来,真名教之罪人也。

●俭德

卉栖血啜,挛领燔胜,邃古淳风渐以文而代质。有熊氏作,益为黼黻、玄纟员之饰,端璧瑞以奉天,委珩牙而雩武。西陵劝织,承云导和,亦已称备物矣。

爰暨陶唐,文明弥著。贡赋攸同,乃复为茅茨、土阶、葛衣、粝食,意俭为吉德,不必裁以礼衷。抑圣人制用,丰约各有适耶?子曰:“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禹无间然。”盖以其致孝而勤民也。所谓继治者,其道同欤?

车酒骑炙,实开乱源。故章台丽而楚衰,阿房成而秦溃。乃至街衣绮珥,肆设帷帐,以示矜夸,流弊极矣。

汉文克俭,遂欲上追尧禹。晋武雉裘,唐明珠绣,始虽焚弃,究乃汰侈,诚好名遗实,有初鲜终者也。

公孙布被,汲黯致讥。况栋骇仙灵,舰惊丹镂,鹬冠兽炭,锦幛金铺,何其怙侈而灭义乎?

夫俭者,外以节用,内以制心。君子不尽刮以遗民。故仕则不稼,田则不渔。公仪休之拔葵焚织,深有取焉。

●迁善

善无常主。自以为善,斯不善至。自知不善,斯善至。是以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易》曰:“豫,成,有渝,无咎。”

殷汤不吝,周宣补阙,汉高吐哺,光武回舆,所称无咎者乎?夫人喜闻无过,则无谀者日进。此田巴所以致规于齐君也。

故君有争臣,父有争子,士有争友,则躬备今闻,而动无过举。颜渊亚圣,乃称“不贰”;蘧瑗大贤,犹曰“知非”。故履重考祥,言贵忠告。割痤至痛,啜药至苦,然而为之者,便于身也。

人不可以过自弃。故周处励于忠信,士安勤其博综。人不可以过弃人。

故郑均曲谏子弟兄,林宗训义于乡里。

君之于臣也,矜其瑕而湔其累。故秦释孟明之罪,汉收魏尚之功。孰谓迁善而非尽善乎?

厉人夜半生子,急取火而视之,负恶者未尝不自知也。知而遂,非。

或乃振斧钺以立威,建官司而监谤。诡辞自饰,长恶靡悛,何以免迷复之凶哉!

●务学

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性至善无恶,而习或淆之,故轨之于学,以复性而成德。

德成于勤,荒于嬉。大禹惜阴,周公待旦,仲尼之韦编三绝,管宁之藜床半穿,所称“自强不息”者乎?博闻多识,敦善行而不怠,达天人,弘道义。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大者也。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学必慎其所亲。攻玉以石,浣布以灰。学必珍其所藉。弓待敬而后调,剑待砥而后利。学必勉其所难。舜禹之圣,人山询牧,入水咨渔。学必广其所纳。揆厥旨要,归于全天之所生而勿败焉。故曰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

爱亲而敬长,睦众而亲仁,吾必谓之学矣。何必以德性、问学径别区分,辨朱、陆之同异哉?虽然,周览图籍,研综古今,所以括而羽之。坟典索丘,肇自三皇,而谓皋、稷、契所读何书,将与于不学无术之讥矣。

●重农

粟者,国之大用,政之本务也。是以帝王之道,民莫先乎农,民农则志朴而产重,志朴则易使,产重则难迁。

苟舍本趋末,则好智而多诈,产约而轻徙。卒遇患者,皆有远志,而无居心。然则金银珠玉,天下之大害也。圣人知其然,故贵五谷,贱金玉,以敦本抑末,而务民于农。《夏箴》曰:“中不容利,民乃外次。”

《豳风》察其重,《周官》辨其土宜。历代贤君躬亲耕,后亲蚕,莫不申劳农之典,立劝桑之制。或下诏以敦勉,或设官而商度。重其力,俾与孝弟同科。惜其功,不以小故征召,故国无敖民,地无旷土,而储蓄是恃。

夫农必敬时而爱日。粟相若而舂之,得时者多米;米相若而食之,得时者解饥。故与人以财,不苦毋夺其时;与人以食,不若毋夺其事。此重农之深旨也。

秦、隋虐使其民,男不得耕,女不得织,丁壮尽于矢刃,衰弱填于沟壑。本既倾矣,枝将焉附?若召信臣、郑浑者,其知务乎?

●睦亲

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家国之通义也。君子因睦以合族,厚骨肉,广枝叶。山川设险,非亲弗居;情虽不同,无绝其爱。亲者,乃不失其为亲焉。

昔周人众,建维城,盛则旦相其治,衰则晋、鄙扶其弱。故宗亲者,君之所以自卫也。名分既定,尊卑悬异,必恩义俯逮,乃获尽其欢心。上笃于亲,斯民兴于仁矣。

周平弃族,《葛ぱ》致讥;晋武不亲,《大杜》兴刺。矧纵寻斧哉!秦罢分封,魏疏同姓,咸孰沦胥。然汉初指过于股,亦致兴吴楚。益太重则伤思,而有尾大之患;太轻则伤义,而有枝弱之虞。故爱虽隆,心书以礼;体虽贵,必昭以度。褒表功德,深固根本,恩至义尽,睦亲之道也。

礼之行于家国者必统于一。故宝玉可分于伯叔,富贵不加于宗子。

公艺同居,仲淹敦义,其仁者之礼乎?马授、樊重,君子称之。

若城阳腐谷,陈舆开隙,怀彻分明,且不能同人于宗矣。

●积善

善者,天人所以授受。故曰“继之者善也”。若川然,有源,以邛浦而后大。欲尽人以合天,必谨正其所积。积善者不期庆而庆臻焉。鼓宫宫动,鼓角角动。山云草莽,雨云水波。

黄帝曰:“芒昧,因天之威,与之同气。”是以尧为善而众善至,周积忠厚,汉积宽仁,咸昌厥祚。天道彰矣。

积善于身者,行不愧影,寝不愧魂。积善于家者,宗族称孝,乡党称弟。若乃扶危难,恤羁孤,念乏绝,通有无,危言切谏以申幽,慎罚缓刑而全物:所谓“迈种其德”者乎?

田飞语,义纵挚击,牛辅筮杀,刘叫呼:残忍怨毒,嗟何益哉!

虽然,善积而名成,非觊之也。为善而近名必生事,生事则释公而就私,置数而任己,治不修故,而事不须时。其为善也,与为非奚异?有其善,表厥善,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君子虑善以动,动唯厥时。厚济不居其惠,多与不求其报。功盖天下,不施其美;泽及后世,不有其名。是之谓善积。

●爱民

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亦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大同”。夫上之视民犹赤子也,赤子有欲,呱呱弗能出诸口,父母已意及之,谨其乳保,而察其寒燠,赤子之欲斯适。治民者亦然。

养其生而弗伤,厚其财而弗困,节其力而弗极。不烦不扰,民自美安。如鸟覆卵,无形无声,而唯见其成。持家之长,惠及子孙。抚运之君,泽流天下,率斯道也。

天之爱民甚矣。一物失所,元气为之舛戾。故人劳则星动于天,政乖则石言于国。为人上者,慎之哉!唐尧加惠于民,西伯施仁于无告,汉文帝赈恤于孤寡,明帝存养于笃癃,可谓知先务矣。

武都绥聚,桐乡恩遇,清河涕沱,怀州收瘗:古之遗爱也。

彼郡无犬吠,人称卧虎,诬民为叛,违诏征租,所谓狼牧者欤?

大鸟穷则啄,兽穷则攫。故财尽必怨,力尽必叛。

周官六养,齐政九息,悦以先民,而民从之。

惠盎所以贵爱利者,可思已。

●慈幼

人之生,先幼而后长。国之政,先生聚而后教训。《周礼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居则爱之,故掌幼设官,胎养赐谷;患则恤之,故禹书铸币,唐诏酬资;罪则原之,故悼不加刑,罚不及嗣。德綦厚,制綦详矣。

越,小国也,恩遍于童子,以能成霸。故十岁以下,上所长也;十一以上,上所强也。男子二十而始傅,爱其力也。

仲春之月,奋木铎以令于主子者。子之将生也,使人日再问之,求其宽裕、慈惠、慎而寡言者,使其为子师,咳而名之,献诸州伯。能食能言,莫不有教。爱而劳之。亲其贤,而怜其无能,慈之至也。

张裔置产,朱晖受托,崔琰抚恤,孙权教养,所谓兼爱者乎?

夫人,父生之,君育之,守令者宣上德而究之民者也。武威革其妖忌,陈国致其米肉,任供资,韩愈偿直,抑亦能其职矣。

苟坐观入井内无怵惕恻隐之心,其异于麻叔谋也,不能以寸。

●养生

大人以群生为生,以各遂为养。呼吸元气,而天之熙熙于春台,黄帝所以永年也。入海求药,祠灶化金,甚惑滋甚。养生者能弗损之,斯益矣。

养而弥损者,则以奉之过厚,而用之过勤。室太多阴,台高多阳。驰骋精神,殚竭聪明,皆生之累也。天地之大,犹节其章光,况于人乎!

故君子宁其身而天下平,静其心而天下治,外不滑内,则性得其宜,性不撄和,则德安其位。全生之道也。夫形恃神以立,神恃形以存。生之于人大矣。夫子言语有节,食息有宜,明道以淑人,垂训而待业,亦以善其生尔。

若夫潜山隐谷,弃智黜聪,虽复久视可成,犹之养其一体。必也君明臣良,兴化勤政,所养乃大。语有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养群生者,宁惮于劳心哉?

●惩忿

以义度人则难为人,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故君子容以养德,忍以济事,犯而不校,从容以和,所以敦恕而息争也。

文书释咎,箭笥蠲嫌,诚帝王之休德。矧分在臣民,而忿戾以逞乎?苟性情宕佚,血气方刚,任其所偏,罔知裁制。轻侠成俗,则睚眦必仇;议论分曹,则抑扬逾实。甘为怨府,以长厉阶。汉唐而降,浇风接踵,诚仲尼所谓惑也。

夫祁奚举善,为其可嗣,若籍以释憾,则矫枉失中,必恩怨浑忘。唯国是务,乃和而不同者乎?

娄师德、公孙弘、王旦庶几近之。若夫蚕女争桑而构兵,亭人灌瓜而称谢,安危之机,介于丝发。与其遇患而思惩,曷如夙惩而无患欤?

●窒欲

多欲者必放于利,放于利必重贿。贿聚于公则国敝,聚于私则家危。长国家者,轻财贿而嗜令名,斯欲而不贪矣。

饮食男女,节之以礼;耳目娱适,授之以度;谋虑经营,范之于道。以率其下,而民从之。

公孙侨之相郑也,桃李之垂者莫之援,锥刀之遗者莫之举,几于赏之而弗窃焉。

秦人观宝,楚国莅以群贤。

梁惠玮珠,齐威称其千里。诚审所欲也。

故牧民者,秉义黜利,廉俭是先。廉则绝私,俭则寡慕。

伯武询绢,隐之酌泉,裴潜挂床,孔奂却被。

皆确乎不拔,以道化人民,惬所愿而无竞心。窒己之欲,以能窒人之欲。其利溥矣。

徇利之大,厚颜斯甚。割剥萌庶,雠敛货财。见金而不见人,知得而不知丧。欲盈恶稔,而颠陨随之。故《传》曰:“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履谦

登山者,处已高矣,左右视,尚高于己,非他山尽高,目则然也。立身者,行已贤矣,左右视,尚贤于己,非他人尽贤,心则然也。君子卑以自牧,正内惬其心尔。

虑存正己,色不矜人。智而能愚,勇而能怯。位高而意下,禄厚而志约。功懋承之以畏,德盛持之以恭。保善于已成,防患于未发,怀自盈之惧,耻过实之声,见君子之心焉。

故礼,觞酒豆肉,让而受恶,则民不犯齿;衽席之上,让而坐下,则民不犯贵;善称人,过称己,则民不争;善称尊;过称已,则民忠孝。谦之为益,弘矣哉!

江海之为百谷王者,以其能下。《易》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汉光武、魏孝文有之。

克、叔痤战胜而让功,孔霸、伊<香>恩加而辞位。樊宏魂惭于食邑,无忌心怵于要枢。其亦知所履乎?

王浑表奏,何如廉颇之负荆。

至于僧达焚床,子显挥扇,皆以最缺虚容,致贻嫌咎。傲不可长,信夫!

●谨言

精喻者不待言,不获已而有言,荣辱分矣。居室之词,应乎千里,机事不密,至于害成。君子所以慎密而弗出也。口之溺人也,甚于渊。故言必稽其所终,听必原其所始,岂特金人之慎哉!

宋景动天,汉文怀远,虎胜敌,千秋悟君,善言之效也。

深而弗露者,仲尼以不应为答,周公以不闻为纳。

匿而反彰者,东郭观形于臂举,卫姬望色于高足。

故口有不言之谋,耳有无声之听。其不可忽如此,矧颊舌之间乎?

宋使之报寇,避害而趋利。

澄子之援衣,睹形而忘实。惠子之却炬,交浅而谈深:言乃为天下病。

杨恽、何绥,祸成于简傲;京房、张宿,获戾于漏泄。

始知安世佯惊,鲁恭潜益,陆元方缄封之匣,李德裕精思之亭,咸慎厥枢机,可为楷模矣。

●慎行

进德修业,淑身以接物者,其唯行欤?一念肆而庶事乖,一刻忽而终身悔。甚哉不可以不慎也。君子不患人之非己也,不为可非之行而已。遵道而行,待时而动,斯行无不宜。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斯行无所疑。慎也者,行之所以成始而成终也。《诗》曰:“小心翼翼,古训是式。”

夫行起于几微,而动乎天地。吉凶以之生,故修政而桑枯,录冤而雨澍。受脉失敬,执玉乖容。

貌之不恭,遂为身咎。况恃势以自专,估权而虐物。贻讥贾祸,其不幸乎?

慎行者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蘧伯玉有之。河间、东平藩屏之令器,曹参、孔明辅弼之硕德,亦其伦也。

夫狂者走,逐者亦走;惧者颤,寒者亦颤,乃同形而异实。

廉者贫,贫者未必廉;忠者死,死者未必皆忠,乃同事而异情。观行者,审诸。

●爱物

天地诉台,煦妪覆育,而滋万物。故君子之用物也,有不可废之礼,而有不忍尽之心。鸟兽之肉,足登于俎。皮骨毛羽,足供于器。物具而罔有过求,爱已行乎其中矣。

孳尾纪于尧书,攸居著乎《禹贡》。商开三面之网,周怜屋上之乌,抑仁政之施乎?

竭泽而鱼,非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林而猎,非不得兽,而明年无兽。制之以节,斯民用弗穷。《诗》: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犬马虽微,犹施帷盖,讵有暴殄之失哉!

齐矜觳觫,宋避蝼蚁,仁之端也。单父令夜得之鱼,中牟驯将雏之雉,可以观治焉。萧宏食品充盈,朱异珍羞腐败,识者所讥。

若梁武帝之面为牺牲,则爱物而废礼,异乎夫子之存饩羊矣。

下页:《原善》卷上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