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儒学中修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霍渭厓家训》
类别: 作者:明霍韬 ( 字号:   )

○蒙规

家之兴由子弟之贤,子弟之贤由乎蒙养。蒙养以正,岂曰保家,亦以作圣。叙蒙规三篇,第十二。

童蒙以养心为本,心正则聪明。故能正其心,虽愚必明,虽塞必聪;不能正其心,虽明必愚,虽聪必塞。正心之极,聪明天出,士而贤,贤而圣,虽资下愚,亦为善士。曰:养心有要乎?曰:有。其目在下:

头容直。勿倾听,勿侧视。

口容止。勿露齿,勿喧笑。

手容恭。勿散手,勿掉臂。

足容重。勿疾行,勿跷股。

貌必肃。谓见于面者勿懈惰。

容必庄。谓见于身者勿放肆。

气必纾。应对须和柔,勿急遽仓皇。

色必温。勿暴厉。

视必端。勿回顾侧视,非礼勿视。

听必谨。勿听戏言,勿听淫语,勿听歌曲。

言必慎。勿出恶声,勿出秽语,勿言怪异,勿戏,勿欺。

动必畏。举足、动手、开目、出语,俱要畏慎。

坐必正。勿倚他物,竦肩直坐,自然不倦。

立必中。勿跛倚,勿俯首,勿仰面。

行必安。勿疾行,勿蹶步,勿先长。

寝必恪。勿伏睡,勿椤体,勿晏起,勿昼卧。

规曰,头口手足,身之物也;貌容气色,身之章也;视听言动,坐立行寝,身之用也;统会之者,心也。道之所以流行,天命之所以于穆不已也。童蒙习之持之,悠久不息焉。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也。下学上达,圣人也。故曰蒙以养正,圣功也。程子曰,聪明睿知,皆由此出。

一曰孝亲。凡人家于童子,始能行能言,晨朝即引至尊长寝所,教之问曰:“尊长兴否何如?昨日冷暖何如?”习成自然。迨入小学,教师于童子晨揖分班立定,细问定省之礼何如。有不能行,先于守礼之家倡率之。童子良知未丧,最易教导。此行仁之端也。

二曰弟长。凡人家于童子始能行能言,凡坐必教之让坐,食必教之让食,行必教之让行。晨朝见尊长,即肃揖,应对唯诺,教之详缓敬谨。自幼习之,亦如自然。迨入小学,不别贫富贵贱,坐立行俱以齿。晨揖分班立定,必问在家在道见尊长礼节何如。有不能行,敦切喻之,先于守礼之家倡率之。此由义之端也。

三曰尊师。凡人家于童子始能行能言,遇有大宾盛服至者,教之出揖,暂立左右,语之曰:“此先生也,能教人守礼,可敬也。。”由幼稚即启发其严畏之心。迨入小学,易于尊师。为师者晨日礼服,与诸生肃揖后,言动视听,容貌气色,敦切晓诲,使之勉勉循循,动由矩度。此严恭谨畏之所由起,而动容周旋中礼之基也。

四曰敬友。凡童子始能言能行,教之勿与群儿戏狎,晨朝相见,必教相向肃揖。迨入小学,必教之相叙以齿。相观为善,更相敬惮。勿相聚戏言,勿戏笑,勿戏动。善则相学,恶则相讳。勿相诽诘,勿相夸竞。古人于朋友所益不小,今人于朋友所损不小。由童稚教之,所以养存正性,遏人欲扩天理之基也。故不曰亲友而曰敬友云。

规曰,孝亲仁之始也,弟长礼之恒也,尊师义之□也,敬友智之文也。仁义礼智,心之畜也,童子习之,所以正心也。鸢鱼飞跃,活泼之妙也。故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也。又曰,蒙以养正,圣功也。

一曰诵读。凡训童蒙,始教之口诵,次教之认字,次教之意识。口诵即教之遍数,使勉勤精熟。认字,教之先其易者,如先认一字,次认二字,先认人字,次认天字之类。意识,即教之□□所知者启之,如孝即事亲之谓、弟即事长之谓之类。行步拱揖,皆有至理。起居食息,天命流行。孔子之申申夭夭,周旋中礼,只在日用常行之间而已。初学便须告之曰,即此便是圣学工夫,使之心思意识,日长日化。勿强其所未识,优悠渐渍,虽愚可明。

二曰字画。凡童子习字,不论工拙,须正容端坐,直笔楷书。一竖可觇人之立身,勿偏勿倚;一画可觇人之处事,勿枵勿斜;一丿如人之举手;一挑剔,如人之举足,须庄重;一点,须如乌获之置万钧,疏密毫发不可易;一绕缴,如常山蛇势,宽缓整肃而有壮气。以此习字,便是存心工夫。字画劲弱,由人手熟神会,不可勉强取效。明道云,非欲字好,即此是学。

三曰咏歌。凡童子十岁以上,每日寅至卯诵书,辰至巳上五刻习字,巳下五刻至午上五刻歌诗,未至酉诵书。凡歌诗,须五人一班,歌诗三章,俱歌正雅正风。第一班歌,则其余俱端坐肃听,由二班三班,歌遍即止。歌者出位拱立,听者居住拱肃。命十五以上童生二人纠不如仪者,初犯诲之,再犯罚出位拱立,三犯罚跪,四犯斥出。十岁以下,听而不歌。十八以上,朔望大合歌乃歌。朔望合歌,十八以上一班,十五以上一班,十三以上一班,十岁以上一班,歌遍即止。俗有作诗作对者,每十日以五日习之,余五日歌诗。盖歌咏所以启发志意,流动精神,养其声音,宣其湮郁,荡涤其忿戾之气,培植其中和之德。习之熟,积之久,气质潜消默化,有莫知其所以然者。

四曰习礼。凡人家童子始能行能言,尊者朔望谒祠堂,或谒寝室,引童子旁立,使观尊者拜揖之节,然后渐教随班后拜。又教以古人坐法。迨入小学,朔望悬孔圣像,教师帅诸生四拜。选值班二人,纠考不如仪者,罚诵书一百字。童子十岁以下,日巳刻,教之学古人坐法,使知古人收敛身心之要。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日班分二人习洒扫。凡应对须和适,唯诺须肃敬,进退须谨慎。十五以上,每月朔二日、望十六日,习冠礼、婚礼、祭礼、射礼,丧礼年终一习,以孤子为丧主,暇日讲明可也。童子于礼,由幼而习,以至于冠,步趋食息,皆囿范围。由非僻之心不能投,间而入,中和之德日益纯固,资虽下愚,亦可以寡过矣。

规曰:诵读,所以致知也;字画、咏歌、习礼,所以游艺也。致知也者,开明心者也;游艺也者,存养心者也。童而习之,长而安之,勿助勿忘之妙也。孔子曰,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下页:西畴老人常言-宋何坦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