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医中药经典方剂 < 医学书籍 
清热剂-清脏腑热 左金丸
来源: 作者: 时间:

〖方名〗 左金丸

〖出处〗 《丹溪心法》

〖分类〗 清热剂-清脏腑热

〖组成〗 黄连(180克) 吴茱萸(30克)

〖方诀〗

〖功用〗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 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音,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属肝火犯胃者。)

〖用法〗 为末,水泛为丸,每服2-3克,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参考原方比例酌定。

〖禁忌〗 斟酌。

〖方解〗 本方证是由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肝之经脉布于胁肋,肝经自病则胁肋胀痛;犯胃则胃失和降,故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乃肝经火郁之候。《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火热当清,气逆当降,故治宜清泻肝火为主,兼以降逆止呕。方中重用黄连为君,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黄连亦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一药而两清肝胃,标本兼顾。然气郁化火之证,纯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结不开,又虑折伤中阳,故又少佐辛热之吴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一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为佐使。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本方一名回令丸,《医方集解》又名萸连丸。

左金丸与龙胆泻肝汤,皆用于肝经实火,胁痛口苦等证。但左金丸主要用于肝经郁火犯胃之呕吐吞酸等证,有降逆和胃之功,而无清利湿热作用,泻火作用较弱;龙胆泻肝汤主要用于肝经实火上攻之目赤耳聋,或湿热下注之淋浊阴痒等症,有清利湿热之功,而无和胃降逆作用,泻火之力较强。

〖化裁〗 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例为6:1。吞酸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以制酸止痛;胁肋疼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强疏肝和胃之功。

〖附方〗 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附注〗 本方是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方剂比较:
左金丸、戊己丸、香连丸同具苦降辛开的配伍方法。不同点在于:左金丸黄连六倍于吴茱萸,重在清肝泻火,和胃降逆,主治胁肋胀痛、呕吐吞酸的肝火犯胃证;戊己丸连、萸等量,即清热与开郁并重,加白芍以和中缓急,主治胃痛吞酸、腹痛泄泻的肝脾(胃)不和证;香连丸连、萸同炒后去吴荣英,意在清热燥湿为主,加木香以行气止痛,主治湿热痢疾,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

〖文献〗 方论 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左金丸独用黄连为君,从实则泻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燥开其肝郁,惩其扞(han)格,故以为佐。然必本气实而土不虚者,庶可相宜。”

《丹溪心法》卷1:“肝火胁痛。”

〖研究〗

〖运用〗



  若选用本站经典方剂治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祝君早日康复! 〖医学书籍〗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