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心律失常防治专题 < 疾病防治丛书 < 医学书籍 
中医历代医家对惊悸怔忡的论述
来源: 作者: 时间:

中医对惊悸怔忡之病证论述颇多,最早《黄帝内经》中就一书,有关惊悸、怔忡临床证候及脉象的论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左乳下,其动应手,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而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手,宗气泄也。”《素问·痹论》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这些都是说病者自觉心悸怔忡的征象。又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不调者病。”《灵枢·根结》记载“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藏无气。”“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这些均为诊脉时见脉搏过慢、过快、不齐等记载、与惊悸、怔忡的脉象变化是吻合的。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列有“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并说“动则为惊,弱则为悸”。认为前者因惊而脉动,后者因虚而心悸。并指出“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论》进一步指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其炙甘草汤沿用至今仍是治疗心悸的重要方剂之一。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阳气外击,阴气内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惊,掣心悸,定心丸主之。”也提出了因虚致悸的认识。

宋·严用和《济生方》对惊悸怔忡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认为惊悸为“心虚胆怯之所致也”。“或因事有所大惊,或闻虚响,或见异相,登高陟险,惊忤心神,气与涎郁,遂使惊悸。惊悸不已,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之,体倦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治以“宁其心以壮胆气,选用温胆汤、远志丸”。认为怔忡因心血不足所致,也有因感受外邪五饮停聚而致者、“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又有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令人怔忡。五饮停蓄,堙寒中脘,亦令人怔忡”。

金·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中,记述了怔忡的临床表现“心胸躁动,谓之怔忡”。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卷中·悸》指出:“悸者,心松。是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松松,不能自安者是矣。”

元·朱丹溪认为惊悸与怔忡均由血虚所致,还认为与痰有关。《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曰:“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以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

明·虞抟《医学正传·怔忡惊悸健忘证》叙述:“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劳损所致。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中说:“心跳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对瘀血致心悸作了补充。唐容川《血证论·怔忡》亦说:“凡思虑过度及失血家去血过多者,乃有此虚证,否则多挟痰瘀,宜细辨之”。

综上所述,历代医家文献所载,惊悸怔忡多因体质素虚,情志内伤,以及外邪侵袭所致,病位在心,病理变化不外虚、实。虚为气、血、阴、阳亏虚,致心气不足或心失所养;实则多为痰饮内停或血脉瘀阻,以致心脉不畅,心神失养。虚实两者常互相夹杂,虚证之中常兼痰浊、水饮或血瘀为患;实证之中,则多有脏腑虚衰的表现。在治疗上多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痰涤饮、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常配伍养心安神药物。



  忠告:本站专题丛书可能并非最新版,有关内容请勿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医学书籍〗
〖返回目录〗
 · 下页:中医历代医家对心痹的论述 (健康书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