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消化道病防治 < 疾病防治丛书 < 医学书籍 
慢性胃炎的分类
来源: 作者: 时间:

慢性胃炎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胃镜问世以前,由于缺乏完整的病理标本,有效确切的诊断手段以及问题思辨角度的差异,临床上慢性胃炎的分类及诊断命名比较混乱。随着胃镜技术的开展和更新,尤其是纤维胃镜在临床上应用以来,胃粘膜的直窥和粘膜组织活检相结合,为慢性胃炎的诊断和分类,提供了比较确切的方法。慢性胃炎分类方法很多,难以一一介绍,兹简单介绍Schindler、Wood、Whitehead、Bokus、Strickland五种分类方法以及悉尼世界胃肠病学术会议的分类法。

(1)Schindler分类法(1940年):把慢性胃炎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类。原因不明者属原发性,合并胃溃疡、胃癌及做过胃手术者为继发性。原发性者又分为浅表、萎缩及肥厚三型。关于肥厚性胃炎的问题,多年实践的结果未能用活组织检查证实,故不常用。

(2)Wood分类法(1949年):利用盲目吸引法取粘膜,将慢性胃炎分为三型:①浅表型;②萎缩型;③胃萎缩。

(3)Whitehead分类法(1972年):将慢性胃炎按粘膜类型、病变程度、有无化生这三类予以分类。

(4)Bockus分类法 此法是指在Whitehead分类法的基础上,指出胃炎病变部位,并细分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变化。

(5)Strickland分类法:这仅是萎缩性胃炎的一种分类方法。Strickland等主要依据血清免疫学检查与胃内病变的分布,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与B型两个独立类型。A型胃炎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多弥漫性分布,伴发恶性贫血,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 B型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不伴发恶性贫血,血清壁细胞抗体多阴性,较易并发胃癌,是一种单纯性萎缩性胃炎。

(6)胃炎新分类——悉尼系统:1990年8月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上,Misiewicz等提出了悉尼系统——一种新的胃炎分类法。此分类法是由组织学和内镜两部分组成。组织学以病变部位为核心,确定3种基本诊断:①急性胃炎;②慢性胃炎;③特殊类型的胃炎。以病因学和相关因素为前缀,组织形态学描述为后缀,并对肠上皮化生、炎症的活动性、炎症、腺体萎缩及HP感染分别给予程度分级。内镜部分以肉眼所见的描述为主,并区别病变程度,确定7种内镜下胃炎的诊断,即:①红斑渗出性胃炎;②平坦糜烂性胃炎;③隆起糜烂性胃炎;④萎缩性胃炎;⑤出血性胃炎;⑥反流性胃炎;⑦皱襞肥大性胃炎。具体见图1。



  忠告:本站专题丛书可能并非最新版,有关内容请勿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医学书籍〗
〖返回目录〗
 · 下页:什么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健康书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