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贫血防治专题 < 疾病防治丛书 < 医学书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怎样练内养功
来源: 作者: 时间: ( 字号:   )

内养功属于静功,强调默念字词,呼吸停顿,舌体起落,气沉丹田等动作,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锻炼特点。具体做法如下:

(1)姿式

有侧卧式、仰卧式、坐式和壮式四种。

①侧卧式:侧卧于床上,头微前俯,头之高低以枕调节。头颈保持在左右不倚稍稍抬高的位置。脊柱微向后弓,呈含胸拔背之势。四肢体位,于右侧卧时,右上肢自然弯曲,五指舒伸,掌心向上,置于身前枕上,距身约二寸左右,左上肢自然伸直,五指松开,掌心向下,放于同侧髋部,右下肢自然伸直。左下肢膝关节屈曲约成120度角,其膝轻放于右下肢膝部。如为左侧卧,则四肢体位,与之相反而置。双目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其口按呼吸法之需,定其开合。

②仰卧式:平身仰卧床上,头微前俯,躯干正直,两臂自然舒展,十指松展,掌心向下,放于身侧,下肢自然伸直,脚跟相靠,足尖自然分开。口目动作同侧卧式。

③坐式:端坐于椅上,头微前俯,躯体端然,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十指舒展,掌心向下,轻放于大腿膝部,两脚前后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90度,坐椅高低不适时,可在臀下或脚下垫物调节,口目动作同侧卧式。

④壮式:具体要求与仰卧式基本相同,唯需将枕垫高八寸许,肩背呈坡形垫实,不可悬空,两脚并拢,掌心向内,紧贴于大腿外侧,余者同仰卧式。

内养功姿式,一般先由卧式开始。关于卧式的侧左、侧右及仰卧的选择,应根据病情和个人习惯而定。如胃紧张力低下,蠕动力较强及排空迟缓者,则宜选用右侧卧位,尤其饭后更为重要,但对胃粘膜脱垂症患者,则不宜选用右侧卧位,因该式常因胃粘膜本身重力关系使病情加重。坐卧式可互相配合,也可单独应用。壮式虽也属于仰卧式的一种,但仅宜在练功后期,作为增强体力锻炼采用。卧式练习日久后,体力有所恢复,即可增添坐式。

(2)呼吸法

内养功呼吸法较为复杂,要求呼吸、停顿、舌动、默念四种动作相互结合。常用呼吸法有三种。

①第一种呼吸法:

轻轻闭口,以鼻呼吸,先行吸气,同时用意领气下达小腹,吸气后不行呼气,而行呼吸停顿(即不吸也不呼),停顿后再把气徐徐呼出,此法的呼吸运动形式是:吸——停—— 呼。默念字句的配合,一般先由三个字开始,以后可逐渐增多字数,但不超过九个字。在词意方面,一定要选择具有静松、美好、健康内容的词句,常用的有“自己静”、“通身松静 ”、“自己静坐好”、“内脏动,大脑静”、“坚持练功能健康”等等。默念要和呼吸舌动密切结合起来。以默念“自己静”三个字为例,吸气时默念“自”字,停顿时默念“已”字,呼气时默念“静”字,其余类推。舌动是指舌之起落而言。舌动配合吸气时舌抵上腭,停顿时舌不动,呼气时舌随之落下。

②第二种呼吸法:以鼻呼吸,或口鼻兼用,先行吸气,不停顿,随之徐徐呼气,呼毕再行停顿,此法的呼吸运动形式是:吸——呼——停。默念字句内容同第一种呼吸法。其配合为吸气时默念第一个字,呼气时默念第二个字,停顿时默念剩余的字。舌动的配合为吸气时舌抵上腭,呼气时舌落下,停顿时舌不动,如此周而复始。

③第三种呼吸法:较难掌握,一般默念三个字为宜,用鼻呼吸,先吸气少许即停顿,随吸气舌抵上腭,同时默念第一个字,停顿时舌抵上腭默念第二个字,再行较多量吸气,用意将气引入小腹,同时默念第三个字,吸气毕,不停顿,即徐徐呼出,随之落舌,如此周而复始。此法的呼吸运动形式是:吸——停——吸——呼。默念字句,具有收敛思绪,排除杂念的作用。通过词的暗示、诱导,可以导致与词相应的生理效应。选用字句要因病而异。精神紧张者,宜选用“我松静”的字句;脾运失健者,宜选“内脏动,大脑静”的字句;气血两亏者,宜选用“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字句;气滞胸胁者,宜选用“气沉丹田,真气内生” 的字句。默念字数开始要少,待呼吸调柔致细后,则可增加字数。

(3)意守法

意守是指练功意念集中于某物或某形象而言。意守具有集中精神排除杂念的作用,是气功疗法中的重要手段。内养功常用的意守法有如下三种:

①意守丹田法:丹田在脐下一寸五分处,位于气海穴。在意守时不必拘泥于分寸,可想象以气海穴为圆心的一个圆形面积,设在小腹表面,也可想象为一个球形体积,设在小腹之内。意守丹田,则元气益壮,百病消除。本法较为稳妥,不易产生头、胸、腹三部症状,同时结合呼吸所导致的节律性腹壁起伏运动去意守,又能较好地达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的目的。但部分女性练功者,可能会引起经期延长及经量过多,这时可改为意守膻中。杂念较多,不习惯于闭目意守者,可采取意守脚趾法。

②意守膻中法:意念默默回忆两乳之间以膻中穴为中心的一个圆形面积或意守剑突之下心窝区域。

③意守脚趾法:两眼轻闭,微露一线之光,意识随视线注意脚的拇趾,也可闭目,默默回忆脚趾形象。

不论意守何处,都应在自然的基础上轻轻意守,作到似守非守,但也不可无意守处。



  忠告:本站专题丛书可能并非最新版,有关内容请勿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医学书籍〗
〖返回目录〗
 · 下页:怎样练强壮功 (健康书籍选)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