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阴阳四时 变化不休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 字号:   )

刚才讲到六个字——“阴阳尔,四时尔”,这个“尔”字是没有意义的,白话文就是阴阳嘛!一年四季嘛!讲到阴阳和四时,一个小房间里头也分阴阳四时、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感受也都不同。这都是科学哦,也是哲学。

四时与太阳系、与天空的星座,二十八宿、十二时辰,都有关联,就是四个字——“日月星辰”。前三个字大家都会解释,只有“辰”字,你一定会说辰是时辰,错了,辰是每天早晨东方出现的那个星辰。所以早晨的“晨”字,是在“辰”上加一个“日”字,晨星是那个时候出现的。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不同的星座出现,所以关于“日月星辰”、二十八宿等的研究,五千年前我们已经很发达了。我们肉眼看星辰,就知道是什么气候了,抬头一看东方是什么星,就清楚是什么时间了。

宿是什么?宿是天体的星座,二十八个,管一个月。哪月哪天,晚上看到月亮刚好在某一个星座的中间,所以叫做“投宿”,就是月亮今天晚上在那里过夜,所以叫宿。这样共有二十八个星座,所以叫二十八宿。这些都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东西,放诸四海皆准,就是将来还是准。可惜我们只晓得搞新的科学,这个旧的科学外国人很注意,我们自己反而没有注意,全体都不懂,这也是民族文化的可悲之处。

列子接下去说,“不生者疑独”,那个生生不已、能生宇宙万有的、能变阴变阳、变化四时的形而上的功能,列子定个名叫“疑独”,这个疑不是怀疑,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意思,所以我们只有推测它。独是超然而独立,它能生万物,并非万物之所生。这个超然而独立,用西方的哲学说是唯心,不对;说是唯物,也不对。佛学呢?“非空非有”,有是唯物的,空是唯心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以是心物一元的,超然而独立,也就是“不生者疑独”。

“不化者”,那个能够变化宇宙万有的,是个什么呢?它的作用“往复”,为什么说是化而不化呢?因为它是去了又回来的“往复”,是转圆圈,佛学叫轮回,永远在那里转,不增不减,多不起来,也少不了。中国文化里有四个字——“循环往复”。所以有人问,现在人口不断地增加,如果佛说众生是前因变的,那么轮回时为什么增加了那么多人啊?这些人从哪里来的?那是别的外层空间的人,业力未完,迁移到这里来。“不化者往复”,来来回回,生生不已,等于释迦牟尼佛来过了、又走了,随时会来。这个生命的往复,“其际不可终”,永远是无边无际、无量无边、不可穷尽的。“疑独”,虽然这个东西是超然而独立的,“其道不可穷”,它无尽止,永远不停,无量、无边、无际,这就是道。

这是弟子们看老师列子要走了,请求他把壶子老师传给他的道也传给这些弟子们。所以真正传道是传这个东西,佛学也是传这个东西。前面列子讲了半天,我们听了茫然,听了等于没有听,所以道没有办法学。一般人学佛修道所学的都是术,不是道。道跟术是有分别的,术在中国文化里叫方术、方法,是有为法,看得见,摸得着,有效果;你做气功,鼻子抽两下,冷气进来就打喷嚏,效果不就出来了吗?这都是有为法。“道”是无为法,摸不着,看不见,《列子》第一篇《天瑞》就讲这个道,我若先讲这篇,怕人听了莫名其妙,可能就不想听了,所以不敢照次序讲。

后世有人研究《列子》,对于“疑独”两个字很怀疑,“疑独”是什么?根本搞错了吧?于是有各种的猜想。其实,我们研究自己本土的文化,孔子的弟子曾子著《大学》提过,“故君子慎其独也”,谨慎的慎,修养到最后超然而独立,这个独是形容。疑独,这个不生不化的功能,超然一切万有之上。在《老子》里怎么讲呢?“夭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用一个代号叫“一”。一是个什么东西?是个假定的名称。然后我们后世研究,把一又讲到数理去了。《老子》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嘛,到三以后生生不已了。“一”是代表最初那个超然而独立,所谓疑独,就是形容本体不生不坏那个功能而已。禅宗到了南北朝的时候有位傅大士,他有个偈子——“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跟这个都有关联。到后来百丈禅师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也与此相关,他们思想都是相通的,都是同一个法则。

下页:道家的修道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