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文化的习惯上,《列子》中《周穆王》这一篇,大部分把它归入中国的上古史,或者是中国神话史的重要资料。这一篇配合《山海经》,都是研究我们先民神话的来源、历史的来源。一般研究哲学的学者,把每个故事的哲学成分跟它哲学的意义,都归类到道家哲学的范围。这种归类的方法,是不是绝对的准确,那是各人所见不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上次讲到觉与梦,这个问题是一般宗教以及学道学佛者所要追寻研究的;对研究唯识的人,这个更为重要。所以我们真正修持做工夫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真切地体会才是。下面是另一个故事。
我们先把这个故事的开端弄清楚。“西极之南隅有国焉”,这个西极究竟是什么地方?不知道。根据上古史的一部神话《山海经》的研究,我们的大禹王曾到过美国,美国的这些大河啊,尼加拉瓜的瀑布啊,是不是他开的,不知道。现在外国人风起云涌,很有兴趣地在研究《山海经》,甚至有些学者更证明首先发现美洲大陆的是中国人。《山海经》中东南西北各有个极,那些地方有谁到过呢?不知道。所谓胭脂(焉支)之山,文学里经常念的,就是太阳所落下的那个极边,那是《山海经》所谓西极的一种。这个西面还有没有地方?也不知道。每个地方出产什么,有些什么怪物、什么神、什么人,《山海经》都有记载。
这里讲西极之南隅“有国焉”,就是一个地区,“不知境界之所接”,它的边境在哪里?很难说。中国的上古史研究起来很有趣,譬如释迦牟尼佛吩咐四大弟子留形住世,就是肉体不死,第一位就是禅宗的祖师——迦叶尊者。佛把自己用的衣钵交给他保持,等待弥勒到这个世界上成佛时,他把衣鉢交给弥勒,才算完成任务。大家都晓得迦叶在鸡足山人定,一般的观念认为,鸡足山应该在印度,但是鸡足山就在云南洱海附近。云南分迤东、迤西,迤西接近缅甸边界,也是过去古印度的边境。我当然很想到鸡足山住下来,不过有朋友告诉我,再加上古书也记载,还有比鸡足山更好的地方,那里山崖上的茶花一连十几里,几乎天天都是晴天,万里无云,所以越来越向往。
迦叶尊者在鸡足山人定,很多和尚都去朝山,据说虚云老和尚在下面搭一个茅棚,住了好几年,他想见到迦叶尊者,夜里常常听到岩石里有念经、敲木鱼的声音。还有一件事,真假不知道,有一位英国人无意间到了这个地方,他就进去了,还见到一个老和尚。和他谈了半天以后,他就问老和尚的名字,回答到緬甸就知道了。他出来以后,回头一看,没有人,岩石还是一整块,他感觉很奇怪。这个英国人后来到缅甸出家了,才晓得迦叶尊者在鸡足山入定,所以他断定这个老和尚是迦叶尊者。这是个传说的神话,可是在历史上这个问题很大,因为迦叶尊者会到云南的鸡足山入定吗?
不过研究历史,已经慢慢知道,诸葛亮七擒孟获到过云南的迤西那里,《出师表》里所谓“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不毛”两个字是汉朝讲的,就是八莫(Burma),也就是缅甸,有人举了很多的证据,断定诸葛亮追南蛮已经到达过缅甸的边境。研究云南的滇西,老实讲,在宋元之间有一部分仍属于印度,甚至印度史跟中国史对照研究,印度阿育王有个儿子曾经在云南建立了一个国度,也是称王。再譬如大理国,也有一说就是印度在云南建立的另一个国度,由唐末五代起,直到元明,才收归中国的版图。大理国之前是叫南诏国,所以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这些都是很有趣的资料。
有人认为《列子》所讲的“西极之南隅”这个地方,在上古时可能是云南的西南这一带。当然,我们现在追查古人的究竟,也非常困难,也许地球经过冰河的变动,有所改变了,可是上古时传说有这么一个地方。《列子》中这些名称,也可能是后人加以改过的。
“名古莽之国”,莽就是苍莽,就是古国啦!他说这个地方,“阴阳之气所不交”,如果讲阴阳之气,可能要讲两个钟头,我们只能简单地说。现在人类所知道的北极,也可以说那里是“阴阳之气所不交”,半年白天,半年黑夜。它有所谓极光。南极也是一样,也有极光。这种极光,是天地阴阳之气本身所发出的。如果以阴阳代表日夜的话,这个是日夜之所不交。何以不交呢?因为白天时间短,夜里时间长,“故寒暑亡辨”,所以冷暖的感觉同我们也不同。“日月之光所不照”,这里太阳月亮的光不直照。“故昼夜亡辨”,不像我们这样日夜平均,所以这个地方,以我们一般习惯没有办法了解。
“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这个地方的人们,不吃不穿,只想睡觉,“五旬一觉”,十天是一旬,一睡五旬,就是五十天,用佛家的观念来说,大概每七七四十九天就醒来。“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他们把梦中所做的一切事当做真的,跟我们相反;把醒的时候做的事当成假的,因为他们睡觉时间很长。这个哲学问题就来了,所以我们人生究竟梦是真的还是醒时是真的?很难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