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列子说觉与梦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 字号:   )

中国人说“睡觉”,这个词语很妙,明明睡着了,但是又有一个“觉”字。换句话说,你不是睡着,是在清醒中,这个妙不可言。“觉有八征,梦有六候”,他说人醒的时候有八个征候,而梦有六种。“奚谓八征”,什么是清醒的八个征候?“一曰故”,这个“故”字怎么解释呢?一个小孩生下来,虽有父母家庭的教育,但小孩思想里有过去生的习惯,所以感情思想都有一种习惯性,“故”是这个道理。“二曰为”,第二是现在的行为,如果用佛学的唯识学来讲,“故”是前生种子带来的,“为”就是现行,现在的行为。“三曰得”,第三就是我们做事都有目的、有希望,想抓住,佛学叫做执著,就是得。“四曰丧”,第四就是失败,我们名利也要抓,权力、爱情也要抓,结果抓了半天,一样都把握不住。所以我们常说,人生活着像是猴子偷苞谷(玉米),我亲眼在山上看那个猴子偸玉米,偷一个就放在腋下,又抓一个也放腋下,结果你拍一下它就跑了,一个都没有得到。这就是人生,我们偷了一辈子,结果走的时候,到了殡仪馆那个地方啊,什么都带不走,这就是丧。“五曰哀”,是心理上情绪变化的悲哀,是一种烦恼。“六曰乐”,快乐、幸福。“七曰生”,活着。“八曰死”,第八种是死。他说这就是人生命的八种过程。“此者八征”,这八种现状“形所接也”,因为有这个形体,有生命、有思想、有情绪,归纳又归纳才有这八种现象。

“奚谓六候”,梦有六种征候。“一曰正梦”,什么叫正梦啊?就是规规矩矩做梦。梦有很多,譬如说西方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讲梦,解释的不同。到今天为止,政治思想跟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思想,而有关心理的行为都逃不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行为的思想范围。虽然知道他不对,但还没有一个学者可以打破他的这个理论。以弗洛伊德的看法,一切人类行为都是男女之间狌行为的一种扩大、变化。如果从怫家的唯识学讲,弗洛伊德只懂得第六意识的背面,而后面第七识、第八识,他完全不懂。所以这个梦跟唯识要合起来研究,非常妙的。列子这里提出来一个正梦,正梦真的是梦,我们现在不牵涉唯识学,否则好几次课都讲不完。

“二曰蘁梦”,噩梦,是非常坏的梦。这个“蘁”是古写,就是“噩”字。像我们当年离开家乡到外面读书,梦到家里好像发生事情,那真是噩梦,醒来枕头上都是眼泪,过不了两三天会接到家里的信,和梦中一模一样。有些同学说家里出事了,昨天夜里做了一个噩梦,祖母过世了。大家劝说那是做梦啦,不要相信,过不了三天,知道是真的啊,像这一类是噩梦。

“三曰思梦”,第三种梦是因为思想。思跟想不同,譬如情绪上,心里偷偷地爱,像《西厢记》的文学境界一样,“心坎儿里温存,眼皮儿上供养”,我爱你是我的自由吧!这不犯法。思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偷偷地爱,别人不知道,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思比想还细,因思虑而构成梦,所以有时候你自问,我怎么会做这样一个梦呢?心里仔细研究,你思想里已有这个东西存在,自己还不知道,这属于思梦。

“四曰寤梦”,寤就是睡觉,寤是什么样的睡觉呢?好像睡着了,又好像蛮清醒的,实际上还是睡了,这个境界叫寤。我们大家都有这个经验,有时睡着了觉得自己好像没有睡着,所以有许多人说失眠,其实并没有失眠,你已经睡了,这就是寤。在刚睡未睡之间最容易做梦,不过普通人快要醒时才做梦。现在科学的研究,最长的梦没有超过五秒钟,可是梦中过了一辈子,做了很多事。时间是相对的,宇宙间时间也是相对的,地球的时间是跟月亮、太阳相对的;我们人生快乐的时候,觉得很短,痛苦的时候,觉得很长,都是相对的。

“五曰喜梦”,第五种是喜梦,高兴的梦,人逢喜事精神爽,太高兴了,太得意了,会做喜梦。

“六曰惧梦”,惧就是心里有所恐惧,譬如说当年到台湾来,有人在梦中都还有敌人在追杀,就是心里那个恐惧,惧梦。

《列子》这里提出来这六种梦,唯识学把梦又归纳为五种,第一种是思想所引起的“想梦是“忆梦”,第是“病梦”,第四是更梦”,这些梦,同弗洛伊德的思想有一点点接近,但不一样。很多梦都是人生的经验,不会超过那个知识的范围,不管多怪的梦,都逃不出你的意识。你说我梦到上帝,因为你观念里有个上帝;如果乡下人,会梦到地狱里有个阎王,因为他们观念里有这个东西。第五种是“引起梦”,还没有来的事情会知道,梦中会出现,这个一般人较少,还是有。我年轻时,常常经历这个“引起梦”,梦过很多没有到过的地方,后来到了那些地方,我说我来过,什么时候来过?梦中来过。如果再拿唯识道理看,其实也不是引起,而是阿赖耶识种子功能所发,这是顺便谈到。

列子在这里说,“此六者,神所交也”,这六种梦是灵魂的境界,这个神可以脱离了肉体。实际上,这里要加一个后世道家的名词,“阴神所交”,所谓灵魂的境界,是阴神不是阳神。这个注意啊!白天发动征候是“形所接”,夜里做梦六种征候则是“神所交”。

“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他说一般人对于做梦搞不清楚,这个梦是思想的一种感应,与外面交感而来。因为有了交感,心物一元,它有互变,是一种心理,道家叫做阴神之感应变化而引起了梦。他说一般人不晓得这个原理,“事至则惑其所由然”,所以这个梦一来,自己不晓得原因。如果知识够了,学问够了,“识感变之所起者”,一个梦有它的原理。“事至则知其所由然”,所以碰到梦的时候,自己就了解做这个梦的原因,“知其所由然,则无所怛”,了解了做梦的原理,心里就没有什么怀疑恐惧了。

“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这个“一体”,指一切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是同一个功能,是心物一元。脱了宗教的外衣,就是一个本体。一体里头有盈虚,盈虚就像潮水一样,上涨谓之盈,退潮谓之虚。十五的月亮圆就是盈,缺谓之虚,就像苏东坡的文学境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没有什么了不起,从古以来都是这样,生死也是如此。

“消息”是《易经》经常用的两个字,充满谓之消,充满为什么叫消?譬如现在很有钱,实际上就是消,因为钱到你身上集中了,有使用的价值,就一定会用出去,所以是消。息,钱都没有了,这个叫息;息也不是没有,是生命另一个生长,消息两个字是这个意思。尤其研究《易经》的,要把消息两个字搞清楚。现在青年人不懂中国文化,一听到消息,就要去打听消息了。“皆通于生命”,我们的生命通于宇宙这个功能,“应于物类”,因此有感有应,同万物的作用互相感应。下面解释梦,说到梦与医学有关的情况。

下页:列子解梦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