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外人眼中的中国古老科技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 字号:   )

刚才讲到周穆王时代所造的机器人,周穆王再做了测验,“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就叫偃师,你把这个人心脏拿掉看看,结果心一拿掉,嘴巴就不能讲话了。“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再把他的肝拿掉,眼睛看不见了,所以眼睛不好同肝脏有关。“废其肾,则足不能步”,把肾脏拿掉,这个人走不了路。内脏的机能抽掉一个,就出一个现象,同中国的医学完全有关的。

“穆王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周穆王看了很高兴又赞叹,人类的智慧可以同上帝、天地、宇宙的力量一样。“诏贰车载之以归”,因此周穆王下个命令,派另一部车送他回去。

这就要注意了,我们人是这样,大家觉得连考学校都很痛苦,就是人的智慧巧妙没有发挥出来。我刚刚上来讲课以前,有两个参加考试的同学告诉我,一个非常用功,夜里都读到两三点。我是不大赞成,这样死读书的人不一定考得好。我就说考试要有考运的,我一辈子不大相信考试,但是我也参加过考试,自己也考过人家,反正我考试都吊儿郎当的,所以临阵磨枪的事情我绝不爱干。考试以前我一定大睡觉,那个脑子才清明嘛,要读就平常读好,临考夜里还在用功,第二天头昏昏的,反而没有考好,那个马马虎虎的倒考好了。所以天下事不一定,要巧,巧就是妙,人的头脑生命功能可以与造化同工,所以将来人造人是可能的,造机器人更是不在话下。不过要注意,这个故事所讲的,我们人也是机器人之一,不要忘记了。下面又接另一个历史故事。

在中国科学及工业艺术发展史上有一个人,就是《孟子》里也提到过的公输班,这里叫班输,也就是我们一般木工所拜的祖师爷鲁班。他是战国时的人,他的军事武器发展到最高,发明了“云梯”。

战国时候的墨子曾经造过飞机,在历史的记载中叫飞鸢,木造的,在空中飞了不少时间,落在原地,不过后来没有再发展。这种科学技术发展,南北朝的时候也有一次,是一个和尚造的飞鸢,也在空中飞过一段时间。

这些在古书里只有记载,没有发展,这是中国文化一个大问题。至于为什么不发展科学思想,有它的道理,恐怕要几百年以后才能证明对不对。实际上从东汉开始,尤其到魏晋时代,认为科技是“奇技淫巧”,奇怪的技术,过分的巧妙,所以科学发展就被禁止了。

近年以来,英国人李约瑟出了一套《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文写的,引用的书都是中文注解。当年出版后,我叫国外的同学想尽办法买到一套。我一看,难过了,恐怕我们中国人连其中引用的书名都没有看过,不要说书的内容了!幸好这些书名我都晓得。差不多八九年前,有人把李约瑟的这套书翻成中文,中间有两篇,审查委员会送到我这边审查。其中一篇科学方面的我交给朱博士审查,把英文跟中文对照,错的地方还是很多,可是已经了不起了。最近我有朋友从海外回来,又送我一套,好像在别的方面也整理过了,还加上中国的东西。我看了非常的感叹,你们青年一代不要茫然,坐在这里认识几个中国字,读几本《大学》、《中庸》……以为懂得中国文化,没有人真懂呀!像《列子》中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大家要特别注意。

譬如刚才讲当时发明的飞鸾,《神仙传》里记载得更多,当然没有发展到像现在这样的飞机。宋元以后,道家相传有剪纸为鸟,然后画个符念个咒,人骑在鸟上就飞出去;那是无法考证的事,不去管它。但是要讲到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由幻想来的,所以不要轻视人的幻想,年轻人的幻想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是科技的前奏,这是讲到中国古代的科技史。这几段看起来都是历史上的故事,有些资料,还靠李约瑟这个外国人写进他的著作,让大家知道。

这里由科学归到哲学来了。鲁班是工业的祖师爷,曾造了云梯,这个云梯现在看起来很简单,但古人发明起来也很难。这个云梯一节一节可以叠拢来,不管多高的山,一按钮就一节一节升上去,古代属于战争的工具,要攻击高城就放云梯,可以上到城上。墨翟是造飞鸾,自己认为技术已经发展到极点了,“弟子东门贾、禽滑釐闻偃师之巧,以告二子”,但是公输班的学生东门贾、墨翟的学生禽滑釐,他们两个听了这个机器人的故事,回来向老师报告。“二子终身不敢语艺,而时执规矩”,公输班和墨翟二人听到了有人更高明,一辈子不敢再谈工艺,不敢用巧,只是规规矩矩,走老实的路子。

下页:奇妙的射击学习法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