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阴符经讲解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阴符经下篇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 字号:   )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尹曰:思之精所以尽其微。

良曰:后代伏思之,耳目之利,绝其一源。

筌曰:人之耳目,皆分于心,而竟于神。心分则机不精,神竟则机不微。是以师旷薰目而聪耳,离朱漆耳而明目。任一源之利而反用师于心,举事发机,十全成也。退思三反,经昼历夜,思而后行,举事发机,万全成也。

太公曰:目动而心应之。见可则行,见否则止。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

筌曰:为天下机者,莫近乎心目。心能发目,目能见机。秦始皇东游会稽,项羽目见其机,心生于物,谓项良曰:“彼可取而代之”。晋师毕至于淮淝。荷坚日见其机心死于物,谓荷融曰:“彼勍敌也,胡为少耶?”则知生死之心在乎物,成败之机见于目焉。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良曰:熙熙哉。

太公曰:诚惧致福。

筌曰:天心无恩万物,有心归恩于天。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以施而不求其报,生而不有其功。及至迅雷烈风,威远而惧迩,万物蠢然而怀惧,天无威而惧万物,万物有惧而归威于天。圣人行货也,无患于有功。行代也,无威于有罪。故赏罚自立于上,威恩自行于下也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良曰:夫机在于是也。

筌曰:乐则奢余,静则贞廉。性余则神浊,性廉则神清。神者,智之泉,神清则智明。智者,心之府,智公则心平。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澄水,以其清且平。神情意平,乃能形物之情。夫圣人者,不淫于至乐,不安于至静,能栖神静乐之间,谓之守中。如此施利不能诱,声色不能荡,辩士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惧,见祸于重开之外,虑患于沓冥之内,天且不违,而况于兵之诡道者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尹曰:治极微。

良曰:其机善,虽不令天下而行之,天下所不能知,天下所不能违。

筌曰:天道曲成万物而不遗,椿菌鹏鷃,巨细修短,各得其所,至私也。云行雨施,雷电霜霓,生杀之均,至公也。圣人则天法地:养万民,察劳苦,至私也;行正令,施法象,至公也。

孙武曰:视卒如爱子,可以俱死,视卒如婴儿,可与之赴深溪。爱而不能令,譬若骄子。是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禽之制在气。

太公曰:岂以小大而相制哉?

尹曰:气者,天之机。

筌曰:无龟食蟒,鸇隼击鹊,黄腰啖虎,飞鼠断猿,蛛蛙哜鱼,狼啮鹤,余甘柔金,河车服之,无穷化玉,雄黄变铁。有不灰之木,浮水之石,夫禽兽木石,得其气尚能以小制大,况英雄得其而不能净寰海而御宇宙也。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太公曰:损己者物爱之,厚己者物薄之。

筌曰:谋生者必先死而后生,习死者必先生而后死。

鹖冠子曰:不死不生,不断不成。

孙武曰:投之死地而后生,致之亡地而后存。

吴起曰: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恩者害之源,害者恩之源。吴树恩于越而害生,周立害于殷而思生,死之与生,恩之与害,相反纠缠也。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太公曰:观鸟兽之时,察万物之变。

筌曰:景星见,黄龙下,翔凤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扬波。日月薄蚀,五星失行,四时相错,昼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愚人以此天地文理为理乱之机。文思安安,光被四表,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六府三事,无相夺伦,百谷用成,兆民用康。昏主邪臣,法令不一,重赋苟政,上下相蒙,懿戚贵臣,骄奢淫纵,酣酒嗜音,峻宇雕墙,百姓流亡,思乱怨上,我以此时物文理为理乱之机也。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筌曰:圣哲之心,深妙难测。由巢之迹,人或窥之。至于应变无方,自机转而不穷之智,人岂虞之?以迹度心,乃为愚者也。

故曰:沈水入火,自取灭亡。

良曰:理人自死,理军亡兵,无死则无不死,无生则无不生,故知乎死生,国家安宁。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尹曰:静之至,不知所以生。

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良曰:天地之道,浸微而推胜之。

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良曰:阴阳相推激,至于变化在于目。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良曰:大人见之为自然,英哲见之为制,愚者见之为化。

尹曰:知自然之道,万物不能违,故利而行之。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良曰:观鸟兽之时,察万物之变,鸟兽至净,律历所不能契,从而机之。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封甲子,神机鬼藏。

良曰:六癸为天藏,可以伏藏也。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亮曰:奇器者,圣智也。天垂象,圣人则之。推甲子,画八卦,考蓍龟,稽律历。则鬼神之情,阴阳之理昭著乎象,无不尽矣。

亮曰: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转而用之。神出鬼人,万明一矣。

良曰:万生万象者心也。合藏阴阳之术,日月之数,昭昭乎在人心矣。

广成子曰:甲子合阳九之数也,卦象出师众之法,出师以律,动合鬼神,顺天应时,而用鬼神之道也。(完)

《太公兵法注解》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