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了不起 起不了
来源:儒学深究 作者: ( 字号:   )

这是一件非常妙的事情。白圭这个人,在司马迁《史记》的《货殖列传》中,曾经标榜过他。这个人赤手空拳,白手成家,发了大财。他做生意的原则是“人弃我取”,别人不要,跌价的东西,他就收买,到了这样东西涨价了,他就卖出去,大赚一笔,由此而发大财。而他的生活,省吃俭用,和现在乡下的土财主一样,一个馒头都不愿意多吃,要留到发酸才吃;一件衣服补了又补还是穿,就这样白手成家。

有一句俗语:“白手而置千金,必有过人之长。”财富如此,学问也是如此。一个人没有读过书,后来绘画很好;或者从来没上过学校的人,后来学问也很好,都是“必有过人之长”。人有恒心,有毅力,一定成功,因为这种人一定有头脑,有思想。白圭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他有一套经济哲学思想。

因此他对孟子说:我认为经济思想、财政政策要改,税捐由现行的十分抽一,改为二十分之一,就可以了。如果哪一个国家把财经交给我,我一定能够办到政俯财税收入够用了。你以为如何?

孟子对他说,你这个思想,这种办法,是野蛮人的办法。我且问你,有万户以上人口的地区,只有一个人做陶器,可不可以?白圭说,不可以,一个人做的陶器,数量太少,不够一万户人家用。

孟子说,像没有开化的“貉”地的野蛮民族,一切文明设施都没有,过着原始生活,也没有政俯机构、公教人员,他们的酋长向部落抽取二十分之一的税,当然够用了。现在我们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有国家,有文化,有政治制度;教育要教育的经费,办社会福利要有社会福利的经费,保卫国家要军费、治安经费,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可不可以取消了这些,恢复为原始的社会呢?你刚才说了,一个一万户人的国家,只有一个人制陶器,就会不够用,难道要我们回到原始的社会中去吗?

某种主义的思想,认为要走“回复到原始社会去”的路线才对。尤其是像“人民公社”、“土法炼钢”、“人力代兽力耕田”、“挑灯夜战”等等,都是这个走回原始的想法,乃“貉道也”。可以说,历史为我们证明,这是走不通的。

孟子说,一个国家的财经政策,抽税的比率,轻于尧舜时代,比尧舜时代抽得更少的,社会不会进步,不过是小野蛮与大野蛮的分别而已。但是,如果重于尧舜之道,把税拼命加重,也是错误的,这等于夏朝最暴虐的亡国皇帝桀,个人为了纵欲、享受,而把税赋加重,造成了民不聊生。

非常有趣的,在共产思想刚输入中国的时候,当时的青年,竟然误认为这就是上古井田制度的精神。

讲到井田制度,中国历史上也有两个人,曾经想要改变当时的现成政制,而恢复井田制度,实行土地国有,财产公有,取消私有财产制的。一个是王莽,一个是王安石。

王莽要恢复古制,实行公田制度,他把孔孟的思想搞错了。宋朝的王安石,也是这个思想,实行青苗法,最后失败了,而且最惨。宋朝的理宗虽然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书呆子,他的谥号所以为“理”字,是因为他学问很好,讲道理,对于理学、二程、朱熹他们这一派的孔孟之道,非常相信,对宋代五大儒非常尊敬。他是好人一个,用的宰相是贾似道,是秦桧以后的第一奸相,比秦桧的威风还大。皇帝准许他一个月只须上三次朝,参加三次中央的会议,见到皇帝也可以不拜。

许多趋炎附势的人,对贾似道更是大拍马屁。有一则很著名的故事,他在杭州的葛岭,盖了一处田庄别墅,规模非常宏大,亭台楼阁,山水湖沼,找些羽士美人,在里面斗蟋蟀玩。落成的那天,他带了许多门客,都是朝廷的大官,包括六部部长之流,跟在他后面,到处参观浏览。他说,什么都好,就是不闻鸡犬之声。这时就突然有犬吠声,大家觉得奇怪,哪里突然跑出狗来,循声一看,原来是一位部长级的人,在那里学狗叫,向他讨好。拍马之道,就有这样厉害。

贾似道这个人,历史上骂他是奸臣,老实说,他有理想,有才具,可是书读坏了,在南宋那个战争的时代,还要恢复公田制度,收成政俯得六成,人民得四成,调查普天下的土地和人口,重新分配。就在同时北方的敌人要打过来了,他还在搞这些事,这就是书读迂了。所以当时有人作了一首诗:

三分天下二分亡 又把山河寸寸量
纵使一丘添一亩 也应不似旧封疆

他说中国的天下,三分已经两分都被异族占领了,只剩下三分之一的版图,你还要一寸一寸地去量,想要合理分配。你这样去量,也不可能把领土量得多起来,你老兄上欺天子,下瞒老百姓,去秘密议和;你不设法收复土地,却在这局促的江南量来量去。纵然把一分土地量成了一亩地,也不是那些失去的旧河山,并且还可能把这最后的土地也送给人家。果然,后来送给元朝了,这是贾似道的胡涂。

《孟子》这一段,所讲白圭经济思想严重的错误,由此可以知道,历史上的错误事件,实在又多又严重。

所以我常劝年轻人多读历史,但不希望像现代史学家们那样的读法,抓一个题目,写一篇论文,说上一大堆,而且多半侧重考据,某人的年代如何,某事的真伪怎样。像这样研究历史,对今日及后世,没有多大补益。读历史,不要为了得学位,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接受教训,准备做人做事。即使去做一个小主管,一个校长,乃至一个寺庙的主持,也要懂得历史,知道依据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去处理人和事。

孟子固然指出了白圭经济思想的错误,但后来司马迁写《史记》,却很佩服这个人。司马迁也不是乱佩服他的,白圭的白手起家,赤手空拳而成巨富,并非一般人所能办到的。前面说过的,他“必有过人之长”,的确有了不起的地方,令人不能不佩服。

可是,一个人的了不起,还是有其限度的。所以,当一个人获得了不起的成功时,自己要忘记自己的了不起,要赶快谦卑下来。如果获得了不起的成功以后,不忘记自己的了不起,甚至由一件事情获得了不起的成功,便以为自己事事都了不起,那么就会成为“起不了”。可是人是最容易犯这种错误的,这是年轻人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千万不可因一事之成功,便自满傲慢,这样必终归失败。切切记住这几句话:人到达“了不起”的时候,要忘记自己的“了不起”;如果不忘记自己的“了不起”,就会“起不了”。

这位白圭老兄,就犯了这个不忘记自己了不起的错误。他是了不起,成功了,可是成功以后,以为自己很伟大,好像什么都懂!所以对国家的财政,也大提其意见,其实他的意见错了。

十多年前,一个朋友劝告学经济的青年,毕业以后,不要到银行做事。他说,年轻到银行,为他人数钞票的结果,是圈圈越画越多,房子越住越大,车子越坐越新,心脏越来越狭。意思是说,看惯了金钱数字的人,心量就越来越窄小了。他的这几句话,一时视为名言。再看贾似道的“又把山河寸寸量”,也正如数钱,几角几分几厘,都在那里计算,心量非常狭窄,所以当时有些人,被他整得很惨。白圭也是这样,白手成家,心量一小,也就小看了天下事,小看了他人。当他的经济思想被批驳了以后,他又提出另一个问题来。

下页:禹王的神话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