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国名胜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金山寺名称的由来
来源:中国名胜 类别:风景名胜

法海原名裴头陀,法名法海,他是唐朝大臣裴休之子.他来到镇江金山时,原有的庙宇已全部毁坏,便在一个山洞住下(就是现在的法海洞),每日在山间披荆斩棘,决心修复金山寺.一次,他在江边挖得黄金数镒(音"议",古代重量单位,20 两为一镒,一说24 两为一镒),就叫小和尚送给右知府李绮.李绮上报皇帝,皇帝授命把黄金交给法海作修复庙宇之用,并敕名"金山寺",金山寺就此得名.后人称法海为"开山裴祖",并在法海洞里塑像以示纪念。

灵隐寺名称的由来

在杭州西湖西北部的灵隐山麓,有一座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其"灵隐"二字,源自于一位印度僧人的误会.据说东晋咸和元年,印度僧人慧理曾在中国云游.一天,他走到杭州西湖的飞来峰下,竟误认为是印度一座山,不禁叹道: "此天竺(古印度国名)灵鹭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 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根据这个传说,后人在飞来峰(即灵鹫峰)对面建起一座寺庙,取名灵隐寺.随着佛教的兴盛,又因其处山灵水秀之地,逐渐成为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

普宁寺名称的由来

普宁寺是承德外八庙之一,建于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因是年清政俯出兵镇压准噶尔蒙古叛乱胜利,以事纪念.地处山庄之北,建筑规模宏伟壮观,其主体建筑大乘之阁,高36米,内置国内最大木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身高22.28米.大阁周围是佛教哲学形象化的建筑四大部洲及八中洲等,此寺是仿西藏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桑鸢寺(又译桑耶寺)所建,大乘之阁是仿该寺三样楼.而桑耶寺是赤德松赞时期(公元799年)仿印度密教中心飞行寺而建.乾隆帝在普宁碑文中写道: "蒙古向敬佛,兴黄教,故寺之式,即依西藏三摩耶庙之式为之.名曰,普宁者,盖自是雪山(泛指青藏高原),葱岭(泛指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以及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脉)以逮西海(泛指青海新疆一带),恒河沙数(佛教僧徒)臣庶(百姓)咸愿安其居,乐其业,乐乐普宁云尔."

卧佛寺名称的由来

卧佛寺位于北京市,初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原名兜率寺.后经元、明、清几代扩建和重修,清雍正十二年,又改称十方普觉寺,寺内的释迦牟尼像是取他逝世时的卧姿塑造的.塑像三面环立的是佛陀十二弟子.据传,释迦牟尼以80 高龄在高度拘尸那迦地区逝世,当时他正在从华氏城到迦毗罗卫的路上.这一天,他和弟子们走得很慢,午前来到一个波伐的地方,在这里吃了施舍的饭,饭后觉得腹内不适,但还是继续向前走去,躺在两棵婆罗树之间的一块平地上,他意识到自己就要死去了.在弥留之际,他把弟子们召到眼前瞩托后事,然后伸直躯体,安然逝去,后为纪念释迦牟尼把此寺改名为"卧佛寺"。

下一页:九华山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