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名胜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桂林山水
来源:中国名胜 类别:风景名胜 ( 字号:   )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特殊的喀斯特地形,造就了桂林秀丽奇绝、卓约多姿的山水,使它以雄奇秀逸的风光誉满中外。

桂林之美,美在碧莲玉笋般的万点尖山,美在如情似梦的一江清水,美在幽雅深邃的岩洞,美在玲珑秀丽、争奇献异的山石.桂林山水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为一体,并冠甲天下。

桂林的山,不像三山五岳高耸险峻、蜿蜒磅礴,多为拔地而起,孤峰矗立,奇中见秀."簪山带水,山水相连"是桂林山水的一大特色,漓江、桃花江、灵剑江、水东江、南溪、良丰河、相思江等,或在市内,或在城郊,蜿蜒于群峰之间,萦绕于山地之中,山水相依,融为一体.登高举目,"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蓝天、白云、青峰、古树,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江水之中,构成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难怪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说: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

桂林的山,不但气势雄伟,森若剑戟,而且形态奇异,变化万端,比拟无穷.有的像南天一柱,有的像北斗七星,有的像紫金凤冠,有的像采锦叠翠,有的像海中轮船,有的拟人,有的拟飞禽走兽,千姿百态,诱人遐思.象鼻山、骆驼山、骑马山、斗鸡山、月牙山、老人山、芙蓉山、净瓶山、……一个个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一派万象森罗的景象.其中象鼻山最为酷肖,它是一个形状独特的石山,直插江中,江水穿洞而过,水中倒影空洞如满月沉江,故称"水月洞";洞壁外侧岩体垂直孤悬江中,恰似巨象伸鼻汲取漓江碧水,那斜拱的背脊,那细眯的眼睛,那探水的前脚,太逼真了,太生动了,简直绝了.象鼻山的神奇古往今来被人们传颂着,相传在很久以前,天帝带一班人马和神象南巡,当路过桂林时,神象累倒在江边,玉皇大帝带着人马而去,将神象丢下不管.后被漓江伯发现时,神象已奄奄一息,漓江伯赶忙招呼众乡亲,把它抬到树荫下,并喂食喂药,终于把神象救活了,神象为了报答漓江人的恩情,又见这里山青水秀,就留在这里为人们耕耘.天帝得知神象为凡人干活,觉得有损天庭尊严,派天兵天将收拿神象,神象誓不回宫,与天兵天将奋战三天三夜,不分胜负,天将就欺骗神象歇战,并趁神象伸鼻饮水时,偷偷从背后将神象刺死在江边.随着历史的变迁,象鼻山的名称也一变再变,但人们始终还是爱称它"象山"、"象鼻山".象鼻山不仅是桂林山水的代表,盛名远扬,还被作为桂林的城徽,新添美誉。

桂林河湖的流水皆澄绿秀美,一来漓江诸水源头植被茂盛,泥沙含量极少;二来桂林属纯石灰岩地区,经过石灰岩层的过滤作用,水更加清澈.因此碧水萦回,游鱼可数.桃花江斜贯桂林宫,江曲流缓,水清见底,江面平如瑶池明镜,奇峰夹江似玉笋碧簪;榕湖、杉湖像碧玉嵌在市区,澄湖碧水,繁花茂树,曲桥亭阁,素为桂林胜境.榕湖两岸桂花夹道,林荫葱翠,湖畔千年古榕,盘根错节,湖心小岛花木葱茏,亭阁雅致,岛与北岸有九曲桥相通,故有"九同平湖"之称.杉湖东临淳江,南望象山,湖光山色,清新泛彩,湖心小屿亭阁水榭,别具一格,远物近景,相映如画。

桂林秀在山峰,奇在岩洞.桂林山多,洞也多,可说是无山不洞,无洞不奇.岩洞类型多样,形态各异,有好似一轮明月,高挂碧空的穿山月岩;有三面环水,江水横贯洞中的象山水月洞;也有曲折幽深的芦笛岩、七星岩.位于桂林市西北光明山南侧的芦笛岩,是最吸引游人的地方.洞深240米,岩内遍布各种形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石幔,晶莹剔透,色彩瑰丽,梦幻多姿,被人们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芦笛岩集岩溶洞穴景观之大成,奇观妙景,令人目不暇接,有的像老人、像狮子、像大象、像猴子、像金鱼;有的像苍松古柏、像瓜菜蘑菇、像人参当归;有的像金丝帷幕、像圆顶蚊帐、像兵舰刀戟.各种形象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前半部分景物最为集中,有"狮岭朝霞"、"石乳罗帐"、"丰收小景"、"盘龙宝塔"、"蘑菇山"、"药材山"等,其中以"石乳罗帐"最富特色,又圆又大的帐盘高挂,折皱有致的帐身圆垂,条纹流畅,散射五彩光芒,对面高悬洁白纯净的石钟乳,形似银河落九天.中部大厅"水晶宫"宽达93米,宏伟壮观,这里有一个宽阔的高台,台高18米,是洞内最高处,"云台揽胜"是芦笛岩最引人入胜的奇景之一,凭栏远眺,"双柱擎天"、"原始森林"、"帘外云山"、"远望山城",一处比一处美,一处比一处妙,气势不凡."龙宫水府"是芦笛岩最宽最美的地方,这里洞天高阔,水光盈盈,四周石壁,绚丽多彩。

桂林的山石,玲珑奇巧,美不胜收.无论是岩洞中的石乳、石笋,还是山上山下、山前山后的石林危块,无不仙姿神态,争奇献异,别有情趣.西山"龙头石林",怪石林立,栩栩如生;路口村八字岩山峡中的"鸭子石林",三五成群,伏地而生,嬉戏水上;七星岩的飞来石、月牙山的剑把石、象鼻山的垂钓石、南溪山的悬云石、伏波山的试剑石、叠彩山的龟石等等,都十分逗人喜爱.桂林山石如太湖石一样,具有"透、瘦、漏、皱"四大特点,著名的山石还有普陀石林、隐山石林以及芙蓉石、灵剑石、呼云石等,自古为人们所珍视。

秀丽的漓江和阳朔风光,也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漓江为桂江上游,源于桂林北部兴安县苗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阳朔以下称桂江.从桂林到阳朔,奇秀的青峰与澄澈的碧流相辉映,山映水,水含山,构成一幅瑰丽多彩的锦秀画卷,在83 公里的水程内,处处充满诗情画意.从桂林乘船下行,不但可以饱赏"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特色,还能领略"深潭、险滩、流泉、飞瀑"之胜景,好似"青山簇簇水中生",有如"船在青山顶上行"。

"清、奇、巧、变"是"漓江风景真如画"的四大特点.清,是指漓水清澈透明.奇,是指漓江的山奇异峻美,有的像玉笋,有的像苹果,有的像石塔,有的像屏风,有的欲指青天,有的欲倾惊人,有的斑斓如绣,有的苍翠欲滴,无怪宋代诗人范成大说: "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巧,是说漓江景致的奇巧,沿江山峰,奇岩怪石,拟人似物."仙人推磨"、"九牛过江"、"猴子抱西瓜"、"珍珠宝塔"、"净瓶卧江",无不惟妙惟肖,"九马画山"、"绣山八仙"、"仙人坐车"、"黄布倒影"、"碧莲浴水"、"秀才看榜",耐人寻味.漓江众山之中,画山为最.它九峰相连,耸立江边,临水石岸是一面平直如削的巨壁,壁上石纹交错,色彩斑驳,好像是一群姿态各异的骏马跃然壁上,有的昂首嘶鸣,有的低头吃草,有的饮水江边,有的飞蹄驰骋……,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说是共有九匹骏马,但是到底有多少,须凭各人猜测.最为奇妙的是,九马的形象位置并不固定,很是耐人琢磨.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 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古往今来,还真有不少文人痴迷画山,歌咏题刻.漓江的岩洞,更是别有天地的胜境,父子岩、冠岩、绣山岩、螺蛳岩,洞洞奇幻,景色极佳.冠岩有地下水流出,可乘筏入岩,明人田泄成赞誉之: "兼山水之奇者,莫如冠岩之胜."漓江的沙滩礁石也很引人入胜."双泉锣鼓闹鸳鸯"就是由鸳鸯滩、锣鼓滩与两股山泉构成的绝妙景观.江上有景,水中有影,山景、石景、洞景、水景,构成无数奇巧的景致.变,则指一路轻舟,沿岸景致,江中丽水变化万千,忽而孤峰峙立,忽而奇峰片片;忽而水曲流缓,忽而江直水急;忽而波平浪静,忽而银花四溅…….不仅如此,漓江的景色还随季节、昼夜、早晚时间的不同,千变万化;也随天气晴雨的不同,气象万千。

阳朔山川明秀,素有"碧莲峰里住人家"之称.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它是"碧莲玉笋世界",近代诗人吴迈则在其题刻中写道: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其实阳朔、桂林一水相连,就山水风光而言,是难分高低的.它们同为喀斯特地貌景观,都以山奇水秀著称,只不过风光特色各有不同.桂林的山,孤峰矗立,小巧玲珑;阳朔的山,峰峦密集,气势磅礴.从桂林到阳朔,仍会给人山有新意,水有别情的感受.碧莲峰、书童山、雪狮岭、阳朔公园、大榕树、穿岩和月亮山等名胜,勾绘出一个奇秀的碧莲世界。

桂林山水是我国喀斯特地貌中的佳胜,其规模和发育的完美程度,在世界岩溶山水风光中,也堪称最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大约在3.25 亿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因经历了几次造山运动和中间相间的海浸,形成了分布广泛的石灰岩层,由于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因而能被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所溶蚀.桂林地区百灰岩质纯层厚,层理、节理发达,构造断裂多,并且随着地壳的抬升,溶蚀基点在不断变化.这样既有利于溶蚀作用的进行,又使被溶蚀的岩层呈现千姿百态的变化.桂林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温约为19℃,平均年降水量为1800 毫米左右,具有"盛夏无酷暑,严冬少霜雪"的温暖湿润气候,较高的气温有利于溶蚀作用的进行,充沛的降水更大大加强了对岩石的溶蚀、冲刷能力.在整个地球表面,石灰岩的分布是非常广泛的,但并非每个地方都能形成这样的奇山秀水,这无疑更增添了桂林山水的魅力。

下一页:长江三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