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国名泉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泉
来源:中国名泉 类别:风景名胜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南临太湖,西依惠山,京杭运河纵贯南北,京沪铁路横卧东西,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山明水秀,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该市西部高329米的惠山,绵延20 公里,其九峰如九条顽皮的苍龙,挤在一起,头东尾西,淹没于太湖之中."挹九峰之苍翠,瞰太湖之波涛".山间古木参天,幽谷清静,自古以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是著名的锡惠风景游览胜地。

惠山多清泉,历史上就有"九龙十三泉"之说.位于惠山寺附近的惠山泉原名漪澜泉,相传它是唐朝大历未年(公元779年),由无锡县令敬澄派人开凿的.共两池,上池圆,水色澄碧,饮料都在这里汲取;下池方,虽一脉相通,但水质不如上池清澈.唐朝陆羽在他著的《茶经》中排列名泉20处,无锡惠山泉位居第二.另一位评水大家刘伯刍认为: "适宜于煮茶的泉水有七眼,惠山泉是第二".此后"天下第二泉"之名为历代文人名流所公认.宋代诗人苏拭曾两次游无锡品惠山泉,留下了"独携大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吟唱,更使惠山泉生辉.惠山泉名不虚传,泉水无色透明,含矿物质少,水质优良,甘美适口,系泉水之佼佼者。

明朗,二泉更成了诗人墨客、达官贵人品茗游玩,题咏不绝的地方.特别是明初听松庵的高僧性海,请湖州竹工做了个天圆地方,形成乾坤壶的竹炉,以二泉水煮茗待客.著名画家王级于洪武甘八年(公元1395年)为竹炉作画,并有诗云: "寒斋夜不眠,瀹茗坐炉边;伙火煨山栗,敲冰汲涧泉,瓦铛翻白云,竹牖出青烟;一啜凤生腋,俄警骨已仙! "足见其倾倒之情.著名画家文徵明,在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二月十九日清明节,与友人茶会于惠山,兴会所致挥毫作了《惠山茶会图》,设色纸本,再现了诗人、画家竹炉煮茗,茅亭小想的情景,这一珍贵画卷,珍藏故宫博物院。

中心是泉亭,亭内有上池和中池;泉亭之上为"景徽堂": 泉亭之下为"漪澜堂",堂前为下池.上池,中池和下池组成了"天下第二泉"的完整水系.三池形状各异,均砌以精致的青石栏杆.上池八角形,径四尺五寸,开凿最早,水质最好,除用作煮茗外,还可用来酿制著名的"二泉酒".中池方形,边长三尺,距上池仅二尺许,水质较差.下池最大,长方形,开凿于北宋明道年间(公元1032—1031年)。池的上壁装有石刻的螭首,即《惠山记》中说的"龙吻",中池条水经过漪澜堂下面的暗渠,从螭口流入下池,叮咚有声.池内金色大鲤鱼、大青鱼悠游其间.下池北面的围墙上,嵌有"天下第二泉"大字题刻,笔势雄劲,系清朝进士、吏部员外郎王澍手书。

从泉亭左右两侧的石阶抬级而上,在平台的后面,倚山有一座三间七架的厅室,这就是景徽堂.这座歇山顶的敞厅,屋字轩昂,三面环廊,厅前乔柯扶苏,绿荫翳然,现辟为茶室,是品评二泉水的理想之处.堂两旁大书一联: "试第二泉,且对明亭暗窦;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

这座以泉石之胜而自成一格的古典庭园,每当月色溶溶的夜晚,皎洁加玉轮冰晶的皓月,倒影在波光微动的清泉之中,银华闪烁,悠然入画,水波月影,幽美宁静,美妙诗情画意是何等诱人.无锡当代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公元1893—1950年),曾在惠山一带颠沛流离.在泉水的汩汩声中,这位饱经风霜、双目失明的阿炳,追忆着旧时所见的山色水光: 那清冽的泉水,该是辛酸的泪水凝成的吧? 那倒映在清池里散发着柔和银色光华的明月,不正象征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光明和理想吗? 一首音乐的旋律在自己的胸中回荡,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瞎子阿炳20 多年呕心沥血、反复凝炼的结晶.那委婉悠扬,感人肺腑的曲调,今天已成为驰誉宇内,叩人心弦的绝响.而二泉也随着这行云流水般的乐曲声,飞越重洋,成为中外旅游者神往之地。

下一页:天下第三泉-苏州观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