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名洞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寒泉玉髓涌雪洞
来源:中国名洞 类别:风景名胜 ( 字号:   )

六洞山,一名灵洞山,亦名上洞山,因环山有涌雪、紫霞、白云、呵呵、无底、漏斗等六洞而得名.其实该山远不止6 个溶洞,此外尚有玉露洞、无名洞、莲花洞和后山洞等共10 个洞穴,组成一个洞穴群体.它们位于浙江省兰溪市东8 公里的洞源村东侧,现已是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1.5 平方公里,可分为四个小景区,其中以涌雪洞、玉露洞为主景区.景区内环境清幽,风景绮丽,洞壑瑰奇.六洞山不但山奇水秀,而且名胜古迹颇多.山巅原有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的古刹栖真寺,曾珍藏明万历颁发的《北藏》经典6000 余卷.寺北有孤石"小飞来峰",寺前有常年涌流不涸的"天池泉"和树龄已700 多年的罗汉古松,寺侧还有古墓、碑多处及"半山亭"、"灵洞山房"遗址.六洞山早为历史上名人骚客云集游览之地.古人赞六洞山有"溪桥烟柳"、"琼崖积雪"、"古洞栖霞"、"片石飞云"、"山亭樵语"、"梵刹松声"、"天池漾月"、"中献干霄"、"三山环壁"、"石屋藏书"等十景.其中"琼崖积雪"是为"断崖怒涌四时雪"的涌雪洞写实;.左洞栖霞"是为"朝南烟云暮看霞"的紫霞洞正名;"片石飞云"是为"石屏空倚白云寒"的自云洞定景名。

主景区的涌雪洞,海拔74.1米,洞道总长度1026米,面积约5700 平方米.洞口朝西,呈三角形,宽约9米、高约14米,亦是地下河的出口.洞顶石灰岩形状如蹲虎,故有"虎头岩"之称.洞道中间为一条深0.5~2米、宽2~6米、总长度为1100米的地下河,又称地下长河.地下河流量一般为32升/秒,洞口有小型拦河坝,回水较高,故洞内可行船的观景约有700米.涌雪洞是一个目前正在拓宽的地下河洞穴,因而化学堆积物不甚发育,而侵蚀、溶饮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形态较多,特色明显,景物组合疏密有序,景点较集中.由于水道弯曲,岩块窄塞,舟行其中,弯弯曲曲,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变幻之感。

整个洞体,可以分为四个大洞厅.第一洞厅自以"寒江"为名的地下河口即"寒江口"开始,泛舟入洞,经"卧槐埠"、"云天一石"、"鳌头峡"、"鸿雁掠影"、"望月桥"、"犀牛探涧"、"双尤聚会"等景.过"爽心桥",可见洞顶岩板顶大无比,平整光滑,各为"大块一窍".洞内景组还有"古洞别天"、"摩天石柱"、"天灯"等,其中"白龙潭"、"双龙聚会"、"古洞别天"和"水漫金田"是第一洞厅的主要景点."水漫金田"即洞无山村由17 层边石坝叠砌而成,计有大小梯田(边石坝)30 余座,高差约8米,最大的一丘梯田有8 平方米,梯日之间高差不一,最大者有1.2~1.4米,一般为0.3~0.4米,在丰水季节,水漫金田,丘田溢水,流水滚滚,水声淙淙,在金黄色灯光的映衬下,呈现出金秋田园之景色,使人心旷神怡.船进第二洞厅,过孤舟峡,迎面是宝瓶口,把地下长河分流成两半,沿途景点有"滴水崖"、"古渡遗址"、"醉眠石"、"赤云锁江"、"拍岸巨浪".其中以"赤云锁江"和"琼崖积雪"为第二洞厅的主要景点."琼崖积雪"是一片宽约5米、高6米、面积约40 平方米的白色方解石结晶,景物如山似崖,在水光倒影中,更显得雄伟壮观.弃舟登岸,步入"残雪迎春"厅和"九龙戏珠"厅,两厅合称第三洞厅,也是涌雪洞最精华的洞厅,面积约2000平方米,景目繁多,洞道曲折,钟乳石、石笋千姿百态.因拱顶有黄、白、青九条石幔,形如蛟龙,或飞或游,或舞或翔,神采飞动,故称"九龙戏珠""天生桥"、"雪钟"和"蟠龙古穴"亦为第三洞厅的主要景物.其中"雪钟"为洁白半透明的石笋,形似古钟,高约2米余,直径如两人合抱大,其旁有古人的文字,实为罕见之物.第四洞厅的堆积物小巧玲珑,方解石结晶体很多,小的鹅管状钟乳石晶莹闪烁,整个洞堂显得光亮明快.在其洞厅的内壁上有许多墨迹和一帧仕女半身的炭画,因为年代已久,多数难以辨清,只有"维大唐仪凤三年"和南未"咸淳八月廿三日施六平"等字样比较清晰可见。

与涌雪洞相距甚近的玉露洞也已开放,两洞连成一片.两洞相距450米,玉露洞位于青山南坡的中部,海拔173米,矩白坑溪相对高程为36米.洞口西南向,口宽1.5米,高2米,呈门棂状.所在地层为中、上石炭系黄龙灰岩和船山灰岩.洞底与洞口高差较大,达95米,洞道的水平距离为80~90米,是一个陡倾角的坡式洞穴.洞体全长170米,宽处约70米,总面积8150平方米,可分为两个大厅.上部大厅即玉露洞,长约100米,宽10~25米,高5~20米,面积2150 平方米.洞厅高大,堆积物发育,大小不一,形态奇特,特别是石笋发育甚多,形态更美.在洞厅的西南有一支石笋高约8米,直径仅30 厘米,色白,纹路清晰,如雕龙刻凤,颇具特色,称为"云天玉柱".其旁亦有一石笋,高2.3米,直径为2米,呈圆墩状石笋,两者相比较,硕大纤细各异.有的石笋位于崩塌物之上,呈宝塔状,称"神农塔".下洞厅长约120米,宽约50米,高2~3米,面积约6000 平方米,坡度太子45°,有些地方近似垂直,崩塌作用强烈,堆积物较少,目前暂未开放。

自唐宋以来,就常有文人骚客云集六洞山,到了明代更盛,故有十景形成.宋、明文人名仕有30 多人为六洞山题咏60 多首诗文.元代礼部郎中吴师道曾在《小三洞记》中写道: "下灵洞深五十丈,与金华洞通"等,其言词虽微,但下灵洞(涌雪洞)目前已探测的长度达1100米,其内还有更深的洞体有待后人去穷极.宋代历官中书舍人、江西转运使的范端臣为六洞山栖真院题名《灵洞》两字,并为洞溪、涌雪洞等多处题咏.宋时的范浚、章瞻、吕祖谦、于石、金履祥,元代的徐用检,明代郑国宾、赵志泉、吴沉、赵子元等人均为六洞山咏诗咏赋多篇.例如咏涌雪洞之作: "断崖怒涌四时雪,虚壁寒凝六月霜;倚树老僧闲洗钵,碧桃花落涧泉香."(宋·于石)咏紫霞洞: "何年女蜗坠片石,锻炼紫霞成五色;光摇半壁散绮红,玲珑若与赤城通."(明·赵佑卿)咏白云洞: "杳望白云迷洞口,觅径却随苍鹿走;虚疑堆里卧仙人,石床丹灶尽氤氲."(明·赵佑卿)宋时少傅苏迟之墓于灵洞栖真寺左.苏迟为文定公苏辙之长子、苏轼(东坡)之侄,官至建炎工部侍郎转吏部侍郎兼知婺州,卒赠少傅.其子简为宋少保.苏林为苏迟之孙,卒偕葬于栖真寺后.南宋韩元吉于乾道年间,曾游栖真寺、灵洞,并题名于洞中.元吉字无咎,南宋绍兴年间历南剑州主簿,累官吏部尚书、龙图阁大学士,封颍川郡公.明代伟大地理学家、旅游家、洞穴探险者徐霞客也曾考察过六洞山.明末,崇祯九年(1636年)十月初十,徐霞客从金华北山进兰溪,经过玲珑岩、白坑、白培岭、水源(漏雪洞)、洪桥,夜宿栖真寺.第二天,他考察了漏斗洞、白云洞、呵呵洞、无底洞、紫霞洞和涌雪洞,在《徐霞客游记》中留下许多生动而科学的材料。

六洞山的玉露洞和涌雪洞,以地下长河和陡坡度的洞穴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更兼六洞山的十景之优美,人文景观的众多,招徕了不少文人墨客。

下一页:河岳沉浮波月洞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