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民俗风情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民俗心理-中国民间传统禁忌
来源:旅游与民俗 类别:民俗集锦

中国民间的传统禁忌颇多.由于人们普遍追求成功与幸福,害怕失败与不幸,因而各种各样的禁忌几乎渗透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譬如,人们把一些自然物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不准指点日月,称狐为"大仙"、"仙姑"等;祭神祭祖是最庄严的举动,不允许任何贱物或不洁物接触;人生旅途中也有不少禁忌,如怀孕时不能吃兔肉以免生下来的孩子是兔唇,命名时讲究五行不能相克,婚配时不能属相不合,做寿时切忌使用白颜色,热孝在身不可随意串门等等;各行各业还有一些特殊的禁忌.渔民忌翻沉之类的话,煎鱼不准翻面,裤脚不准翻起.商家忌坐柜台上,也不允许背朝店门坐;人际交往中的禁忌更是无处不在.对长辈或自己尊敬的人不可直呼其名,而代之以尊称.慰问死者家属不直言死,而用亡故、辞世等委婉语。

讨口彩

1988年8 月8 日,香港、广州等地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商店专等这一天开张营业,许多经济合同偏等这一天签订,情侣们也都将这一天选为结婚的日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8"在粤语中与"发"音近,而这一天有4 个"8"连在一起,这当然是千载难逢的好日子.这种"讨口彩"在近些年十分盛行,"8"和"6"及其组合数字,成了人们竞买的所谓"吉祥"数字。

讨口彩的例子不胜枚举.除夕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鱼,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吉利.新年里家家吃年糕,也深含一个吉利主题: "一年高似一年".年节里小孩子不慎将碗打碎,大人赶紧说一句: "岁岁平安".汤圆和月饼之所以总受欢迎,是因为它具有"团团圆圆"的含义.送给新娘的鲜花是祝新人"花好月圆",初生的孩子洗澡时用几棵葱是为了他的"聪明伶俐"等等。

讨口彩是利用语言的谐音和一些事物的特性,人为地加以创意,从而获得新的寓意,来寄托人们的某些良好的心理愿望.它反映了各阶层的人们对不同生活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生价值观的间接反映。

讨口彩的反面就是形形色色的语言禁忌.如亲人间不能分食一个梨,就是为了避免"分离(梨)".人们讨厌"4"这个数字,因它同"死"谐音,出租车司机上牌照或家里安电话都不愿意带"4"的号码.钟与"终"同音,所以绝对不能送给别人作为礼物.上海人探望病人不送苹果,因为上海话中苹果与"病故"同音.这种语言禁忌与讨口彩一样,也是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因此对不祥事物尽量躲避。

死的别称

"死"的同义词很多,常见的有去世、过世、逝世、故去等.在古代,"死"的别称不但众多,而且从中能够窥见等级观念、心理活动以及情感色彩。

天子之死叫"崩"、"驾崩",意思是皇帝的车驾崩坏了。

诸侯或相当于诸侯的封国国君、封爵王侯,以及贵妃、公卿大臣之死称"薨"。

大夫之死叫"卒",这从西周一直到唐宋以前都是如此.唐宋以后,普通百姓死,才敢称"卒"。

古时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受佛教轮回观念的影响,"死"的别称上,出现了诸如"归天"、"厌世"、"下世"、"上仙"、"归净土"、"入冥",甚至直言"下地狱"、"见阎王"、"上西天"等。

革命志士、爱国忠臣、民族英雄,白刃横于前而宁死不屈,为国家赴汤蹈火,其死堪称英烈.人们用"殒(殉)国"、"殉难"、"殉节"、"殉命"、"殉身"、"捐躯"等来称誉他们。

对于那些死于非命的奸臣、祸孽、恶人、盗匪贼寇等,往往称其死为"毙命"、"毙"、"绝"、"灰灭"等.大众化的贬词还有: "一命呜呼"、"蹬腿了"、"断气了"、"完蛋了"、"见阎王去了"、"下地狱了",等等。

关于"死"的别称,数量最多的还是如下这些大众化的中性别称,诸如: "亡"、"殁"、"没"、"丧"、"终"、"故"、"逝"、"殒"、"不起"、"绝命"、"弃手足"、"弃堂帐"、"捐馆"、"捐馆舍"、"物故"、"溘逝"、"弃养"、"亡躯"、"作古"、"谢世"、"弃世"等.西方人习惯于说死是"见上帝去了",而有些共铲党人习惯把最后的归宿喻为"去见马克思"。

古代人未及15 岁而死,称"夭",未成年而死,称"殇",此外还有"短折"、"夭折"等别称。

至于"杀"、"诛"、"戮"、"醢"、"战亡"、"病没"、"弃市"、"伏诛"、"伏法"、"就义"、"正典刑"、"正法"、"凌迟"、"戮首"、"腰斩"、"寻短见"、"自经"、"自缢"、"自溺"、"遇害"、"遇难"、"牺牲"等,都属于死的不同方法,不能视为死的别称。

下一页:奇异的风俗-半夜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