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国旅游必读 < 旅游宝典 < 首页 :当前 
宗教古建筑
来源:中国旅游宝典 类别:旅游指南

(一)佛塔.源于印度,最早的形状为一半圆形球体,顶部立相轮.用以瘗埋佛骨.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弟子阿难将其遗体按佛教习俗火焚,佛骨成为舍利子,建塔供奉.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塔也传人我国,从东汉迄今已有1900年,同样汉化了,采用了楼、阁、阙、观的形式.它们之间,只存在着层数和刹顶形式的不同.塔的顶部,安装着一个"刹",用以保存古印度塔的意义.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善于吸收、融合、改造外来文化.我国古塔的结构大体可分地宫、塔座、塔身、塔刹四个部分.初期的塔,一般为木结构四方形楼阁式,唐代后,砖石结构取代木结构;形状由四方形发展为八角形、十二角形等;塔的造型,也由楼阁式逐渐出现了密檐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等多种类型.江南以楼阁式塔为主,北方则以密檐塔为主,西藏、内蒙地区则多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现仅存10 余处,也以北方为多.塔的层数,习惯取奇数,如5、7、9、11、13、15 等等。

佛塔的形制,各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内容:

1、塔的组合.除了大量的单塔外,还有双塔、三塔、五塔和群塔.(1)双塔.同在一处建两座佛塔,称双塔,往往为敬仰释迦牟尼和多宝如来而建.(2)三塔.为了敬仰三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而建.(3)五塔.亦称"五轮塔",俗称金刚宝座塔,为敬仰金刚界五智如来而建.每一座塔象征着一尊金刚,中央塔是金刚波罗密菩萨,东塔是金刚手菩萨,南塔是金刚宝菩萨,西塔是阿弥陀佛金刚利菩萨,北塔是金刚药叉菩萨.(4)群塔.亦称塔林,主要是罗汉塔和海会塔.罗汉塔随罗汉而建;海会塔,亦称普通塔,因瘗埋僧骨数量不等,并无一定形式。

2、塔的形式.基本上分两大类: 一类是"喇嘛塔",近似西藏式的建筑形式.元清时期,所建的佛塔就采用了这种塔式.一类是带檐的塔,有单檐和多檐之分.单檐塔,是指只有一层塔身的塔,一般用作墓塔.多檐塔又有楼阁式塔和密檐塔两种,楼阁式塔,在我国佛塔数量最多,也最具民族形式.塔顶的刹是塔的重要标志.古印度塔刹是瘗埋佛骨舍利的部位;我国的塔刹是佛界的象征.塔刹往往饰以象征佛界之宝,如莲华(仰莲、覆莲)、受花、覆钵、相轮、露盘、华盖、火焰,圆光、华瓶(宝瓶)、宝珠等等.莲华,传为佛地净地生长的一种植物;覆钵,是佛僧用餐的容器;相轮,又称九轮,即为幢杆的表相,高显在上,让人敬仰等.我国著名的古塔有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宁夏银川的海宝塔,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祖寺塔,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四川通江千佛崖浮雕佛塔,苏州虎丘塔、光孝寺铁塔,松江兴圣教寺塔,杭州六和塔等。

(二)寺院。

我国佛寺众多.有的在寺院中央建塔.明清以后,寺塔分家.宋朝佛教建筑盛行"伽蓝七堂装".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堂.当然"七"不一定实指,极言其规模齐全.而且,不同的宗派也有不同的说法.自五代以后常有500 罗汉堂的建筑。

明清寺院布局,一般在中轴线上先后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室和藏经楼.正中路前为山门,门内左右为钟、鼓楼.正中路左右则还有僧房、禅堂、斋堂等建筑.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江苏栖霞寺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丛林"。

我国第一座佛寺,是洛阳白马寺.寺前驮经的白马石雕像,至今保存完好.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为唐代遗物,是现存唯一的庑殿式木结构建筑.我国还有不少喇嘛教建筑.大多见千藏族、蒙古族地区.大多因山势而筑,错落之中见匀称,别具神韵。

(三)石窟。

我国的石窟是仿照古印度制度开凿的,主要供奉佛和菩萨,不过从应用和结构上都融进了汉民族自己传统的建筑艺术.我国凿造石窟的风气,以唐朝为最盛.凿造石窟的地区,由华北扩展到四川盆地和新疆.凿造石窟的功德由帝王贵族到一般平民,凿造的佛像有高达17米的大像,也有仅20~30厘米的小浮雕壁像。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被誉为我国三大石窟;如果加上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则称为四大石窟,此外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甘肃的炳灵寺石窟、山西天龙山石窟,也都是我国著名的石窟群。

下一页:古建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