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偏方单方精选 < 健康书籍 :当前位置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小儿脱肛
专题:儿科偏方 类别:医学书籍 ( 字号:   )

木贼散

[药物]木贼适量。

[用法]上药烧存性研末,每次肛门脱出时,将药末敷撤于脱出的肠段上,然后将肠段纳回。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脱肛3 例,均于10 天内痊愈。

[病例]姜×,1 岁半。因泄泻2 个月不愈,渐至每次便泻后,肛门外脱4 厘米左右,不能自行还纳。以此方治疗5 天即愈。

[来源]马新风.浙江中医杂志1990; (1) : 36

白矾散

[药物]白矾1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加水100 毫升,溶解后高温消毒30 分钟,制成10%的白矾注射液备用。使用时让患儿大便后,清洁直肠突出部分,并揉入肛门内,用5 毫升空针吸10%白矾液2 毫升,再吸进2%盐酸普鲁卡因2毫升混匀;以左手中指插入肛门内,然后在肛门“3 点”方向距肛门约1.5厘米处进针,将药液慢慢注入肛门外和肛门内的括约肌组织内,注完退针。再以上述同样药液和同样方法于肛门“9 点”处缓慢注入。注射后2 小时方可解便,或用绷带扎紧肛门部亦可。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脱肛有效。

[病例]匡×,男,5 岁。时常腹泻,现每于便后直肠脱出,须用手按揉始入。经用此方治疗1 次即愈。

[来源]杨文质,等,四川中医1983; (5) : 37

注意: 注射药液时,切不可刺伤肠膜壁。同时选用号针头为宜,进针深度以插在肛门内的中指能感触到为度。

复方水蛭散

[药物]水蛭、五倍子各等份,冰片适量。

[用法]先将水蛭、五倍子分别置于灰色小瓦上焙黄,放凉后研极细末,分装瓶内备用。1°直肠脱垂用水蛭粉0.75克、五倍子粉0.75克;Ⅱ°用水蛭粉1.8克、五倍子粉0.9克、冰片适量;Ⅲ°用水蛭粉2克,五倍子粉1克,冰片适量。患儿取蹲位,使直肠粘膜脱出,用清水或淡盐水将患处洗净,根据脱肛的程度,将上药均匀地撤在消毒纸上 (药面的面积大于脱出物直径的1/2) ,用一手托消毒纸于脱出物底部,轻轻向上推,至纳入肛门内。脱出物送纳肛门后,让患儿直立。

[疗效]以此方治疗小儿脱肛87 例,均治愈。

[来源]杜兆千.山东中医杂志1992; (2) : 50

注: 直肠粘膜溃烂或肛门周围感染者,忌用本法。同时,在治疗期间控制患儿饮食量,如发生腹泻应停止用药。

脱肛丸

[药物]使君子、饴糖各适量。

[用法]使君子去壳取仁,捣烂后加入饴糖,制成丸药。每丸3克,备用。3 天服药汤1 次,与瘦猪肉100-250克炖服,3 次为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脱肛53 例,痊愈30 例,好转15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达84.9%。

[病例]吴××,男,4 岁。3 年前患痢疾后发现肛门内时有淡红色的柔软肿物脱出,经服中药无效。至今肿物脱出,不易还纳肛少内,便时肛门口带血。检查肛门脱出一皮球样肿物,长约4.5 厘米,柔软,表面有环状粘膜皱壁,并见有散在性局部充血及针尖样溃疡出血点。诊为直肠脱垂。经服此方1 疗程后症状消失。随访2 年未见复发。

[来源]陈孟燊.中医杂志1985; (2) : 34

枯矾五倍子散

[药物]炒五倍子30克,枯矾15克。

[用法]上药研末备用。每天服3 次,1-3 岁每次服1克,4 岁以上每次服2克,用温开水调匀内服。外敷: 用温清水洗净脱出物部分,将上药粉撒上,轻轻上托,复位后让患儿侧卧位30 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脱肛120 例,治愈104 例,无效16 例。

[病例]焦×,男,3 岁。患有气管炎、肺门淋巴结炎,咳喘不己,纳差,乏力,自汗,腹泻;病初仅轻微脱肛,能自行回纳,日渐加重,每天脱出2-3 次,经治疗效差。诊见患儿气短阵咳,精神不振,呆滞,腹痛,肛门外脱、水肿、微糜、托上后复脱出、托时疼痛,腹软,纳呆,舌淡,苔薄白微腻,指纹浅淡。以此方药治疗1 周后诸症消失,继以参苓白术散善后。

[来源]王振录,等,河南中医1990; (2) : 36



 · 下页:小儿顽咳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