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心理修养 < 健康书籍 :当前位置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怎样正确认识逆反心理
专题:心理保健法 类别:健康百科丛书 ( 字号:   )

逆反心理,也称为逆向心理。它是指一个人内心潜在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认识、情感和意识行为,是经常对各种刺激产生的与众不同、与常态截然相反的心理反应。因此说,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可见于任何人群,但以青少年尤为普遍和突出,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行为表现。例如,在家庭,有的青少年对父母的正当管教和要求,听不进去,比较反感,甚至进行抵制和反抗,对着干,“教我往东,我偏朝西”,非常固执任性。在学校,对老师的教诲和劝导,认为纯粹是说教、唱高调,而不以为然。有了错误,对待批评,情绪对立,进行顶撞,甚至“横竖横”、“破罐子破摔”;有时还故意在课堂上捣乱、搞恶作剧。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扭曲、颠倒的眼光,看待现实社会,凡是国家倡导、号召的事,就不满抵制;对批评、禁止的事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又不听别人的忠告,我行我素,以情感代替理智。

由此可见,逆反心理对青少年是极其有害的。首先,它明显损害心身健康。因为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往往对自己比较放纵,看问题比较狭隘偏激,遇事情绪易抵触,产生不满、愤懑、烦恼,使心理常处于冲突之中。长此以往,必然容易导致各种心身疾病。有的人还容易借酒浇愁,寻找刺激,摆脱烦恼,其结果更会进一步损害心身健康。其次,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进步。逆反心理犹如心灵的腐蚀剂,使有的青少年是非不明、好坏不辨,凡事抵触、偏激、放纵,一味凭感情行事,又难以接受教育和规劝,这种反常心态必然成为他们成长和进步的巨大障碍。个别人甚至还可能变得玩世不恭、为所欲为、违法乱纪而坠入泥潭。另外,逆反心理影响社会安定。由于逆反心理作祟,使一些青少年常对现实生活抵触不满,牢骚满腹且又缺乏理智,在消极思想的支配下很容易做出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影响社会安定,损害国家利益。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呢?其原因很多。从家长、教师来说,多是由于教育失误、方式不当、过于苛求甚至任意训斥、体罚和歧视,以致严重挫伤了青少年的自尊心,进而发展为变态的逆反心理。从社会环境来说,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错误思潮的侵蚀与不良伙伴为伍,都会诱发逆反心理,对现实生活的一些事物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从青少年自身来说,他们处在青春期,有传统观念少、好奇、多疑、顾虑少、有抱负、敢创新等特点,但他们缺乏人生知识和社会经验,认识能力不高,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再加之情绪不稳定,对身边乃至世界上错综复杂的事物难以全面、客观、冷静地去认识、去分析,去看待,对其中某些事物不仅常常感到困惑不解,是很容易产生不满、反感情绪,以致反其道而行之。

因此,要克服和弱化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也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除了家长和老师改进教育方法,保护青少年的自尊心;净化社会环境,防止不良风气影响外,作为青少年本人,至少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要认识到逆反心理是非常有害的,时时警惕它的滋生和发展,千万不要以此为荣,误以为自己有主见、有水平。

2.要深知自己身体、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知识还很不足,需要得到家长、老师和周围成人的指导和帮助。

3.凡事要多动脑,勤思考,认真分析和判断,加强社会责任感,以情感代替理智,以认识代替盲从,自觉抵制社会上不正之风和错误思潮的引诱和腐蚀。

4.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和看法,应虚心听取成人的劝导,不任性固执,不我行我素。



 · 下页: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