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医学界和社会界普遍的认为对患了晚期癌症或一些无法治愈的其他疾病,对患者还是以保密为好,以免加重病人精神上的压力和打击,有些国家,像日本还把这种保密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慈仁”品德的表现。为此,日本天皇裕仁临终时还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病。其实,在他死前十六个月医生早已确诊他患了肠癌晚期,不仅医生隐瞒了真相,连日本新闻媒介也守口如瓶。在一些日常医疗活动中,当病人患肺癌时,医生则说是肺炎;当病人患胃癌时,医生则告诉他是良性溃疡,这种情况在现在还较普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传统的“保密观”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一些心理学家和临床医生主张应该将病情告诉患者,以避免患者因心中无数而焦虑不安。将真实病情告诉患者,对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使他积极配合治疗是有益的。
心理学调查表明,癌症病人在发病前,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创伤,在性格行为方面一般多处于压抑状态;有些患者表面上似乎能适应社会和客观环境,内心则完全不适应。这种心理及社会因素所致的情绪紧张是癌症的诱发因素。根据这样的特点,对经过治疗可望取得良好效果的早期癌症患者,可详细告知病情,这样做对疾病转机有益,使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对中晚期癌症病人,则需要慎重行事,医务人员及病人家属告知病情一定要选择时机,可以在与病人关系密切时用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告知,要事先想好用词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与对策。对有明显压抑情绪的病人,应该暂缓告诉,以免引起不测。
为了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医务界给病人讲解有关癌症的知识,并在治疗期间为病人提供咨询服务,这对纠正病人心理和疾病的治疗有较大帮助,更重要的是,要病人树立战胜癌症的勇气和信心。现在,全国有几十个癌症患者俱乐部或协会,里面不乏许多战胜中晚期癌症的事例,不就是个很好的鉴症吗!(张有容)
· 下页:恶性淋巴瘤的早期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