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健康之道 < 健康书籍 :当前位置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心悸就是心脏病吗?
专题:心血管疾病防治 类别:健康百科丛书 ( 字号:   )

在门诊和信访中,经常有些病人问: “发生心悸的病因是什么?心悸是不是心脏病?”要解答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心悸。每个人的心脏都在不停地跳动。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并不感到心跳或心前区不适。只有当心率加快或减慢、心律紊乱、心搏增强时,才会自觉心跳或心慌,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这种感觉在医学上称“心悸”一般人在剧烈体力活动、过度疲劳、精神紧张、过量吸烟、饮酒等情况下,以及应用麻黄素、咖啡因等药物,均可引起心悸。正常的心脏跳动每分钟为60 至100 次左右,且有节律性。如果在有节律的跳动中,突然提前跳动一次,我们称这一次为过早搏动 (简称“早搏”) 。这是因为心脏充盈量减少,没有充足的血液排出,故可能摸不到脉搏,造成一次脉搏短绌。病人可因心前区突然跳动而感觉心悸,有时也可出现心脏停跳的感觉。心率过速,如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搏动时,由于舒张期的缩短,心室的充盈度就不足,同上述情况一样,也可引起心悸。

此外,有些心脏以外的因素也可发生心悸。比如,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调,可致心脏功能紊乱而引起一种临床综合症 (多见于青年人) 。病人除感觉心悸外,常有安静状态时心率过快、胸闷或呼吸不畅,并常伴有易激动、多汗、多梦、失眠、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官能症症状。而通过各方面的详细检查,却不能发现心脏有器质性的病变。在医学上这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高热或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的病人,由于体内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增加,因而会代偿性地使心率加快,心搏增强,也可引起心悸。急性失血及贫血病人,由于机体内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携带氧气的红细胞减少,也会引起心悸。

可见,心悸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其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生理性的,故不宴精神过分紧张。因为精神因素本身就会造成心悸。也有一部分是病理性的。但即使是病理性的也并不都是心脏病,其中还有很多是心脏以外的其他疾病引起的。当然,也不要麻痹大意,应请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找到病因,进行适当的治疗。

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心悸,克服的办法主要是精神要愉快,生活安排要有规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有必要也可在短期内应用一些镇静药物,如利眠宁、鲁米那等。对于心脏病人及心脏以外疾病引发的心悸,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赵宝椿)



 · 下页:心力衰竭的早期信号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