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文章正文 < 素食放生开示集 < 戒杀放生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肉食有害身心健康
来源:藏密素食观 作者:索达吉堪布 ( 字号:   )

以上已将藏密对待素食的观点大略宣说完毕。
  接下来,我们再从现代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观点、角度出发,结合对传统道德及某些古代文化名人对待吃肉问题的原则立场的追溯,对食肉与身心健康、道德完善之间的关系作一简单研讨。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对佛法满怀信心;有些人则对天魔外道情有独衷;有些人又将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等学科奉为至尊。对那些笃信科学技术的人士而言,如果他们确能追赶得上高科技步伐的话,食肉不仅于身心有害,亦对食肉者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这一观点,相信应能被他们客观、理智地接受,因这种看法目前已被大量的科学实验所证实。
  放眼大自然,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一定会给那些勤于观察者留下深刻印象:即狮子、老虎、豺狼、金钱豹、鬣狗、鳄鱼等食肉动物,一般而言,性情都非常残暴,常令人以及其他弱小动物望而生畏;而牦牛、羚羊、鹿等食草动物,则性情温和,几乎从不主动伤害任何众生,因而非常讨人喜欢。与之类似,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嗜好食肉之人,其性格也比吃素者凶暴得多;而那些信奉素食主义的人士,则大多具有比食肉者更多且长远持久的爱心、悲心。
  前苏联科学工作者曾做过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试验:他们用素食喂养一只鸽子长达一月,同时也用荤食喂养另一只鸽子相同长的时间。结果,吃了一个月荤食的鸽子,其性格非常暴躁易怒;而那只吃素的鸽子,则体态完美,性格温顺。
  吃肉不唯对众生的性格会带来如是大的病态影响,更会对众生的身体带来直接、强烈、持久的损害。支持此种说法得以成立的一个非常有力的理由即是:我们所吃的动物肉,其来源大多不外乎宰杀、病死两种途径。如果人们吃的是病死肉的话,这些血肉很有可能把致动物于死地的病菌再传染给我们。很多人吃下不清净的肉食后,马上就会有恶心、呕吐、疼痛等反应,这就是病菌传染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吃的是通过宰杀而来的动物肉,那么食肉者必得面临这样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即动物们在被杀时,都会集聚起大量的怨气、怒气;食用了这些饱含怨愤之气的肉食后,一个人的身体怎么可能还会健康发育、成长?科学实验表明,人在发怒时呼出的气体等物质,若通过瓶子等容器收集起来,再注入一些小动物的体内,这些小动物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可能是因为人身长大等原因,动物死时的怨气暂时还不足以立刻致人于死地,但这也只能算是人类可怜而又可悲的一点侥幸而已。
  本来大自然已为我们准备了丰富无比的素食资源,这一点只要看看田野里那些鲜翠欲滴的瓜果蔬菜、谷物麦类就可以得到印证。放着清净的食物不去享用,偏偏就要从血腥屠戮中寻找饮食来源,而且还要冒着健康受到威胁的危险,这种做法、习惯的不合理性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有人也许会认为只有佛教徒才会对吃素吃荤斤斤计较,才会在这里大谈特谈什么食肉的过患啦,吃肉导致性情变化啦,等等耸人听闻的话语。其实不然!从古到今,无数对社会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们,都以各种方式、在各种场合、从各自的理解角度出发,对人类吃肉这一习俗,进行过并将继续进行多层次的反思与批判。古希腊哲学家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曾表述过对吃肉风习的不解与规劝:“我的朋友们,不要为了罪恶的食物,沾染你们的身体。有玉米,有从树上垂下来的水果,还有葡萄园里的葡萄供我们实用,更有甘美的食用植物和蔬菜。大地供给了许多无罪的丰盛食物,也提供给人类不用杀戮即可获得的大餐。”不仅如是提倡,他本人还身体力行:付钱给渔夫,将他们捕回来的鱼放生。
  希腊传记作家、史学家普鲁塔克曾说过一段非常发人深省的话,恰好可以作为我们前文观点的注脚:“以我而言,我很奇怪那第一个用嘴去接触屠杀物、将死动物的肉递向唇边的人;也很想理解那个将早一刻还在叫喊、活动、张望的动物的尸体,做成一道道各种名称的菜肴并放在人们眼前的人,他的感觉、灵魂或理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眼睛怎忍看那血淋淋的被杀、被剥皮撕裂了的躯体?他的嗅觉怎么忍受那血腥味?他又怎能咬嚼别人的伤处,吸食从致命的伤口中所流出来的液汁?做这种污秽的事,怎能不倒他的胃口?”
  其实,饮血食肉牵扯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倒不倒胃口的问题,现代医学已越来越倾向于把肥胖等疾病与吃荤这种饮食习惯挂起钩来。就我们现量所见而言,食肉者大多比食素者身躯重大,一旦他们的体重超过一定的标准,势必会引发很多问题: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病的病因不能说和过度饮食特别是嗜爱肉食无有关联。不仅如此,随着身体的日趋胖大,整个人都会产生一种沉重、不堪其负的感觉。天长日久,这些肥胖者不但不愿、亦不方便进行各种活动,就连他们的精神反应、心理活动也会慢慢迟钝起来。身心的病态发展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整、控制,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便要大打折扣了。
  美国营养学、医学专家米勒尔博士,曾用两只老鼠做过这么一个试验:他给其中的一只喂养素食,另一只则供给肉食。一段时间之后,米勒尔发现尽管参与试验的两只老鼠生长发育的情况大致相同,但吃素的那只明显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而且最终存活的时日也较长。而那只食荤的老鼠,身体机能则相对较差,抗病能力亦无法与吃素的老鼠相较量,在得了某些疾病后,根本无法如食素老鼠那般快速康复。


· 下页:营养医学专家的观点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