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男性保健常识 < 保健养生 < 健康书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元气与腰腿,肾虚腰膝酸软最常见
来源:伤精与养精 作者:彭鑫 ( 字号:   )

在肾虚的表现里面,最常用的四个字就是“腰膝酸软”。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经常泄精的人肾气亏虚,腰、膝就会出现空、痛、冷、酸、沉、乏力的感受,且不耐久劳,特别是站立时间久了,这种不适感明显加重。因为“久立伤骨”,站得久了就会导致肾气不足,特别是站姿不正确,腰部不放松,导致整条脊柱的生理曲度增大,反过来也会导致腰部的不适。

肾气不足的人站立时,从侧面真是东倒西歪、一波三折,腰往前挺,臀部往后翘,时间长了还会因为腰部酸痛而弯腰驼背,给人一种委琐而不舒展的感觉;肾虚的人坐着的时候不由自主弯腰驼背,好像能够省力一样。我在临床中建议患者坐姿要端正,很多人这样回答:“直着腰坐在那儿太费力!弯着腰舒服些。”其实这些都是内在肾气不足的体现。很多脊柱类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与伤精有很大的关系,其根本在于督脉阳气不充,肾气不足。

肾气不足的人,走路就会脚下无根,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两腿虚浮无力,不扎实。相反,肾气充足,两条腿就特别有力,走路稳重,古人形容为“安步当车”,就是说走路稳健好像车一样缓缓行驶,没有起伏波动。传统内家拳的入门功法就是站桩,通过站桩的锻炼,使得两腿扎实有力,下盘稳固,走起路来稳重,落地生根。传统武术有一句话,叫作“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通过站桩可以补肾强腰,增加内气,从而进一步脱胎换骨、改造生命(详见后文补充肾精的方法介绍)。

古代的相术里面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一个人走路“脚不点地”的话,说明这个人做事情不踏实,而且寿命不长。这是为什么呢?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走路脚跟不点地,说明其肾气不足,而且心浮气躁,这样的人做事情自然不够踏实,而且因为肾气亏虚,所以寿命也不长。所以古人说“寿夭看脚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医学中,有一种病叫作“足跟痛”,多发于中老年人,其病因从中医角度大体可分为血瘀气滞、寒凝湿痹和肾气不足三种类型。特别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足跟疼痛大多与肾气不足有关。足跟内侧有足少阴肾经通过,因此足跟通于肾。内服补肾中药,外用温阳活血的中药泡脚,效果比较好。在临床中,很多不到四十岁的年轻人也发生这种疾病,多半属于肾气不足。因为肾气常泄的人,气虚精亏,使脏腑、经络与相关组织失去精气滋养,“不荣则痛”,属于“因虚而致痛”。此外,肾气不足,下肢的经络就会虚弱,特别容易受风寒等外邪侵袭,更容易导致寒凝疼痛。

在养生保健功法“八段锦”里面,最后一式叫作“背后七颠百病消”,通过足跟的起落锻炼身体,特别是震动肾经,可以达到强壮腰膝的功效,其原理就是足跟通于肾。(彭鑫中医博士)


·病人应节欲忌熬夜 否则丧真精耗元气
·肾阳虚人越吃六味地黄丸会越来越虚
·这类人特喜欢补 常误服中药不养肾气
·青年男子的保肾措施
·男科常见病防治专题
·中医文摘-伤精与养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