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一)
【辨证】 湿热熏蒸,胆汁外溢。
【治法】 清热化郁,健脾和肝。
【方名】 和肝散。
【组成】 全瓜蒌60克,广郁金15克,片姜黄15克,神曲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 共研细粉,3岁每次2克(可随年龄大小的而增减),每日3-4次,白糖水冲服。
【出处】 马荫笃方。
其他常用方
新生儿黄疸湿热蕴结型:
症状: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精神疲倦,不欲吮乳,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方药:方用茵陈蒿汤加减。药用茵陈12克、栀子10克、大黄3克、甘草3克。
加减:热重者,加黄连、黄芩;湿重者,加茯苓、猪苓、泽泻等。
寒湿阻滞型:
症状: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淡而晦暗,或黄疸日久不退,神疲身倦,四肢欠温,纳少易吐,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甚或腹胀气短,舌苔白腻,舌质淡。
方药:方用茵陈理中汤加减。药用茵陈12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加减:湿盛者,加茯苓;寒甚者,加附子。
邪毒内陷型:
症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病多危重,身黄如金,高热尿闭,衄血便血,皮下斑疹,或躁动不安,阵阵尖声哭叫,口角抽动或全身抽搐,或不吃不哭,角弓反张,前囟隆起,舌质紫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方药:方用犀角散加减。药用犀角粉1.5克(冲服)、生地 12克、茵陈12克、玄参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大黄3克、黄连6克、甘草3克。
加减:若有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出现抽搐者,加羚羊角、钩藤、珍珠母;出现出血症,用犀角地黄汤加侧柏叶、仙鹤草等。
瘀血胎黄型:
症状:身目发黄,晦暗无华,胁下痞块,腹部胀满,神疲纳呆,食后易吐,大便灰白,小便短黄,或见皮肤瘀斑,衄血,唇见瘀点,苔黄。
治法:消瘀化积,疏肝退黄。
方药:方用茵陈蒿汤加减。药用茵陈12克、栀子10克、大黄6克、三棱6克、莪术10克、当归10克、木香6克、白术10克、槟榔6克、甘草3克。
加减:若痞块明显者,加郁金、鳖甲等,或加服鳖甲煎丸;出血明显者,加仙鹤草、生地、茜草等。
【内科】 【妇科】 【外科】 【男科】 【其他】 【儿科】 |
若选用儿科中药方治病,不可作为治病的唯一参考,治疗新生儿黄疸方务必经有关中医师核实后可以煎用,祝君早日康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