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动物世界 < 生活点滴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国宝大熊猫
来源:百科全书·珍稀动物 作者: ( 字号:   )

我国是一个动物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仅兽类就有400 多种。在种类繁多的动物中,有些还是举世公认的珍稀动物,要问在这些举世公认的珍稀动物中哪种动物“知名度”最高,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动物,至少在300 万年前已经形成现在的模样了。它曾经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和凶猛的剑齿象是同时代的动物。后来,地球的气候越来越冷,进入了“第四纪冰川”时期,许多动植物都被冻死和饿死了,剑齿象就是这个时期灭绝的,可是唯有大熊猫却躲进了食物较多、避风而又与外界隔绝的高山深谷里去,顽强地活了下来。几百万年来许多动物都在不断地进化,与原样相比早已面目全非了,可是熊猫却几乎没有变化,成为动物界的“遗老”和珍贵的“活化石”了。

大熊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说起大熊猫,首先要为它正名。有关资料表明,动物学界的人士于1869 年才发现大熊猫,大约过了70 年左右,人们才第一次捕捉到熊猫。1869 年,法国的一位传教士戴维来到中国。这年3 月在四省宝兴县的一户农民家里看到一张兽皮,这张皮上只有黑白两色的毛。10 余天后这位农民又捕回一只动物,这只动物的皮与那张皮完全一样,除了四脚、耳朵、眼圈周围是黑色外,其他部位的毛都是白色。戴维就确认它是熊属中的一个新种。此后不久,他在公开自己的新发现时将这种动物定名为黑白熊。

大约在本世纪30 年代后期, 这种熊的标本在重庆展出, 1它的中文名字定为“猫熊”。展出时标本的名牌是由左往右写的,写做“猫熊”。但是当时汉字是由上往下直书,写满一行再往左写,参观者拘于习惯,将字从右往左读,于是“猫熊”就被读成了“熊猫”。此后又有一种香烟命名为“熊猫牌”香烟,对“熊猫”的称呼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约定俗成的缘故,我国的动物学家也就把它定名为“熊猫”了。又由于它形体肥大,在“熊猫”二字前面又加了个“大”字。“大熊猫”就成了“官名”。如今已经没有人再坚持叫它“大猫熊”了。

作为珍稀动物,大熊猫“稀”在哪里呢?

大熊猫独产于我国,在世界上除了我国有野生大熊猫外,只有极少数几个国家的大型动物园里饲养着一两只大熊猫,而这些被珍养在动物园中的大熊猫还都是我国作为“国礼”赠送去的。

从栖息地看,大熊猫主要分布于川西北的深山密林里。此外,只有陕西、甘肃的个别县境内有零星的大熊猫了。据专家们估算,所有这些地方栖息的大熊猫,总数也只在1000 只左右。

“物以稀为贵”,大熊猫的数量为什么这么稀少呢?这与它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相关。大熊猫性情孤独、不喜群居,喜欢独处,独来独往是它的生活习性之一。即便是雌性大熊猫在产仔后,对幼仔大约也只带领上一年左右的时间,母子也就不再结伴而居了。只有在繁殖期到来时,它们才会去寻找异性伙伴。然而,大熊猫发情期极短,一只成年大熊猫每年也就几天的时间。雄性、雌性大熊猫发情期不尽相同,而它的择偶性又很强,从不随意结交异性伙伴。此外,雌性大熊猫每胎只产一至二仔,而它又只具备喂养一个小仔的能力,以上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使大熊猫极为稀有了。

大熊猫以食竹为主,而且食量惊人,一只大熊猫每天要吃掉20~30 公斤竹子。但大熊猫吃得多,吸收得并不多。原因是它的消化力差。一只大熊猫每天要用12 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忙于进食,有时长达十六七个小时。但是它肠道短,更不像牛羊等食草动物那样有复胃。食物很快就通过消化道了,为了维持生存,它只有不停地吃。当然,不停地排泄,也是它的一个特点。有时甚至边吃边拉,边走边拉,走到哪里,拉到哪里。大熊猫以食竹为主,竹笋、竹叶、竹竿都来者不拒。但你却不要误认为它是“素食主义”者,它也食肉。食竹鼠、羊、猪甚至羊猪的骨头都是它的美味佳肴。人们在捕猎大熊猫时常常用煮熟的肉或骨头当诱饵,而大熊猫则因为贪吃而成为捕猎者的笼中物。大熊猫不仅喜欢吃竹子,也喜欢喝水,而且一喝就要喝个够,肚子喝得圆滚滚的,以至喝得走不动路,迷迷糊糊地躺在地上,这就是人们说的“醉水”。但是过几个小时,它自己就会醒过来。

大熊猫长得一幅温文尔雅的样子,可别误以为它总是这样温良恭俭让。一般情况下,无论与食草动物或食肉动物都能和平共处,表现出友善的样子,但是当遇到自己的天敌,如黑熊、豺、豹的时候,它是决不甘心示弱的。处在发情期的雄性熊猫到了一起,一场争夺情侣的大战是必不可免的。甚至,在动物园里还发生过大熊猫伤害饲养员的事。

本文前面说过,熊猫因为形体硕大,人们才称它为大熊猫。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熊猫刚刚生下来的幼仔并不“大”,其体重仅在70~180 克之间,一个有经验的饲养员竟难以单纯从形体上来断定一只雌性熊猫是否怀孕。初生的仔熊猫虽然很小,但它的生长速度并不慢,到一个月时体重达1500克,半年时则可达14 公斤左右,而到一岁时更重达35 公斤左右,大约5~6年,达到性成熟期,这时的体重可达100 多公斤。

大熊猫因为其数量的“稀”,而显得“珍贵”,但是更重要的不只在数量“稀”,而在其品种“珍”。大熊猫是一种当今动物世界中留存着的极少数原始而又古老的物种,动物学界因此称它为动物中的“活化石”。据对大熊猫的化石进行测定,可以推断大约1200 万年前大熊猫就在地球上出现了,但是体型比现在的大熊猫小,到300 万年前的更新纪中期才有个头较大的大熊猫。这与当时地球上气候湿润,能给大熊猫提供丰富的食物密切相关。在那时大熊猫的分布面比现在广得多。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福建、陕西、山西等地都有过大熊猫的足迹。由于气候的变迁,植被的变化,尤其是人类的农业活动,把大熊猫最终挤到了四川西部的一条高山狭谷之中。然而历经千万年的变化,大熊猫还是幸存下来了,除了形体的变化外,它的身体内部结构几乎没有变化,而与之同时代的巨齿虎、猛玛等早就从地球上绝迹了。“动物的活化石”的美称,对于大熊猫来说,那是当之无愧的了。正是由于大熊猫的无可比拟的珍稀,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1961 年选定大熊猫作为该会的会徽标志。

大熊猫还有不少别名、别号。由于它独产于我国,国外有人称它为华熊;由于它以食竹为主,有人称它为竹熊;由于它毛色以白为主,有人称它为白熊;由于它白色中夹黑,有人称它为花熊;由于它与熊有些亲缘关系而又有些像猫,有人称它为大熊猫,这都是它的别名。大熊猫是一种现存的古老物种,有人就给它起了“动物的活化石”这一别号;大熊猫栖息在深山幽谷的密竹林之中,因而又获得了“竹林隐士”的别号。

大熊猫以其珍贵而稀有,获得过不少无可比拟的殊荣:在1990 年举行的亚运会上,大熊猫被定为大会的吉祥物。1984 年第23 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为了给大会增添隆重、热烈的气氛,洛杉矶市政特地向我国借了一对大熊猫,该市动物园更因此比往年多接待了100 多万参观者。而参观者大多要排队等上4 个小时左右,才能与大熊猫见面3 分钟。1978 年我国赠送给日本的大熊猫“兰兰”不幸病故,1 亿多人口的日本国竟有3000 万人为大熊猫致哀,日本首相也在哀悼者的行列。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世界人民这样珍视大熊猫,作为大熊猫故乡的中国人,更应当无比珍爱我国所独有的国宝大熊猫。

我国已率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使大熊猫产仔的国家,并且不久又成功地首次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使大熊猫受孕产仔,为大熊猫的繁殖做出了卓越贡献。

 
下页:胆小的庞然大物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