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科海揽胜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科技史上的憾事
文章来源:《知识窗》 作者:柯维 ( 字号:   )

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科学上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往往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艰苦努力。然而,科学的进步除了经历大自然的重重磨难,有时还会为人类自身设置的种种障碍所阻。这实为世人所憾、所思。

火山脚下的一场闹剧

一种是“水成论”。18世纪,以德国弗莱堡矿业学院教授魏尔纳为首的一批学者,由于在德国山区看到了大量的水成岩,就把天下的岩石都说成是由原始的海水或洪水中的沉积物形成的,即都是水成岩,形成了“水成派”。

一种是“火成论”。以英国的地质学家郝屯为首的一批学者,由于生活在火山地区,则认为天下的岩石都与地下的岩浆作用有关,是由高温的岩浆冷却结晶而成,即都是火成岩,便形成了“火成派”。

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两个学派在爱丁堡附近的火山脚下,对那里的地层结构成因展开了激烈的现场辩论,由于两派都以偏概全,只相信自己,各执一词,因而导致了双方互相攻击,互相谩骂,最后竟然拳打脚踢,企图用武斗来解决学术问题,演出了一场科学家互相打骂的丑剧。

后来的研究证明,岩石的成因是多元的。不仅有水成的沉积岩,有火成的岩石,还有些是由天外来的陨石生成的。它并不因“水成派”和“火成派”的冲突而改变这一客观真理。

耐人寻味的一场骗局

1893年2月,曾在氟化学以及发明和应用高温电炉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法国化学家莫瓦桑异常激动地向科学院和报界报告了一项重大成果:他和他的助手共同努力,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实现了多年来人们试图把平常的石墨转化为高贵的钻石的夙愿,打通了“点石成金”的道路。

当时,这一成果轰动了整个科学界,人们奔走相告,莫瓦桑更是兴高采烈,陶醉在胜利的欢乐之中。许多正在探索人造金刚石的科学家,也因此而中断了自己的研究工作。

1906年,在瑞典科学院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中,莫瓦桑以1票的优势战胜了创建化学元素周期律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获得了该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翌年,莫瓦桑因病去世,人们期望他的发现能尽快转化为实用的生产技术。为此,许多科学家按照莫瓦桑的设计去重复实验,却从未获得成功。于是,人们不得不对莫瓦桑的成果产生怀疑。后从莫瓦桑的遗孀那里了解到,莫瓦桑的人造金刚石是假的,原来,莫瓦桑的助手对无休止的、繁重的重复实验感到厌烦,就偷偷地把过去实验剩下来的一颗金刚石颗粒混到实验材料中去,从而导致了这一骗局。

可怜的教授至死也不会想到,他自己受了骗,而且还以他的名义蒙骗了世人!

顺便提一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造金刚石的成功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个研究小组,使用一种高压装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1600℃高温和95000个大气压下,于1955年取得的。

发明乙醚麻醉剂的风波

18世纪以前,由于没有麻醉剂,外科手术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为了做手术,有的医生用绞勒的方法使病人暂时窒息;有的则用放血或压住颈部血管的方法使病人的大脑暂时缺血而昏迷;有的干脆用一根木棒猛击病人的头顶,使病人失去知觉……这些野蛮的做法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有的在手术中突然惊醒,痛得大喊大叫;有的在手术后留下了脑震荡等后遗症;有的甚至因此而丧失生命。

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笑气(一氧化二氮)对神经有兴奋作用,亦具有麻醉止痛作用。后来,美国牙科医生维尔斯用笑气做麻醉剂,成功地给不少患者做了拔牙手术。可是,1844年的一天,维尔斯在美国波士顿城做拔牙公开表演时,由于笑气用量不足,手术没有成功,病人痛得大声呼叫,一群保守的人就此把维尔斯当做骗子,将他赶出了医院。

当时,维尔斯有个学生名叫莫顿。一个偶然的机会,莫顿听到化学教授杰克逊说,有一次在做化学实验时,他不慎吸入一大口氯气,为了解毒,他立即又吸了一口乙醚。不料,开始他感到浑身轻松,可不一会便失去了知觉。听了杰克逊的叙说,勤于思索的莫顿深感兴趣。他大胆设想,能否用乙醚来作为一种理想的麻醉剂呢?于是,他便动手在动物身上试验,以后又在自己身上试验,结果证明乙醚的确是一种理想的麻醉剂。

1846年10月的一天,世界上第一次使用乙醚进行麻醉外科手术的公开表演成功了。从此,还是医学院二年级学生的莫顿出名了。乙醚麻醉剂亦逐渐成为全世界各家医院手术室里不可缺少的药品。

乙醚麻醉剂的发明是医学外科史上的一项重大成果。然而,当莫顿以乙醚麻醉剂发明者的身份向美国政府申请专利时,他的老师维尔斯和曾经启发他发明的化学教授杰克逊都起来与莫顿争夺专利权。后来,这场官司打到法院,但多年一直毫无结果。他们为此都被搞得狠狈不堪。最后,杰克逊为此得了精神病,维尔斯自杀身亡,莫顿则患脑出血而死去。

乙醚麻醉剂的发明造福于人类。可是,因发明减轻人们痛苦的3位科学家却因名利的争夺而在科学史上演出了一场令人遗憾的悲剧。

法拉弟的幸运与不幸

英国化学家戴维是科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因发现钾、钠、钡、镁、钙等化学元素而名扬世界。

1801年,23岁的戴维被聘为英国皇家研究所教授。从那以后,他开始举办通俗化学系列讲座。他的讲座通俗易懂又有风趣,吸引了不少有识之士。当时,听众中有一位名叫法拉弟的装订工人,对戴维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座很感兴趣。于是,冒昧给戴维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强烈兴趣;同时,一并寄去了自己整理和装订好的听课笔记。

1812年圣诞节前夕,法拉弟收到了戴维的招贤信。次年2月,法拉弟便到皇家研究所充当了一名实验员。他主要做些杂务工作。然而,平凡的工作显露出了法拉弟的卓越才能。正当法拉弟在科学园地里辛勤耕耘、并在科学领域里频频取得成就、声望有可能超过戴维时,嫉妒在戴维心中产生。他起初是倚老卖老、不平等待人,以后逐渐发展到为法拉弟的进步屡设障碍。1824年,身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戴维竟投票反对法拉弟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显然,戴维既是法拉弟的老师、引导者,又是法拉弟成名以后的嫉妒者和反对者。事实上,戴维晚年不能谦逊待人,别人很难与他合作,因而影响了他在科学上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是密切相关的。兼备德、识、才、学,对一个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来说至关重要。一个科学家,首先应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愿为人类崇高事业奉献一切的人。那种追求金钱、地位,充满虚荣甚至品格低下的人,终究会给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必然毁灭自己!

 
下页:指纹奇兵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