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风情习俗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印度的童婚
来源:明星 作者:梁淑妍 ( 字号:   )

结婚的那一天理应是新娘一生中最美好、最激动的日子,然而,巴勃利却对此井无任何感觉。她还在酣睡着。主持婚礼的僧侣早就变得烦躁不安了。他点燃了架在尘土飞扬的场院上的火堆,喃喃地念着在结婚仪式开始时用的经文。仪式本来现在该开

始了,可谁去把新娘叫醒呢?

这事由她母亲做了。头上兜着锦缎面纱的新娘慢慢醒来,她开始哭了。这时母亲把她抱到怀里给她喂奶。巴勃利又睡着了。于是,巴勃利被轻轻地打了一下,现在她完全醒过来,结婚庆典可以开始了。

这样,在一个炎热的夏夜,印度拉贾斯坦邦一个名为民伯拉的村庄里,18个月的巴勃利·拉尔和年仅6岁的巴布·拉姆结为夫妇,直到死神降临把他们分开。

这个印度教僧侣把小女孩举起来放到一个看来象托盘似的称为“泰里”的大圆盘上,然后他把面纱的一端塞到新郎的手中。现在两人必须围绕一堆转四圈以确认他们的结合。僧侣抱着新娘、新郎在旁边跑步。在乐师们的急速击鼓声中,在摇鼓的哗咚声中,在妇女们节奏单调的高亢歌声中,礼仪结束了。参加婚礼的亲戚和僧侣都送了礼金,而这对年幼夫妻却什么也得不到。他们正在各自的父母怀抱里打瞌睡。这时已是深夜两点了。

第二天早上,父母把这对年幼夫妻拉到村上的庙里。然后,年幼的丈夫和他的亲戚口到离尼伯拉20公里、他们居住的耶部瓦村去。巴勃利和巴布在以后的岁月里是不准见面的。当巴勃利来第一次月经时——约十一、二岁——父母亲就把她送到尼伯拉村。然后,她去敲巴布父母茅屋的门。于是,两人以丈夫和妻子的身份相聚。这是一种事先编排好的生活。即使这两个人以后互不喜欢,他们也不能解除婚约。

当巴布的亲戚们和年幼的丈夫第二天早上离去后,巴勃利的父母就只能企望他们那已出嫁的女儿在往后的岁月里不要发生什么事。因为,如果年幼丈夫丧命,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寡妇,这才是童婚的真正悲剧。而这种未成妻子先成寡妇的姑娘还要永远受到谴责。

按照印度教传统,对结婚特别吉祥的,称之为阿克。退的那一天,还有数十对男女举行了婚礼。有些农村,父母把他们2—12岁的子女婚事,一次都办理完,为的是节省酒宴的费用。在整个拉贾斯坦邦,约有一万个儿童结了婚,在邻近的中央邦也有一万个左右。

当然,所有这种婚姻都是非法的。印度法律规定,“实行或参与重婚者课以罚款1000卢比(约250马克)或处以三个月监禁。”按照法律条文,男女结婚双方至少必须满18岁。但是印度幅员辽阔,政府也是鞭长莫及。在农村,是没有人怕警察的。

当其他地方的孩子刚刚开始玩娃娃时,为什么这些父母会让他们的孩子在这么幼小的年龄婚嫁呢?这是因为农民们想早日为他们的女儿觅到丈夫。印度社会是重男轻女的。另外,为了能分到较好的农活,就得有通过婚姻的途径组成的大家庭。而且,在印度,儿孙们毕竟还是唯一的养老保证。还有,按照印度教的观念,一个男人去世时,如果

有他的女儿和一个孙子在他床边祈祷,那么,这个男人的灵魂由于有过多次生儿育女的痛苦而会得到拯救。

 
下页:海外奇谈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