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风情习俗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历尽沧桑少林寺
来源:《良夜》 作者:特摩 ( 字号:   )

中国佛教到了南北朝,已由翻译(经文)时代而进入研究时代。当时的佛教,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尤其是北魏与南梁。北魏的统治阶级除了大事建寺、度僧,还不惜付出浩大的代价,开凿石窟,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所谓“修福”、“行善”,却设想到这些石窟成为后世震惊世界的伟大石窟艺术。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西域来了一个僧人跋陀,获得佞佛的孝文帝所敬信,便在嵩山少室山北麓丛林中,兴建一座寺院,施给跋陀。这座寺院,就是少林寺。

看来在嵩山建寺,是跋陀自己所选的地点,嵩山像一朵莲花,少林寺是建筑在莲花之中。这是后来闻名中外的少林寺创建的历史。跋陀传度了慧光、僧稠等弟子,这些弟子有许多懂得武功,如僧稠(跋陀一系的少林二祖),当小和尚的时候便已习武,是一个强健骁武的高僧;慧光12岁时在洛阳城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能一口气反踢500,被跋陀收为弟子。后来跋陀传灯转移,没有在少林寺传宗接代继续发展。

道教与佛教的相轧,引起了南北朝时代的两次“废佛事件”。第二次废佛是周武帝时期,陈宣帝六年(公元574年),那时少林寺已有79年历史,废佛就是将佛教消灭至没有的状态,少林寺自然是逃不掉这一场劫难。

“十三棍僧救秦王”

大象年间,北周静帝字文衍(公元579-581年)重兴佛寺,被遭废弃的少林寺又重获生机,废佛时遣返乡间就业的少林和尚又回到嵩山。静帝将少林寺改为陟岵寺。

静帝立后不久,禅让于大丞杨坚,杨坚称文帝,国号隋。这个在尼姑庙里出生并由一个尼姑抚养成人的隋文帝,对佛教更是大力扶植,他把陟岵寺恢复旧名,仍称少林寺,并赐柏谷屯田100顷,以供寺僧食用资费,少林寺又渐渐佛业兴隆。

少林寺在古文献上开始有武功记载,就是隋末“拒贼”。隋炀帝大业年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当时的少林寺,常住财产丰富,畜有奴仆,便成为起义农民的攻击对象。寺内有僧徒数百,亦有许多练武的僧人,和起义军对抗。后来不知胜败如何,但少林寺却被起义军纵火焚烧,把整座寺院焚毁。

少林寺遭了这一场大灾劫,元气大伤。到了唐王朝第一代皇帝李渊的时候,他的儿子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以太尉、尚书令、秦王等身份,率兵进攻洛阳的王世充。李世民曾写信给少林寺的和尚,要他们助战,僧人以昙宗为首的13个和尚,率领僧人下山,先解救了被王世充围困的李世民,然后逼降王世充,生擒王世充侄儿王仁则,为唐太宗立下了汗马功劳。昙宗被封为大将军,其余12人不欲授官,正是“时危聊作将,事定复为僧”。唐太宗各赐紫罗袈裟,还赐少林寺大量银两,田地40顷,水碾一具。唐太宗还准许少林寺设有“僧兵”,准许和尚习武,而且还认为练武则不能缺少营养,竟御准少林和尚食肉。

唐太宗时代,是少林寺的一个全盛时期,隋末全寺被焚,这时又殿宇林立,全寺占地1万余亩,大殿14座,房舍50余间,寺僧千余,还有500僧兵。

历尽沦桑

少林寺过了一段鼎盛的日子,到了唐武宗李炎(公元841-846年)时候,又遇到武宗灭佛。武宗是李唐一代21个皇帝中唯一坚决反佛的皇帝,当时全国有大、中佛教寺院4600所,小庙宇4万多处,全部被废毁,寺院的财货和肥沃良田数千万顷一律没收,被逼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少林寺自然又遇了劫数,殿宇被拆毁,变成废墟。

武宗灭佛一年多,宣宗即帝位,立即下敕恢复佛教,少林寺又得要从头建设了。

荒凉的少林寺,到了宋朝,又回复兴盛,那时的寺房发展到数百间,寺僧已达2000人。少林武术自唐代兴起,据说五代十国时,高僧福居邀集18家武术名手来少林寺学习演练三年,各取所长,汇集成少林拳谱。而到了宋代,又推进了一大步,那时已收容俗家弟子,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和岳飞,都是得到少林真传。

元代的少林寺仍维持它的鼎盛,寺僧也有2000余人。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沿海地带,少林寺以月空为首的40多个和尚,应召组织了一支僧兵,开赴上海附近的淞江一带,抵御倭寇,用铁棍作武器,英勇杀敌,尽歼敌酋,后来不幸误中埋伏,这40多个爱国和尚全部壮烈牺牲。

明朝的少林寺已达到兴盛的巅峰,寺内的许多建筑都是这时期重建。所谓达摩的《易筋经、洗髓经》,也在此时出现。这其实是伪托之作,《易筋经》是达摩未来中国之前早已存在的导引术,《洗髓经》则是道家采捕御女的邪说。达摩不懂武功,不是少林武术的创始人,已是经过考据家而肯定的了。

说达摩是禅宗的初祖,这也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并不是在达摩生前由他宣言而成立禅宗,却是在他死后200余年,始有禅宗这一个名称,捧达摩为初祖,而后世的禅宗,亦没有将达摩所说作为根本教义。

少林寺流传有很多达摩的荒诞离奇的传说,公元1750年,乾隆皇游览少林寺,随从大臣把达摩“一苇渡江”“面壁留影”“只履西归”这些“事迹”告诉他,乾隆皇就不相信。他对随从大臣说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亦不用去作无谓的考证。

少林寺到了清代,开始出现老化的趋势。传说少林寺曾被清庭纵火焚烧,事实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少林寺并未被焚,反之这些清朝皇帝,还敕修这座千年名刹,现存的少林寺建筑物,都是明清以后重修的。目前的少林寺山门,是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奉敕创建,“少林寺”横匾,是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但目前的横匾,字是御笔,但匾的形式却与当时不同,据说山门曾失火被焚,横匾亦被焚去一角,“少”字是后来一个书法家补上的。

少林寺碑林内,两旁碑刻林立,多是唐宋著名书法家的珍品。传说乾隆皇当年游少林寺时,曾立一座石碑,寺僧发觉碑林内有几块石碑竟高出皇帝的石碑之上,也就立即将这几块石碑埋藏地下,最近才将石碑掘出得以重见天日。

少林寺最大一次灾劫,是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军阀混战,少林僧人站在樊钟秀一方,让樊军驻扎寺内,樊钟秀败退,石友三一怒之下,派兵焚寺,一场大火延续焚烧了45日夜,把寺内无数殿、堂、楼、阁和很多经文刻木古文物化为灰烬。

1979年,河南省开始对少林寺进行维修整理,少林寺这祖国的珍贵文物,又开始发放它的异彩!

 
下页:欧洲习俗一瞥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