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心理健康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老年四忘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杨锡福 ( 字号:   )

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该忘的事忘不了。但是,对已历尽沧桑的老人,不该记得的,最好还是忘掉。

本文作者是台湾中兴大学退休教授。他将老人应该忘记的事归纳为“四忘”,即——忘我、忘形、忘怀与忘机,记得这“四忘”,您会有个既可爱又怡然自得的晚年!

人生步入老年期,记忆力自然衰退,经常丢鞋帽,眼前事物,瞬息间便不复记忆。因此老人生活中常有“善忘”之事发生,但老人的善忘,只是容易忘记老年期现阶段的事物,对往事旧情,却记忆弥深,而且在老人心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然而,一味地追求过去,一味地以古论今,是否有助于现实?是否有益于身心?应不应加以调适?该忘的是不是应该忘掉?不需要记忆的是不是不要再回溯?近来与友朋晤谈之后,把老人该忘的事,归纳四项:即忘年、忘形、忘怀与忘机。

忘掉自己的年龄

“忘年”:老人首应忘却自己的年龄。诗人元结有首诗:“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元结住的不是高楼大厦或别墅庭园,只是竹林里的茅草屋,想来面积也不会太大,在这样简陋境遇中,看看西边的双石峰,悠然自得,还有几个馒头也忘记数了,他活得多么惬意!老人忘记自己的年龄,心理上会减少很多负担。

老人忘年,还可以消极地解除“乡党叙齿”的麻烦。

“乡党叙齿”是建立长幼有序的重要伦理观念。宴席坐位、行走次序、甚至发言先后,都以“叙齿”为准则,即是以年龄为顺序守则,不能逾越。所以当年老人们各人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但是,在现代开放的民主社会里,社会伦理观念,群我相处,倘若还斤斤计较“我比你还大一岁”,事事以“叙齿”为准则,就未免太自扰扰人了。

摆脱形体的羁绊

“忘形”:所谓“忘形”是指超越自我形体,摆脱形体的羁绊。

做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者,才更值得被崇敬,即使是贩夫走卒升斗小民,都有他生命史上的鼎盛时期,遑论有大事业大爵位的人物,但是一旦步入老境,则绚烂归于平淡,倘若不再放下,则身心已老,事物俱非,徒生感喟而已!

尤其一些稍有成就的人,当他到了老年期,成就已上臻限,就应该丢弃造作身段,做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者,才更值得被崇敬。而且,人与人之间,忘却彼此身分,各自超越自我,不拘形骸,友谊会更自然而纯真。

“忘怀”:所谓“忘怀”即指内心恬淡,不依恋身外之物和名利,不追怀往日荣辱,不计及过去恩怨,将心中所系念的事事物物一手抛开,一脚踢去,全都忘了。老人的岁月旨在颐养天年,即使想追求名利,体力智慧皆有未逮,人事上的恩怨则事已过境已迁,理它做啥!谈起“想当年”,已引不起他人兴趣了。

涤净计较的心机

“忘机”:要涤净与他人计较的心机,要心无纷争,养成纯真的意念。

老人入世已深,阅历已多,在娱晚景度余年之际,心态应是返朴归真,淡然自处。遇到复杂之事,视之若单纯;遇到横逆之行,处之以泰然,遇到伪诈之徒,待之以真诚。人生所遇到的事物,早已看透,还有什么可争的?何必用什么心机?饮饮酒,听听琴声,可以忘机;谈谈天,结交些旷达之士,也可以忘机。这儿且各引诗句为证:李白:“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白居易:“耳根听得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司空图:“语到忘机近佛人”;储光义:“达士志寥廓,所在能忘机”。

老人能否做到忘年、忘形、忘怀与忘机,要看各人修养。但是,自求多福,操之在我,聪明的老人应该会调适自己的境遇!

 
下页:别催孩子思想早熟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