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心理健康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人际直观评价心理病症12种
来源:新一代 作者:高平均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的完成过程,就是指一个人从婴儿期、学龄前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到老年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和发展自身等一系列的社会性过程,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马克思才称人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首要的是解决人们交往过程中相互正确认识和直观评价的问题。以下12种人际直观评价心理病症,恐怕是人们在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进程中需要加以注意的。

1.自我型心理 以是否合乎自己口味和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评价别人是非好坏的标准。对与自己脾味相投、利益一致者,则大加赞扬,甚至吹捧;否则,就看其不顺眼,极力贬低。

2.晕轮效应心理 对某人印象好时,便感到他一切都好,白玉无瑕;不好时,则认为其无一可取之处。古代寓言中偷斧子的人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晕轮效应心理。

3.逻辑错误联想 所谓逻辑错误联想就是把对某人的某些品行、素质同他的行为征兆硬拉在一起,进行属于逻辑错误的联想猜测。例如,认为一个沉默寡言、低头不语,就推断他心里正在想什么害人的鬼点子了,看他“表面正经心里坏”。

4.以众求同心理 对某人的看法和评价,以与自己经常交往并有着共同观点的人的意见为准绳,靠“大家都这么说”,“大家同意我也一样”而做出结论,便认为此人就是这么样的,而不是在实践中去认真观察、评价这个人的操行,以求得出自己的看法与评价。

5.先入为主的心理 即由初次印象或先听到的消息所形成的各种成见去评价他人的错误心理。如初次见到某人能说会道,便认为此人聪明能干,或只会耍嘴皮,以后便以这种心理去评价他(她)。值得一提的是,初次印象虽然在人的知觉中会留下长久的痕迹,但它往往是靠不住的,而且形成一种看法容易,但要改变它可就难了。

6.倒摄抑制心理 这是与先入为主相对的另一种错误心理。就是在认识和评价一个人时,不是看(她)的全部历史或以前的表现,而是以新近发生的事情和表现为依据。它在生理基础上表现为后起的神经过程,先前的神经过程痕迹起抑制作用。

7.小集团思想意识 即非正式群体内的成员,出于“团体压力”,当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团体不一致时,抛弃自己原来对某人的看法,服从众人的紧张心理。

8.心理相容 这种人虽不是小集团思想意识,却以“勿忘友情,不计前嫌”为标准看待他人,只要和自己关系好,心理协调一致,即使有缺点,也不责备求全。

9.嫉妒心理 对才能、地位、声誉、境遇比自己好的人,说长道短,吹毛求疵。

10.非感情移入心理 即评价、对待他人时,没有同情心,不是设身处地想象、体验他人状况,而是脱离现实的主客观条件,貌似公正,实则偏激地评价、对待他人。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逆境、困境,非常需要别人感情移入地评价和对待时,却持“墙倒众人推”、“穷追下坡兔”的态度。

11.错误反衬 偏向于强调某人与他人的相反之处,也就是评价某人的时候,喜欢把他人长处与这个人的短处相比,或以他人的缺点和这个人的优点相比,从而产生偏激、错误的看法。

12.折衷主义错误 其主要表现是想当然地认识别人。因为一个人的素质和行为中, 表现极端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于是就对某人做出轮廓模糊、中中平平、既无赞扬又无批评的折衷的鉴定和评论。

您是否也有这些心理疾病呢?有者克服,无者注意,会有利于您更好地与人交往和相处。

 
下页:有几分傻气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