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忧虑吗?
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回答说:“没有。”
例如:你是否会因家人、朋友、情人或上级对你的看法而感到不安?你是否在工作或生活中感到力不从心?当你想说“不”的时候,是否会违心地说“对”?你是否因担心失败而不敢去尝试新事物?
这些便是你的误区。
本书由一位高极心理学家所著,在国外已成为极受欢迎的畅销书。
这里摘选了书中几节,愿对你有所裨益。
珍惜现在的时光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回避现时几乎成为一种流行性疾病。社会环境总是要求人们为将来牺牲现在。根据逻辑推理,采取这种态度就意味着不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远回避幸福。难道不是吗?
幸福总是明日复明日,永远可望而不可即。
回避现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下面仅举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
──萨莉·福特太太决定到森林里去沉浸于大自然之中,享受一下目前的时光。可是到了森林里,她的思绪又游荡着,考虑起她在家里要做的各种事情。……孩子、买菜、房间、帐单等等,家里一切都好吗?有时,她的思想向前跳跃,考虑到她离开森林之后要做的种种家务。现时就这样在回忆过去或思考将来之中流逝掉了,在自然环境中享受现时的一个难得机会也丧失掉了。
──桑迪·肖尔太太到海岛上去度假,她每天都到海边晒太阳,但她不是为了感受阳光照射在身上的乐趣,而是在预期着回家之后,朋友们看到她那红里透黑的皮肤会说些什么。她的思绪集中在将来的某一时刻,而当这一时刻到来时,她又会惋惜不能在海滨晒太阳了。
──本·费申先生在阅读一本教科书,而且在强使自己读下去。突然,他发现自己才读了三页,脑子就走神了。他完全不知道刚才读的是什么。他将现在的时光用于回想昨晚的电影或担忧明天的测验。
现时是一种与你形影不离而又难以捉摸的时光,你若能使自己完全沉浸于其中,便可享受到极为美好的经历。你应该充分享受现时的每分每秒。抓住现在的时光,因为这是你能够有所作为的唯一时刻。不要忘记,希望、期望和惋惜都是回避现实的最为常见的方法。
回避现时往往导致对未来的理想化。你可能会觉得,在今后生活中的某一时刻,由于一个奇迹般的转变,你将万事如意,获得幸福。一旦你完成某一特别业绩──如毕业、结婚、生孩子或晋升,生活将会真正开始。然而,当那一时刻真的到来时,却往往是十分令人失望的。它永远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美好。回想一下你的第一次性生活。经过长时间的等待、期望之后,你并没有得到多么巨大的快感,反而可能会感到有些疑虑:人们为什么要在性生活问题上大做文章呢?
如果你也像托尔斯泰书中的伊凡·伊里奇那样回顾自己的一生,你将发现自己很少会因为做了某事而感到遗憾。恰恰相反,正是那些你所没有做的事情才会使你耿耿于怀。这里所含的结论是十分明显的:行动起来!珍惜现在的时光,充分利用现在的时光,不要放过一分一秒。否则,如果你以自我挫败的方式利用现在的时光,就无异于永远地失去它。
自我否定的启蒙教育
你可能患有一种社会性的“疾病”,一种并非打一针就好的疾病。你很可能沾染上自我轻视的病毒,唯一的治疗方法便是大剂量地服用“自爱药丸”。但是,像社会中许多其他人一样,你可能从小到大一直认为爱自己是不对的。社会告诉我们为他人着想;教会告诉我们爱你的邻人。似乎大家都忘记了“爱自己”
从孩童时代起,别人就告诉你,爱你自己──尽管当时这对你是十分自然的──无异于自私和骄傲。你学会先人后已、多想别人,因为这样才显示出你是个“好”人。你学会自我埋没,并且常常受到“把你的东西分给妹妹”之类的教育,至于这些东西是你的宝贝还是珍爱的玩具,那都是无关紧要的。尽管妈妈或爸爸未必与他人分享他们大人的东西。你甚至会被告诫:你应当“坐在那儿别出声”,或者“你应该守规矩”。
儿童们自然认为自己是美丽的和重要的。但等他们到了十几岁,社会教育便在他们的思想中扎了根。人人都持自我否定态度,并随着岁月流逝而越来越甚。毕竟,你不能总是爱你自己,──否则,别人会怎么看你!
当然,这些社会信息的微妙暗示本身并不带有恶意,但它们的确束缚了个人意识。从父母、兄弟姐妹、学校、教会和朋友那儿,儿童们学会了这些冠冕堂皇的社会礼节,──成年人之间所特有的社会礼节。除非为了取悦于大人,儿童们相互之间从不理会这些礼节。看看这些礼节吧:大人进来时要站起来;离开饭桌前要征得大人同意;容忍别人没完没了地拧脸蛋、拍头顶……其中的信息很明显;大人是重要的,小孩不算什么;别人是重要的,你自己是微不足道的。这样,首先产生的后果是“不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尔后便是随“礼貌”而来的许许多多的后果。这些所谓“礼貌”的清规戒律是你根据别人的评价来确定自我意识、降低自我价值的根源之一。毫不奇怪,这些自我怀疑和自我摒弃的定义会一直延续到你成年之后。
喜欢你的身体
善于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的行为是不是自我毁灭性的?否。他们是否妄自菲薄、自惭形秽?否。要学会善于给予爱和得到爱,首先就要从自己做起,下决心消除你所习惯的自我轻视行为。
这一切都以你的身体开始。你喜欢自己的身体吗?如果不喜欢,就请具体分析自己身体的每一部位和每一器官,并列出你所不喜欢的每一项。从头开始:你的头发、前额、眼睛、眼睑、面颊。你喜欢你的嘴、鼻子、牙齿和脖子吗?喜欢你的手臂、手指、乳房和肚子吗?列出个单子,也包括内部器官:你的肾、脾、动脉和股骨。再看看你身体上不大为人注意的部位:你的脑沟、耳蜗、耳廓、肾上腺和小舌。总之,你可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以彻底审视自己的身体。你或许并没有一个漂亮的身体,但它就是你的身体;不喜欢它就意味着你没有把自己做为一个人来接受。
也许你的确有一些自己所不喜欢的身体特征。如果这些特征可以改变,下决心去改变它们。如果你的肚子太大或发色不合适,你可将其视为过去做出的选择,现在再做出新的选择加以改变。至于你所不喜欢、而且又无法改变的那些特征(如腿太长、眼睛太小、乳房太小或太大等),你可以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任何事物都没有过好或过坏之说,腿长绝不比有头发或没头发更好或更坏。你或许在沿用当今社会对美的定义。不要让他人来决定你喜欢什么,你应该努力去喜欢自己的整个身体并使它既具有价值、又富有美感,从而摒弃他人对你的比较和评价。你可决定什么是可爱的,并与过去不接受自己的那种心理告别。
你是一个人。人总是具有一定气味,发出某种声音并长出一些毛发。但是社会和美容业却发出某些关于人体状况的信息。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要为人的这些生理特征感到羞耻;学会粉饰打份──特别是要用某公司的产品来装扮自己;不要接受你自己,要掩饰你的真正自我,等等。
你如果看电视,不到一小时就会收到这种信息。每天看到的广告使你讨厌你的嘴、腋窝、脚、皮肤甚至生殖器所发出的气味。广告说:“改用我们的产品,恢复真正、自然的感觉。”──好象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并不是自然的,而非要浑身带着化妆品的馨香才能使你更加喜欢自己似的!
我认识一个三十二岁的中年男子,叫弗兰克。他养成了嫌恶其所有身体机能的习惯,认为它们令人恶心得不行。弗兰克拼命地爱干净,以至于每当他出汗时便感到极不自然,并期望他的妻子和孩子同他一样绝对爱干净。他既不能容忍自己身上的正常气味,也不能忍受其他人接受这种气味。弗兰克给卫生间喷洒芬香液,擦用各种各样的化妆品以保持自己的香气。他就这样养成了嫌恶自己身体自然机能和气味的习惯。他的态度也反映出他的自我嫌恶感。每当他的身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他就感到窘迫不安和充满歉意。
自我接受意味着接受你的整个身体,并消除上述强加于你的各种信息,以保持其自然状况,或至少容忍这种状况。这并不是说你要到处夸耀自己,而是说你可以学会喜欢自己。
许多妇女都接受社会的各种精神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打扮、美化她们的身体。这些信息是:剃去你的腿毛和腋毛;在身上洒上香水;清洗你的口腔;描眉毛、抹口红、涂脸膏;衬垫你的乳罩;给你的生殖器喷洒香液;修剪你的指甲……这些信息的含意是,你的身体总有些地方不那么讨人喜欢,只有通过矫揉造作的打扮才能使之富有吸引力。事情的可悲之处正在于此:虚伪的表面掩饰了迄今为止基本保持的本来的你;这些信息在鼓励你嫌恶那个美丽的你。
自我嫌恶的表现
自我嫌恶有着多种形式,你也可能陷入某种自我贬低行为之中。下面列举了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自我否定行为:
──回绝别人对你的赞扬(“噢,这没什么……”“这并不是我聪明,只是运气好……”);
──为你的漂亮仪表做出解释(“是理发师的手艺好,他能把丑八怪打扮成仙女……”“真的,主要是这衣服好……”“绿色挺配我……”);
──当你理应得到赞扬时,却总归功于别人(“多亏了麦克,没有他,我真要一事无成的……”“这工作都是玛丽做的,我只不过在旁边指点了一下……”);
──在说话时提及别人(“我丈夫说……”“我妈妈觉得……”“乔治常告诉我……”);
──希望别人证实你的看法(“对不对,亲爱的?”……“我就是这么说的,对吧,玛莎?”……“去问问我丈夫吧,他会告诉你的……”);
──在饭馆里,不去点你想吃的那个菜,并不是因为你吃不起(尽管你也许以此做理由),而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吃那个菜;
──性生活时,没有快感;
──不给你自己买些东西,因为你总想到应给别人买些东西,尽管并不需要这样做;或不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
──不去购买你所喜欢的花、酒一类奢侈品,因为你觉得这是个浪费;
──在一个挤满了人的房间里,有人叫了声“哎,傻瓜!”你马上应声回头;
──自己(而且也允许别人)对自己以贬义的绰号相称、如笨蛋、呆子、甜点心、宝贝(大人的绰号)、怪脸、矮子、胖子或秃子等等;
──一位朋友送给你一件珠宝礼物。你则在想,“……他家里一定还有满满一抽屉的珠宝可以送给别的女孩子”;
──别人对你说,你今天气色挺好。你却在想,“他就是想让我感到舒心”;
──有人请你去吃饭或看戏。你却想,“一开始是这样,可当他发现我是什么样的人时,他还会这样请我吗”;
──一位女友同意和你约会,可你却觉得她是为了不伤你的心才同意的。
我曾接待过一位年轻妇女,她叫雪莉,长得非常漂亮,肯定有许多男性在追求她。但她坚持认为,她和曾接触的所有男友都不欢而散,而且尽管她非常想结婚,却没碰到过一次机会。通过询诊,我发现雪莉是在无意识地破坏每次接触的机会。如果一个小伙子告诉她,他喜欢她或爱她,她在心里反而会想:“他知道我想听这句话才这样说的。”雪莉总是在说一些否定自我价值的话。由于她缺乏自爱,所以她也拒绝别人努力给她的爱。她根本不相信有谁会以为她长得好看。为什么呢?因为她首先就不相信她是值得爱的。这种周而复始的自我摒弃思维方法使得她更加以为自己没有价值。
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存在着大量的自我否定行为。每当你做出某种自我否定行为时,你便进一步加深了别人已经给你带来的忧虑,并减少了生活中爱的机会,──无论是自爱还是对他人的爱。现在,要相信,你是有价值的,不应总是贬低自己。
你无须得到别人的赞许
你可能花费了大量时光竭力赢得他人的赞许,或因得不到赞许而忧心忡忡。如果寻求赞许已成为你生活的一种需要,那么你现在就该做些事了。首先,你应该认识到:寻求赞许与其说是生活之必需,不如说是个人之欲望。当然,我们都愿意博得掌声、听到赞扬或受到称颂。谁不愿意如此呢?在精神上受到抚慰会给人一种美妙的感觉,而且也的确没有必要在生活中放弃这种享受。赞许本身无损于你的精神健康;事实上,受到恭惟是十分令人惬意的。寻求赞许的心理只有在成为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愿望时,才成为一个误区。
如果你希望得到赞许,那仅仅是乐于得到他人的认可。但如果你需要赞许,那么你在未能如愿以偿时便会十分沮丧。这正是自我挫败因素之所在。同样,当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时,你就会将自己的一部分价值奉献给“外人”,因为你必须得到他人的赞许。假如这些人提出反对意见,你就会产生惰性(即使是轻微的惰性)。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在将自我价值置于别人的控制之下,由他们随意抬高或贬低。只有当他们决定给你施舍一定的赞许之辞时,你才会感到高兴。
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许就够糟糕的了,然而如果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得到每一个人的赞许,这就更糟糕了。如果是这样,你势必会在生活中遇到大量痛苦和烦恼。此外,你会慢慢建立起一种平庸的自我形象,随之产生的便是自我否定心理。
毫无疑问,你要在生活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完全消除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它是精神上的死胡同,它绝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益处。
人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大量反对意见,这是现实,是你为“生活”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完全无法避免的现象。我曾接待过一位名叫奥齐的中年人,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需要赞许心理的人。奥齐对于现代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如人工流产、计划生育、中东战争、水门事件、美国政治等等。每当自己的观点受到嘲讽时,他便感到十分沮丧。为了使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都能为每一个人所赞同,他花费了不少心思。他向我谈起他同岳父的一次谈话。当时,他表示坚决赞成无痛致死法,而当他察觉岳父不满地皱起眉头时,便几乎本能地立即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我刚才是说,一个神智清醒的人如果要求结束其生命,那么倒可以采取这种做法。”奥齐在注意到岳父表示同意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他在上司面前也谈到自己赞成无痛致死法,然而却遭到强烈的训斥:“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难道不是对上帝的亵渎吗?”奥齐实在承受不了这种责备,便马上改变以自己的立场:“……我刚才的意思只不过是说,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如果经正式确认绝症患者在法律上已经死亡,那才可以截断他的输氧管。最后,奥齐的上司终于点头同意了他的看法,他又一次摆脱了困境。当他与哥哥谈起自己对无痛致死的看法时,哥哥马上表示同意,这使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在社会交往中为了博得他人的欢心,甚至不惜时时改变自己的立场。就个人思维而言,奥齐这个人是不存在的,所存在的仅仅是他人做出的一些偶然性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决定着奥齐的感情,还决定着他的思维和言语。总之,别人希望奥齐怎么样,他就会怎么样。”
一旦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几乎就不可能了。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夸奖不行,并常常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人会与你坦诚相见。同样,你不能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与感觉。你会为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自我价值。
的确,应付受人斥责的局面很不容易,而采取为人所赞许的行为则容易得多。但如果为回避困难而选择后者,那就意味着你认为别人对你的看法比你的自我评价更为重要。这是一个在我们社会中难于避免的危险陷阱。
不追求尽善尽美
惧怕失败是我们社会的一种强大恐惧心理,从孩童时期别人就向你灌输这种恐惧感,而这种恐惧往往将终生陪伴着你。
你或许会惊奇地得知,世界上并不存在失败。所谓失败,只不过是别人对你应该如何做某件事的看法。所以,一旦你相信没有必要事事都按别人的意图去做,你也就不会失败了。
然而,有时你根据自己的标准也未能完成某项具体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不要将这件事与你的自我价值等同起来。你在某一具体事情中的失败并不等于你作为一个人都失败了,你只不过是在某一具体时刻中未能成功地进行某一具体尝试而已。
希望取得成功的原因来自我们文化传统中最具有自我毁灭性的四个字,你成千上万次地听到并使用的这四个字──“尽力做好”!这就是渴望取得成功这一心理的根源所在。“不管你做什么事,尽力做好。”可是,如果一般骑骑自行车郊游,或到公园去随便散散步,又有什么不对的呢?在你生活中,为什么不能仅仅去做一些事情,而并不“尽力做好”呢?“尽力做好”这种误区心理会使你既不能尝试新的活动,也不能欣赏目前的活动。
我曾接待过一位18岁的高中生,名叫卢安。她满脑子都是想要成功的概念。她是个标准的全优生,踏进校门以来就一直如此。她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拼命读书、做作业,因而没有时间过自己的生活。她简直就是一架储存书本知识的计算机。可是,卢安非常羞于和男孩子接触,长到这么大还从未同男孩子拉过手,更别说约会了。她养成了一种神经性抽搐的习惯,每当我们谈及她性格的这一方面,她的面部就会抽搐。卢安一心想做一个成功的学生,并因此而忽略了全面发展,在询诊中,我问她,在她生活中什么更重要一些,“是你的知识,还是你的感觉?”──她自己也搞不清楚。尽管她是个出类拔萃的优等生,但她却缺乏内心的安宁,而且实际上非常不幸福。在询诊之后,她开始重视自己的情感,她用学习课程的顽强精神来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一年之后,卢安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她女儿在大学一年级英语考试中有生以来头一次得了个3分,她非常担心。我告诉她,这是件大好事,正说明她女儿在其它方面开始有所用心,说明她在全面发展;当妈妈的应该带她到饭馆里好好庆贺一番。
温斯敦·丘吉尔曾讲过一句著名的话:
“唯尽善尽美者为上”,这句格言的含义就是两个字:瘫痪。
是的,事事追求完善、都要拼命做好,这会使你自己陷入瘫痪。不要让尽善尽美主义妨碍你参加愉快的活动,而仅仅成为一个旁观者。你可以试着将“尽力做好”改成“去做”。
尽善尽美主义意味着惰性。如果你为自己制订尽善尽美的标准,那么你便不会去尝试任何事情,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因为尽善尽美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人。它也许只适用于上帝,但你作为一个人,不必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你如果有孩子,不应要求他事事都要努力做好,因为这种要求会使小孩产生精神瘫痪和怨恨情绪。“去做”,要比“尽力做好”更为重要。例如,应该教小孩打排球,而不是让他们站在一旁说“我不行”。只要孩子喜欢,就应鼓励他们去滑雪、唱歌、画画、跳舞等等,而不应仅仅因为他们可能做不好某件事就不让他们去做。不要教孩子们去竞争、去努力甚至去尽力做好。相反,在孩子们重视的那些活动方面培养他们的自尊、自豪和兴趣。
如果你将自己的价值与成败等同起来,必然感到自己是毫无价值的。想一想托马斯·爱迪生。如果他以某项工作的成败来衡量他的自我价值,那么他在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就会认输,就会宣布自己是个失败的探索者,并停止用电灯照亮世界的努力。然而他并没有认输。失败是成功之母,它可以激励人们去努力,去探索。如果失败指出了成功的方向,人们甚至可将其视为成功。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
“我最近修改了一些名言,其中之一便是将‘一事成功,事事顺利’改为‘一事成功,事事失败’,因为我们从成功中学不到任何东西。唯一给我们以教益的便是失败。成功仅仅坚定我们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