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人生之旅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单向的爱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季子 ( 字号:   )

爱常常是单向的,使得这个世界不能完美。

平生最不喜欢的故事是,男、女一方苦苦追求,直到地老天荒,演出了许多怪异、惨痛情事而终于“成功”的那一类型。说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说教的人,拍戏的人,大家一致赞扬、歌颂、喝彩、模仿的一定是那苦追成功的人。不论是谁追谁:平民追公主(反之亦然,下同);野兽追美人;穷人追富人;老迈追少艾;残疾人追健康人……总之是追求有理,追求者感人、伟大。说来说去是锲而不舍,金石为开。

有谁为被追求的一方想过呢?被追的时间越长(据说,但丁追求女友,竟长达70年),无非说明人家不愿意,不肯,只能证明被勉强的程度越高。金石被锲,被开,真是万般无奈!这种爱的追求,实在太自私,太蛮横。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还是要这样世世代代歌颂下去,模仿下去。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另一种单向、不对等的爱。同样一句“我爱你”,出自恋人之口,往往有太多的义务,太多的压力,太多的需求包含其中;出自父母之口,则像春风拂面,那种温馨亲切,无可比拟,真正在你愿意感受与否都无所谓的境地。

我的父亲在我出生前数月赴美求学,母亲留在国内待产。未几,他们即因乱世而被迫离异。虽然我从小和祖父母一起,由叔父供养得好好的,毫无失怙失恃之感,然而直到今天,我仍然难以想象,母亲在对独身妇女要求特别严苛的中国传统社会压力下,在虽已离婚,却仍如附骨之疽长伴她数十年的“海外关系”阴影下,由青年到中年、老年,那条崎岖、漫长的路是怎样走下来的。

我是她最亲爱的儿子,联系我们的仅是每月一两封信。我只知道她入过干训班;在银行、学校、商业机关工作过;下放过农村;“文革”开始一再挨整,被逼迁到不见阳光的一个二楼朝北的小房间,那里居民多,水管细,日常用水要半夜起身才能接满水桶……我知道得实在太少。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除了信以外,我每月还收到母亲的一张绿色汇票,少的时候3元、5元,多时10元、20元。汇票边上的留言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都是反复嘱咐我的话——天各一方的母子,纸上有嘱咐不完的事!收到母亲的信或汇款,我必需回信,报告身体好,报告考试成绩好,再加些问候的话。人小时,字写得工工整整;待到人大起来,写信开始慢慢输入感情,但与此同时,写信也开始不规律起来。许多话,心中反复盘旋了许多天,都是要对母亲说的,临下笔时,我会以为早已经讲过了。

我们这一生离多聚少。去看过她几次。感情激荡,似母子,也像情人。无奈光阴苦短,离别总是难受得令人窒息。到后来,每次刚见面,就已经被将来的浓浓离愁压得透不过气来,望着她盈盈泪眼,心痛欲裂,真正是“见面不如不见”的无奈。

唯有写信,我们才能比较从容地相互倾诉,嘱咐。我由童年写到中年,由国内写到国外,白纸黑字的信笺,疏疏密密,铺成了我们之间的生命交流道。

人在海外,庸庸碌碌十几年,一事无成。我知道,她对我的情绪感受得很清楚。她绝口不提自己的困苦,一无所求。即使我拖了几个月才给她信,也不会看到一个字的怨言。前几天收到她信,难得地提出一个要求,希望我不要用电脑给她写信,她宁可看我笔迹杂乱的亲笔文字。可是她的字迹却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原来,她的右眼因老年白内障,已经失明半年多了,现在要去北京治疗,请我给她写一些有我地址的信封。

除了带地址的信封之类以外,母亲对我从无需索。人到垂暮。疾病缠身的她,眼前的光明减少了一半,仍然不愿惊动我,只是寥寥数笔,就慷慨地把她的苦难化成了那么多、那么深的爱,从信纸上跨越万里,坚强地递送过来,供我吮吸,让我思索。我记起在某一个地下岩洞中看见的景象:万年钟乳岩上有小水珠凝聚,滴下。导游告诉我,钟乳岩就是这些小水珠中所含的石灰质凝成——母亲眼中的白内障不就是她流了一生的眼泪所含的辛酸凝成的吗?时光不能倒流,我不知道有什么可以补偿,唯能安慰自己:至少,我和母亲之间有这样的一条温暖的生命的交流道。

幸而,这个世界上的男女之爱和父母之爱并非都是单向之爱。我眼见多少朋友情投意合,结成连理,直到白头偕老,一无保留地献出爱,也当之无愧地接受爱;或者,少小受父母之爱,成人立业仍能承欢膝下,使父母之心情一如你幼年在父母荫护之下那样平静快乐——这是难得的完美,可遇不可求的人伦之爱。享受着这种爱的朋友,我羡慕你们,为你们祝福。

 
下页:出奇制胜——经营决策小趣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