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人生之旅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角色转换
来源:《光华》 作者:斑斑 ( 字号:   )

孩子每日上学是一场战役。小学时叫起床,曾耐心地诱导他们的好奇:“哇,今天的雾好重,马路上的树都看不见了。”或者:“好难得今天可以清楚地看到天上的彩云了。”上了中学以后,让做妈妈的常常厨房卧室,两边来回“健行”,有时气不过,便放唱片,让他们给白日喜欢的热门音乐吓醒。

经过慢条斯理的漱洗、吃早点后,终于可以火烧屁股般地出门了,做妈妈的还得站在门前做最后的叮咛,车票带了没?天阴阴的,带伞吧……饶是如此仔细,偶尔,过一会儿还会听到有人按电铃:“车票忘了带。”还会忽然发现午饭在餐桌上,火速跑到汽车站却不见那粗心的孩子。

总该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记在心,负起责任。渐渐的,我不再一一叮咛,只笼统地说:“该带的都带了吧?”也许一面看报或一面做事,一面仍偷偷地瞄一下他们放在鞋柜上的午饭、帽子都拿了没有。

达儿从小喜欢发表意见,小学五年级时,他的老师几次在联络簿上“请家长注意”,所以有一阵子我每天陪他下楼,走一段路到汽车站,把那一段时间当做只属于他与我的“沟通时间”。

在他的中学“叛逆期”,我极怕学校打电话给我,所以他出门时,我更常做的是用力拍拍他的背,说:“乖一点!”有时他很“包容”的说好,有时则抗议我叫他“乖”。他说这个“乖”有叫他做“顺民”的意思。“学校里有些规定虽不合理,但你既然在那儿读书,就得遵守它的规则。”这话是很冬烘,可是我也只能这么说。

现在他已是大学生。

有一个阴天上午,我要出门他问我:

“你要去哪?”

“中山北路。”

“坐什么车?”

“巴士。”

“好,有没有带伞?”

“有。”

“好,再见。”

角色转换,看他那调皮模样,我提醒他,“你忘了问我有没有带车票。”

“对,你有没有带车票?”

“有。”

“好,再见。”

么儿刚上中部一所大学,宿舍中没有电话,所以他备有公用电话卡,每两天或三天打电话回家。他的开场白常是:“没事。”然后三言两语就再见。进入青少年时期后,他就变得非常“要言不烦”,尤其反对在电话中提“长话”。

除了“没事”,他经常问我的是:“你一个人在家吗?”如果听我说爸爸今晚有应酬,他就说:“喔。”

有一次地震,他打电话回来,“‘你们台北’有地震吗?”

“有啊。”

“大不大?”

“还好,‘你们台中’呢?”

有事情讨论——尤其是面对面时,双方偶尔会暴躁起来;这种“没事”的电话,纯是问候、报平安,平平淡淡;每次挂上电话,我都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扬。是做母亲的人生活中小小的诗句吧?

有一天在哥哥的桌上看到么儿写的信,叫哥哥不要在杂志社打工,“因为爸爸有应酬的晚上,家中就只妈妈一人了。”

哥哥后来不再打工,却要求让他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一个学期,尝尝住宿大学生的滋味。

他每周回家一两天,宿舍也有电话,所以无需频打电话。打回来,他的词是:“有事吗?”“有没有人找我?”

用词虽不同,意义和弟弟的“没事”却一样。

爸爸出国的日子,他就回家住。有时候有活动不能回家,他就打电话问:

“妈,你会不会怕?”

“不会。”

“好,门要关好,瓦斯关好。”

“好——”我笑,意思是要你“鸡婆”。

有一回我问他,如果我说会害怕,难道你就赶回家?

“那我就说不要怕,赶快去睡觉。”

这种话,在他青少年期曾害怕黑夜时,我不也说过吗?

 
下页:“百姓定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