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人物传奇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道奇森与《艾丽丝漫游奇境记》
来源:《环球》 作者:沈经农 ( 字号:   )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本书超越时间和地域,译成过包括阿拉伯语和祖鲁语在内的50多种语言,西班牙画家达利用来作为探索潜意识意象的题材,美国电影大师迪斯尼用来创作他的第一部动画故事片。此书的主人公艾丽丝和作者卡罗尔已成了两个不朽的名字。艾丽丝实有其人,全名艾丽丝·普莱曾斯·利德尔,是英国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院长的女儿。卡罗尔是笔名,真名道奇森,是这个学院一位口吃怕羞的数学教师。

1862年的一个夏日,道奇森编造了一则故事,讲一个自命不凡的小姑娘艾丽丝跌进了兔子洞,到了一个“奇境”;身体缩小又拼命长高;遇到了团团转的兔子、发脾气的红心王后、疯疯癫癫的帽子商、吸水烟的毛毛虫;她参加了一次七颠八倒的茶会,玩了一阵以火烈鸟作为槌、刺猬作为球的槌球戏。经历这场冒险后她从所睡的草地上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

道奇森很爱孩子,特别喜欢刨根究底的小姑娘艾丽丝。他之所以创造“奇境”,从而改换了儿童视野,就是为了让这个小姑娘高兴。

道奇森的家乡达累斯贝利是个青翠之乡,他生于1832年1月27日,是13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父亲是该地教区的牧师。道奇森14岁进入英格兰中部的拉格比公学。这是英国上流社会子弟就读的学校之一。他在学校里总是局促不安,敏感怕羞。这种性格在以强劲灵活才算出风头的环境中,是一个不利条件。拉格比公学是美国足球前身橄榄球的发源地,但道奇森毫无体育细胞,只打了一次板球就被淘汰了。他受到取笑和欺侮,无所逃遁。

后来,他终于离开了拉格比公学,来到了离伦敦55英里的古老学府牛津大学。他以数学第一名毕业,受聘为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的数学讲师。此后除了假期或临时短时期去一次伦敦外,他在此度过了余生。

他喜欢小孩,喜欢玩具。他的住房至今保持着当年的风貌:机械蝙蝠和发条熊之类的玩具从书架下面的小橱里爬出来;八音盒在争夺桌子上的地盘;智力玩具和衣服塞得抽屉鼓鼓囊囊的。

他具有一颗童心,他讲的话是孩子的语言。但是,他与他教的大学生之间却没有共同语言,他们说他上课“乏味得像一潭死水”。他是只能在儿童世界才开的一朵野花。

在道奇森的办公室对面有一块绿色的草坪,他时常发现学院院长利德尔的几个小女儿在那里玩耍。她们是伊迪丝、洛莉娜和只有3岁、闪动着有一双若有所思眼睛的艾丽丝。

久而久之,她们与道奇森成了好朋友。他为3个女孩照像,邀她们共进茶点,给她们讲故事。

和孩子们在一起时,道奇森不穿平时的黑衣服,换上一套法兰绒的衣服,戴顶草帽,蓝眼睛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手里提着野餐篮。有一次,他们谈笑着来到了泰晤士河畔,在福利桥租了一艘船向上游划去。

泛舟远游而不讲故事是美中不足。“道奇森先生,给我们讲个故事吧!”孩子们要求道。

“艾丽丝在河边坐在姊姊身旁,没事干,开始觉得困得要命,一只红眼睛的小白兔在旁边奔过……”

道奇森讲到这里故意停住,说是“欲知后事,下回分解。”孩子们不同意,说“现在就是下回”。于是,他只好再讲下去……

故事讲了一回,又是一回,道奇森给孩子们一直骗下去。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艾丽丝本人,其他角色也都是孩子们所熟悉的。

他的故事大受欢迎,后来艾丽丝要求他把所讲的故事全部写下来,他同意了。

两年半后,他给了她一本墨绿封面、亲手插图的手写本《艾丽丝地下冒险记》,作为1864年的圣诞礼物。

小说家金斯利无意中发现了它,怂恿利德尔夫人力劝道奇森发表这部作品。于是道奇森把故事进一步铺陈演义,在1865年由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发行,改为今名《艾丽丝漫游奇境记》。插图出于名画家坦尼尔之手,珠联璧合。这本书在道奇森生前售出了十多万册,他收入丰厚得要求基督堂学院给他减薪。

手稿一直随着艾丽丝,但她并不以为它值大钱。她的孙女克莱尔后来回忆说:“道奇森给祖母的那部手稿放在门厅里的一只小茶几上,我们谁也不把它当成什么宝贝。”

艾丽丝在1928年把手稿拍卖掉,得到15400英镑,买主是一个美国收藏家。

手稿在1946年再一次拍卖。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伊文思打算买下来归送故土,这一计划得到若干美国人士的捐助,并在书商的协助配合下有意压价,所以只花5万美元就买到了手。

伊文思在1948年专程渡海赴英,把这本薄薄的手稿归还给英国人民。此稿现藏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无疑是无价之宝。

道奇森65岁时得了肺炎,死在萨里郡吉尔福德他独身的妹妹家中。从楼上下来报告死讯的医生轻声说:“你哥哥看上去年轻得不可思议。”无疑,这与他生前喜欢与孩子们在一起有关。

 
下页:中国晚清最后一个秀才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