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人物传奇 < 生活点滴 < 般若人生网: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打开节育诊所的大门
来源:科普文摘 作者:玛格丽特·桑格 ( 字号:   )

1916年10月16日清晨,秋高气爽,在纽约市的布鲁克林,我打开了美国第一所节育诊所的大门。我当时相信,现在仍然相信,这是一件对美国妇女界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

三年以前,我作为一名专业护士,在陪同一位医生去纽约东区出诊时,曾亲眼看到一位母亲因私自堕胎而惨死。在此之前,医生拒绝向她传授避孕知识。这个妇女只是千百名受这种苦难的美国妇女之一;仅在纽约一地,我听说每年就有十万次堕胎。

那天晚上,我认识到,我决不能再当一名无所作为的护士,眼看母亲们受苦和死亡了。

我曾在荷兰学医,那儿的节育诊所已有了三十八年历史。这段学习生涯,使我有足够的知识进行节育指导。我的妹妹也是个护士,她可以当我的助手,但是纽约州的刑法规定,只有医生才可以传授节育知识,而且只有在防抬某种疾病时才可以这样做。这里所谓的疾病,就是指性病。我希望能把这条法律条文的解释放宽一些,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妇女免于因生育过多而导致健康状况恶化,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妇女有权控制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不是医生,对任何人传授节育知识就是非法的。但我觉得,如果让妇女掌握生儿育女的科学知识也算违法的话,那末这条法律本身便是应该违反的。

在布鲁克林,我选择了布朗斯维尔区。那儿又脏又穷,拥挤不堪,居民都是辛劳的男女工人,他们的贫穷使他们有充分的理由获得节育知识。有一位热心的年轻人与我志同道合,从芝加哥赶来帮助我。

我们总算在安波依街46号找到了一位好心的房东拉宾诺维兹先生,他底层的两间房愿以每月五十美元的代价租给我们。我们买了些廉价的家俱,拉宾诺维兹亲自动手,花了两个小时,把房间漆得雪白,一尘不染。他说,“有点像医院了。” 我们散发了大约五千份传单,上面用英语、意大利语和意第绪语(系犹太人使用的一种语言)

写着:

母亲们!

您养得起一个大家庭吗?您还想再要孩子吗?如果不想要,何必再养呢?

别杀害小生命,别冒性命危险,但要事先预防

要了解安全可靠的知识,请上布鲁克林安波依衔46号,找受过专门训练的护士。请转告您的朋友和邻居们。

欢迎诸位母亲光顾

人们会来吗?当然会来!什么也阻挡不住她们!

第一天开张,门前就站着一排妇女。当天,就接待了一百多人,以后从早到晚,来人不断,既有犹太人,也有基督徒。妇女们从老远地方赶来(报纸的报道,为我们作了宣传),为了要来听一听生育的“奥秘”,她们本来以为这种知识只有有钱人才可以掌握,而穷人是无缘与闻的。

我和妹妹每次向八名妇女讲授避孕技术。病史都记录在案,如果我们的工作将来有点成绩的话,这些记录将具有根高的科学价值。

这些妇女每人都有一段辛酸的往事。有一个说她养了十五胎,只有六个活着。“我今年37岁,可您瞧瞧我的模样,就像有50岁了!”还有一个已生了八个孩子的妇女又怀孕了,她已经堕胎两次、流产多次。她家务劳累,还要到那种挣钱很少的小作坊里去制帽子谋生,她精疲力尽,神情沮丧,有点神经质。我对她们满怀同情。

不过碰到的也不尽是伤心事儿,也经常遇见兴高采烈的采访者。一位杂货商的老婆顺道走进来祝我们好运气,一位德国面包商给我们送来炸面饼圈,他老婆把我们的传单散发给每个经过他们铺子门口的过路人。当我们忙于工作,没时间出去吃饭时,拉宾诺维兹太大便会走过来,说:“如果我现在拿点热茶来,您能不能叫她们等一会?”

到第十天,一个衣着整齐、脸色铁青的女人穿过等候着的人群,走进我房间,盛气凌人地说:“玛格丽特。桑格,你被捕了。我是警察局的。”三名警察缉捕队员(缉捕队的主要职责是取缔卖淫和醏齤搏等非法活动)立即出现了。他们把来就诊的妇女们赶在一起,叫她们排好队,把她们当成妓女似的对待。妇女们哭了起来,她们手中的孩子也哭了。诊所里一片混乱,像个疯人院。“袭击者”还没收了我们四百多份病史和一些宣传材料。我据理力争了半个小时,才说服他们放走了这些可怜的母亲们。这时,一传十,十传百,闻讯赶来的人群挤满了大街。报馆记者和摄影师也挤在人群中。出于自尊心,我拒绝坐进囚车,坚持步行一英里到法院去。我走在“袭击者”前边,后面跟着一大群围观者。

当天晚上,我在雷芒德监狱过了一夜。牢房之污秽,令我终生难忘。被褥又脏又臭,我只得用大衣把身子裹紧。蟑螂在四周乱爬,一只老鼠从地上穿过,吓得我大叫起来。直到第二天下午,我的保释手续才算办妥。我走出监门时,看到那个生了八个孩子的妇人,她一直守候在那儿。

我马上重开了诊所。可是这一回,警察局逼着拉宾诺维兹写了收回租赁的文件,理由是我“蛊惑人心”。我再次被捕。这次坐进了囚车,当车开走时,我听到一声尖叫———位妇女一面推着童车,一面哭喊着:“回来呀!回来救救我哪!”正当我陷入失望和屈辱的深渊时,四面八方都伸出了援助和同情的手。有人向我提供法律帮助,医生们也群起支持我们。同情者们甚至还在卡内基大厅举行了 一次声援大会。

对我的审讯于1917年1月29日在布鲁克林举行。约有五十名母亲来法院旁听。她们对着我微笑、点头,设法鼓舞我。

起诉书言词激烈,咄咄逼人,使我十分惊奇。因为在我看来,法院是荒唐透顶、毫无理由的。我决不会否认我曾传授节育知识,我的确是故意违反这条法律的。

来自布朗斯维尔的母亲们一个接一个被传作证。地方检察官问道:“你以前见过桑格夫人么?”

“见过,在诊所里。”

“你为什么到那儿去?”

“求她帮我别生娃娃。”

“你得到这方面的知识了么?”

“得到了,谢谢。那挺管用的。”

法庭辩论进行了好几天。

最后在一个冬日,法官约翰·富雷希用拳头猛击了一下桌子,大声说:“我们所关心的,是维护法律,依法办事。现在,既然这条法律条文依然存在,”他转向我的律师,“这位夫人愿不愿意在此作出承诺,保证遵守这条法律?”

他转而问我道:“你怎样答复,桑格夫人?愿,还是不愿?”

顿时,整个法庭变得鸦雀无声。

我尽量一字一顿地说:“我不能保证遵守我所不尊重的法律条文。”

紧张肃穆的气氛一下子冲破了。妇女们鼓掌欢呼。法官要大家安静下来。然后,他宣布:“本庭裁决:监禁你三十天。”

从法庭的一角,传来了一声尖叫:“可耻!”

第二天,我被移送到州监狱。狱中的囚犯——妓女、扒手和窃贼们——都曾经或多或少地听说过我的名字和关于节育的事。有一个女人要我向她们讲讲“性生活的卫生常识”。于是我坚持进行宣传,还教几个年轻姑娘读书写字,还坚持写作,为推进节育运动预作筹划。

3月6日我获释。我一生中没经历过更加激动人心的场面了。当我走过宽阔的装着铁栅栏的门厅时,门外热烈的气氛扑面而来。在面面前,站着我的朋友们与同事们,他们齐声高唱着气势磅礴的《马赛曲》。在我身后,那监狱的铁窗后面,是我新结识的朋友们,她们也在为我放声歇唱。

布朗斯维尔案件,经过多次上诉,终于在1918年1月8日作出了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决定:纽约州上诉法院虽然仍确认先前对我的判决合法,但是法官弗雷德列克·克雷因对这条法律作了较自由的解释,实际上允许医生“为健康原因,对已婚妇女传授避孕知识。”这样,医生们再也不用担心会因传授节育知识而被吊销执照了。这一决定,导致美国全国各地的医院和诊所都对妇女进行节育指导。

 
下页:福尔摩斯的原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