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希教授,河南固始人,民国十四年出生。他自幼丧母,归外家抚养成人,得外祖管伯瀛公(逊清秀才)教诲,颇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负责任事。他于战乱中接受学校教育,益能坚其心志,笃爱社会人群。民国三十六年毕业于国立安徽大学外文系,秋末来台,先后在各大学任教,于民国八十年自国立中兴大学退休。在中兴大学期间,曾兼任英文秘书,共同学科主任;此外尚任东海大学及逢甲大学兼任教授、中部地区英文学术研讨会总召集人、及华美协进社秘书长等。
汪教授自称:读书不求甚解,但肯博览群籍。教学侧重清晰讲解,兼重启发。任事讲求效果,但常恨制度不立。处配偶能相互尊重,夫人谢燕琴现任慈济委员。教儿女但严守良心与国法最低标准,此外听任自由发挥。长女德苓及儿子德一,均在商界服务。次女德芹通晓英语文,亦在美商公司任经理。
他教学主要时间在淡江及中兴两校,担任英文、翻译、英诗选、文学史等课,历时二十八年。其后十五年改教理则学及伦理学,因系半年课程,只求训练思维能力,培养条理层次之习惯为主;阐释中华伦理精神,强调实践。
汪教授自中兴大学退休,迄今八年,一直为中华伦理教育学会及中华民国伦理研究学会做义工,撰稿与讲演并行。期盼为端正人心,挽救沉沦,奉献其所学,以及益人淑世的热忱。他认为伦常沦丧,为社会病根,但已非一日。兴言重振,端赖标本兼施,全面动员。盖因伦理贵在自发,极需法律之强制性以为补救。社会正多元腐化,个人努力成果,必不免迅速为腐化所吞没。政府当早有文史哲教育政策,不能再听任科技文化单线发展。尤其,‘伦理’经费应与‘民主’、‘科学’相对称。他以为,伦理重‘向善’与‘利他’,同为宗教原则。而宗教组织严谨,信仰坚桢,使能相辅相成,必大有助于端正人心,挽救沉沦之大旨。
我与汪教授是河南同乡,交往近四十年,虽然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谊,但我内心对他的敬重,我们是彼此默契于心的。前年,我为‘弘法月刊’向他索稿,他除了提供两篇短稿外,并以[中华伦理新解]、及[源头活水]二书原稿见示。我认为,在社会道德沦丧的今日,如此好书,岂可不印出来公诸社会?我征得他同意,去年已把以上二书印出来,深得各界好评。这一本[伦理生活化],是[源头活水]的续集,内容如何,诸位一读便知。
八十九年二月,于凌波撰于雪庐纪念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