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动物智慧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老马识途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 ( 字号:   )

马是人类的“好朋友”.它有灵活的头颅,柔软的长头颈,结实的身体,健壮的腿,还有温顺的性格和敏捷的动作.马对自己的主人很忠诚,一见到主人遇到危险,能够尽力帮助。

马的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能识别路途。

《韩非子》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有一年,他跟随齐恒公去攻打孤竹国.一次,齐军在山中迷了路.齐恒公召集文臣武将商量.管仲说: “老马有认路的本领,不妨试一试.”齐恒公和众人听了,都不太相信.可是,一下子又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有人找来一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自由行动.老马不吃不动,只是嗅嗅地上.大家正在失望时,老马抬头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突然,它沿着一条崎岖的山路走去.齐军跟在后面,半信半疑.老马走到三岔路口,停住了脚步嗅着,老马认准了方向前进,终于把众人带回了营地。

我国历史上还记载了另一个老马识途的故事.汉代,有个叫鲍子都的地方官,有天到京都去,路上遇到一个患急病的年轻书生.鲍子都懂得一些医术,就急忙抢救,由于病重,没有能救活.书生死后,留下一部书、一匹马和装在袋里的几块银子.鲍子都取出一块银子购买了棺木,暗中将一部书和剩下的银子放进棺木内,把书生葬了.后来,鲍子都骑着书生的马,任马把他带进京城,又带进一个深宅大院.这家的主人告诉鲍子都,马正是他家的,骑马的青年书生是他的儿子.主人派人到当地将棺木运回京城,开棺一看,正是主人的儿子及其遗物。

老马为什么能识途呢? 科学家发现,其秘密在鼻子里。

马的鼻腔分两个区: 呼吸区和嗅区.呼吸区分泌粘液防止灰尘进住,以使呼吸气管畅通;嗅区满布嗅神经末梢,使马根据气味识路.所以马能用鼻子记住路上的气味,就能找到回去的路了。

马对主人的忠诚也是有口皆碑。

抗日战争中,我军战士在浙江嘉兴的一次巷战中都牺牲了,只剩下28匹战马.日本鬼子看到后,想把这些马牵回去当战利品.谁知那些“义马”不肯走,任凭鞭子打也不屈服,结果被日寇用机枪扫射而死。

1979 年,在苏联外高加索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个叫艾哈达多夫的人骑着马穿越森林时,一头熊猛扑上来,使艾哈迈多夫从马上摔了下来,正在这危急关头,马突然冲了过去,用蹄猛踢熊背,受伤的熊匆匆逃进森林去了.马又驮着受伤的主人回到了村庄。

下页:善言妙语的鹦鹉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