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动物智慧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能飞的燕鳐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 ( 字号:   )

在我国的东南部沿海海面上,渔民们经常在天近黄昏时候,见到一群长着“翅膀”的鱼跃出海面,展翅飞行,飞上落下,反复不断,非常有趣.这就是被称为飞鱼的燕鳐。

燕鳐属于颌针鱼目,飞鱼科的鱼类.这类鱼在我国大约有30 种左右,产于南海、东海、黄渤海等区域,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也有分布。

燕鳐的体型较小,大约20-30 厘米长,重约200-300 克.它们的身体呈梭形,稍侧扁,眼较大,口略小,胸鳍特别长而宽,长度为身长的三分之二,一直延伸到尾部.两个胸鳍好像飞机的机翼,又像昆虫的翅膀,故被称为翼状鳍.燕鳐就是靠这对强大的翼状鳍在空中展翅滑翔的.与鸟类不同的是,燕鳐鳍的基部没有发达的胸骨,所以不会扇动翅膀在空中主动飞行,只能跃出水面到一定的高度再向下滑翔.燕鳐的腹鳍也比较长,达到臀鳍的端部.尾鳍分成上下两叶,下叶较长,这种体形不仅适于快速游泳,而且与跃出水面滑翔密切相关,当燕鳐飞出水面时,坚硬宽大的尾鳍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燕鳐在跃出水面以前,首先要在水下作快速游泳,当快接近水面时,将胸鳍和腹鳍紧紧贴在身体两侧,再用强有力的下尾叶剧烈地打水,使其产生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推动身体冲出水面.当它一跃出水面时,即展开胸鳍、腹鳍,借海上的强大气流向前滑翔.它的一跃高度可达5-6 米左右,速度为每秒15 米,滑翔的距离为200-3000 米,如果顺风可以滑翔500 米以上.当燕鳐完成了一次跃水滑翔以后,有时在身体还未完全落入水中以前,用下尾叶再次拍打水面,使它再度跃上水面,这时它又可以继续在空中滑翔了.一般燕鳐是在第一次滑翔以后落入水中,稍加休息后,再作第二次跃水滑翔。

燕鳐为什么要跃出水面在空中滑翔呢? 过去人们一直不能解释,通过鱼类学家的长期生态观察,发现燕鳐的出水飞行主要是为了逃避水中敌害的进攻,包括船只的惊扰,有时跃出水面与繁殖行为也有密切的关系.燕鳐在跃出水面飞行时常会遇到海鸥的捕捉,瞬间便会成为海鸥的一顿美餐,所以它们经常是时而跃出水面时而又钻到海中,逃避海里与空中的各种天敌,以便得以生存。

燕鳐的视觉比一般的鱼都发达,尤其对较强的光线比较敏感.渔民们深知燕鳐的这一特点,当渔汛来临时,渔民在夜晚的船上开启明亮的灯,燕鳐就会纷纷跃到船上,一会甲板上就布满了燕鳐,直到渔船返航时,仍有许多燕鳐追逐渔船,跳上甲板.用这种方法极为巧妙,不用鱼网,更不需钓饵,鲜美可口的燕鳐垂手可得。

下页:鱼的睡眠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