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太阳奥秘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饱览日面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 ( 字号:   )

对广大的天文爱好者来说,太阳表面的一些剧烈活动是最理想的观测项目.从日地关系角度看,也是最有实际意义的观测课题.对于进行普及教育来说,也是最生动、最有趣味的内容之一。

(1)观测的特点

充分掌握太阳观测的特点,是做好观测的重要前提.太阳观测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太阳光极强——这就要求通过望远镜观测时,目视或照相观测都需有严格的减光措施,千万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眼睛.照相观测时,要防止机身漏光.投影观测时,要处理好日面特征和四周散射光的对比关系;镜筒系统不要长时间的对准太阳.太阳有大约30 角分的视面,比较适宜用小型望远镜观测.观测时,日面上的活动现象受大气的宁静度和明晰度的影响较大.有观测室,也应注意室内外温差引起的剧烈气流变化对观测的影响;没有观测室,也不要放在水泥地面上,最好是草地上,还应注意工厂的烟尘和雪融化时的气流都会严重地影响成像质量.观测地点应长期稳定,基墩稳固,观测仪器最好是折射望远镜或折反射望远镜,并且是有跟踪设备的赤道装置.要长期的并且是连续的观测才有意义.另外,观测时还要注意,一天中,太阳的地平高度有变化,一年四季里,太阳的地平高度和出没方位也有变化。

(2)观测的内容

一般的光学望远镜主要是观测太阳光球层的活动现象: 黑子、光斑和米粒组织。

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是光球上最明显的活动现象.它在日面上的形成、发展、消失、形态、多少、大小和分布等,都有一定的规律.我们所见到的黑子只是太阳向着地球这半球面上的情况.随着太阳的自转,黑子在日面上每天从东往西移动大约13 度.黑子在日面上的东西分布是不对称的——东半球比西半球多,并且集中分布在日面中纬度区域,在纬度±45 度以上区域,几乎没有见过黑子,在纬度±18 度之间的区域,也很少见到黑子,而且南半球的黑子数往往比北半球多.一般说来,较完整的黑子是由本影和半影组成.中间深黑色的部分叫本影,四周暗淡的区域叫半影.另外,大多数的黑子都成群出现,单一的黑子比较少见.黑子群多是沿东西方向分布着.一群中,西边较大的黑子叫前导黑子,东边的黑子叫后随黑子.常常是前导的黑子比后随的黑子大,出现得早,消失得迟.在太阳的球面上,黑子的形态随着和日面中心的距离而变化,在东西边缘时,基本上成长条形.每个黑子群的演化经历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仅存在几个小时,有的却长达十多个月.也就是说,可以观测好几个周期.一般的黑子都存在几天到几十天.此外,日面上每天的黑子多少、大小、形态和位置都不一样.有时,一天里的黑子状况也有变化.就太阳整体来说,太阳黑子有大约11 年的周期变化。

光斑: 在太阳光球层的东西边缘,往往能见到一些比光球背景要明亮的区域,这就是光斑.它的基本特征是: 光斑常伴随着日面边缘的黑子一起出现.和黑子在一起的光斑,成明亮的纤维状围绕着黑子,其长轴方向大致垂直于太阳赤道.光斑要比黑子早出现几小时到几天,出现后,往往分成两部分,显现出类似黑子群的偶极特征.由于受太阳较差自转的影响,光斑发展到末期要分裂成许多小块,逐渐消失.光斑和黑子一样,也存在着11 年的活动周期.光斑在日面上的纬度分布,要比黑子活动区宽大约±15 度.光斑的平均寿命约2-3 天.光斑的平均亮度比光球背景明亮大约1/10,其可见度受天气影响很大。

米粒组织: 是太阳光球层中气体对流引起的沸腾活动的结构.在天气非常理想的情况下,用较高倍率望远镜观测时,日面上似乎布满时隐时现的较明亮的米粒状结构,这就叫米粒组织.米粒组织的可见度受天气影响较大;它的视角直径只有1"-3,需要有较高分辨本领的望远镜才能见到;其存在的寿命很短,平均只有几分钟,最长也只有15 分钟左右;米粒组织的形状与所在日面的位置无关.米粒组织的多少和太阳11 年活动周期无关。

上述这些光球现象的基本特征,都与观测有密切关系.观测者只有充分了解这些规律,才能获得满意的观测资料。

(3)观测方法

观测方法是为观测目的服务的.就上述的观测对象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观测方法.这里我们只着重介绍照相观测和投影观测.照相观测: 大致可分两种类型——直接拍摄物镜的焦点像和在投影屏上拍摄目镜的局部放大像。

直接拍摄物镜的焦点像: 也就是把目镜取下,接上照相机的机身.这时,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就相当于该照相机的长焦距镜头.这样的拍摄很简单,稍有摄影常识的人就能做.但是,要注意下列问题: 这是物镜的焦点像,太阳光极其强烈,一定要事先加好减光装置;焦距一定要调好.要知道,光凭眼睛调还不够,因为目视和感光是有差异的,要进行多次实验找出最佳值;要搞清楚焦点像的直径有多大.一般说来,太阳焦点像的直径,是该望远镜物镜焦距的1/100;露光时间.这要看你的减光措施、天气状况、太阳的地平高度和所用底片而定,要进行实验;拍出的结果要以大黑子的清晰结构和太阳的临边昏暗层次为判据;千万注意机身不要漏光.为此,应在机身前加一块挡光板,遮住太阳的直射光;通过照相机要监视日面的宁静度,以日面边缘最整齐时,定为最佳拍摄时间。

在投影屏上拍摄目镜的局部放大像: 也就是使太阳光通过物镜和目镜,将太阳像投影在一个屏上,把机身放在屏上,让所要拍摄的黑子投到底片上.请注意以下几点: 要在目镜出射光孔上加黄色滤光片;不要加拍摄焦点像时的减光装置;拍照时,仍然要以太阳投影像的边缘宁静度为依据;可能的话,用黑布将目镜到投影屏部分及观测者都一起包起来,减少散射光。

投影观测: 就是观测投影屏上的太阳像.往往有人以为这种太阳像不如直接目视观测.其实,这是真实的光球像,而且是放大像,光球上面的黑子、光斑和米粒组织均可见到.同时,可以几个人同时看,这是进行普及教育的最好观测手段.它和照相观测相比,也有不少优越之点,比如,投影观测可见到的一些小黑子,照机观测则很难照到.投影观测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投影屏处在主镜光轴投影处,并与光轴垂直;太阳投影像的大小要根据望远镜物镜口径、所用目镜焦距和目镜到屏的距离来决定.对一般小型天文望远镜来说,不要选用高倍目镜,太阳投影像直径在10 厘米左右为宜.如果太小的话,小黑子不容易见到,甚至偶极黑子被看成单独的黑子.如果投影像过大,日面像迅速减暗,黑子和其他结构反而不清楚了.我国太阳联合观测的投影像直径为17.4 厘米;根据太阳投影像的尺寸,做一张“太阳黑子观测”图;将图夹在屏上,使太阳投影像投在图纸的圆内并对整齐;观测前,要把图上的东西线和太阳视运动的方向调一致.调的方法是先选一个小而清楚的黑子,放在东西线上,把镜子固定住,如果该黑子一直在东西线上移动,说明方向一致,如果偏离了,就要调整图的位置.如果没有理想的黑子,用日面边缘与东西线外切法也可以;调好东西线以后,就要寻找黑子,边看边记黑子的群数、个数、形态和位置等;寻找完了,要把投影像和图对齐,开动跟踪装置;描绘黑子时,要用比较硬的铅笔,削的尖一点,先轻轻地勾出本影和半影的轮廓,点出小黑子的形态和位置;描绘时要迅速,手不要压屏,头不要碰目镜;一定要如实记录,绝不能凭空想象随意虚构,不可追求艺术效果;观测开始要记时刻,观测完了再看时刻,取整个观测时段的一半作为观测时刻;正规的太阳观测基本上选择在每天上午8 点到9 点之间.当然,如果这时天气不好,另找其他时间也可;要根据观测要求做好全面记录。

目前,正规的天文观测只重视黑子观测.关于光斑观测,可以在拍摄全日面像时获得,也可以在观测黑子投影图时,同时用红铅笔描出光斑轮廓.关于米粒组织,可以用照相方法观测,但往往不容易拍摄出好的结果。

下页:太阳的未来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