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山川名胜-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寒山寺古钟今何在?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七绝是唐代诗人张继吟咏苏州寒山寺的绝唱.而寒山寺也由于张继的吟咏成为名扬千古的游览圣地,就是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但我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将张继的《枫桥夜泊》选人,连日本的小学课本也载有此诗.可见诗名之盛.特别是使张继写出声情并茂诗句的那口钟,使中外游客无不为之向往.日本游客每年在岁末之夜都要专程到寒山寺聆听“夜半钟声”,并以此为荣.有趣的是: 因为张继诗中提到了“夜半钟声”,竟引起了一场持续到清代的笔墨官司。

宋代著名文学家和诗人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一书中指责张继“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因为“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但他的指责却受到后人的普遍反对.南宋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说: “盖公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山寺实以夜半打钟.《唐诗纪事》曰: 此地有夜半钟,谓之无常钟.继志其异耳,欧阳以为语病,非也.”《学林》、《诗眼》、《遁斋闲览》等书也都证明苏州寺庙有夜半敲钟的习惯.《苕溪渔隐丛话》、《野客丛书》等还引了不少唐代诗人如白居易、温庭筠、王健等人咏苏州夜半钟的诗句.直到清代,《渔洋诗话》、《全唐诗话续编》等书还在批评欧阳修的主观臆断.其实,历代诗人墨客到寒山寺游览后留下的诗句中,仍然可以发现寒山寺一直是夜半敲钟的,像宋人陆游“客枕依然半夜钟”、明人唐寅“客船夜半钟声渡”、清人王士禛“疏钟夜火寒山寺”等.由此看来,欧阳修的批评指责实在是想当然的主观臆断。

由于这场笔墨官司的渲染,寒山寺真成了“寺以诗显,钟以诗名”的游览胜地了.然而,使张继诗兴大发和使历代游人慕名而来的这口古钟如今何在呢? 为什么现在寒山寺只有一口清代所铸的钟和一口日本钟呢? 说来有趣,历经沧桑的寒山寺已经数易其钟了.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初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 年).这口钟也是当时所铸.到唐代,据《清一统志》载: “相传寒山、拾得尝至此”,才改名为寒山寺.寒山、拾得都是唐时高僧,皆有诗集传世.至元朝末年寒山寺毁于战祸,以后虽经多次修建,却屡遭火灾,日趋败落.那口有名的古钟也不知去向.这口钟据说声音异常宏亮,夜深人静时敲起来,连十几里外的苏州城内也能隐约听见.寺庙里是不可无钟的,所以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本寂掸师又主持建楼铸钟.大画家唐伯虎曾写了一篇《姑苏寒山寺化钟疏》,记载了化缘募钟的始末.他的好友文征明还手书张继《枫桥夜泊》刻碑立于寺内.但没有多久,据《寒山寺志》记载: “钟遇倭变销为炮”,文征明的手书诗碑也毁于火.直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江苏巡抚陈夔龙才重修寺庙,并又铸了一口大钟.著名文人俞曲园在《重修寒山寺记》中说: “堂之西尚有隙地,乃构重屋,是曰钟楼,铸铜为钟悬其上,以存古迹.”这口钟今天仍然悬于寺内西侧的八角钟楼上.俞曲园还补书了张继的诗,这块碑刻也陈列在寒山寺的碑廊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口清钟铸成的同时,日本各界人士募捐集款,由小林诚义等一批日本优秀工匠精心制作,铸成一对青铜奶头姐妹钟,一口悬于日本馆山寺,一口送到苏州寒山寺悬于大雄宝殿内,同时还移来一批樱花.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侯爵还亲自撰写了铭文和铭诗刻于钟上.其铭诗云: “姑苏非异域,有路传钟声.勿说盛衰迹,法灯灭又明.”反映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及寒山寺的友情.寒山寺建成至今已历1400 余年,古钟佚、明钟毁,现在只有清钟与日钟互为辉映、声韵长存了。

那口珍贵的古钟究竟哪里去了呢? 这个谜已经有人揭示过了.康有为在庚辰年(1880 年)二月二十五日到苏州寒山寺游览,看到古钟早佚,明钟又毁,大为感慨,写下了一首七绝: “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勿使丰干又饶舌,他人再到不空空,”在题款中又云: “唐人钟已为日人取去.”康有为博学多览,所云必有所据,可惜未点明出处.无独有偶,日本人也认为古钟流人日本.伊藤博文在赠钟铭文中说: “姑苏寒山寺,历劫年久,唐时钟声,空于张继诗中传耳,尝闻寺钟转入我邦,今失所在,于山田寒山搜索甚力,而遂不能得焉.”他究竟据何“所闻”,于今也无从查考,真是令人十分惋惜.或许有一天,谜底终被揭示,古钟重见天日,不但与张继之诗珠联壁合,也可为中日友谊的一段佳话.(朱小平)

下页:最早的墨西哥城平面图出自谁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