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名人悬案-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风马牛不相及”中的“风马牛”如何理解?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风马牛不相及”这句成语,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常被人们所引用.其典源是: 据《左传·僖公四年》载: 春秋时著名霸主齐桓公在这一年的春天出兵侵蔡.齐国纠合了鲁、宋、陈、卫、郑、许、曹,连同本国共8 个诸侯国家的兵力,南下攻打小小的蔡国,一举而将之击垮.然后,齐桓公命令联军继续南进,讨代楚国.部队进入楚国的陉(在今河南郾城县境)时,楚成王派出代表,到前线去向齐桓公责问道: “君居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我地也,何故? ”这段责问的话,大意是说: “你们住在北方,我们住在南方,中间相隔遥远,真是‘风马牛’不相及.没有料到你们竟然兴师侵入我国领土,不知你们师出何名? ”这就是成语“风马牛”的出处.当时,齐桓公的国相管仲,出来回答楚国的责问.当然,侵略的真正原因是说不出口的,便强词夺理,说了一通.楚国见对方人多势大,真打起来,未必能胜;齐国也只不过争个面子,并不想打败楚国.于是,双方便表示愿意结盟和好,事情就算这样结束了。

这件事发生后,后世遂用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风马不接、风马、风牛等来比喻事物之间的毫不相干、没有关联.如汤显祖《南柯记》有文曰: “太子,君处江北,妾处江南,风马牛不相及也,不意太子之涉吾境也,何故? ”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至于释迦牟尼,可更与文艺界风马牛了.”《宋书·王弘之传》: “凡祖离送别,别在有情,下官与殷风马不接,无缘扈从.”刘知几《史通·断限》: “其与曹氏也,非唯理异犬牙,固亦事同风马.”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 “方今越裳藐藐,驯雉北飞;肃慎茫茫,风牛南偃”.对于这种取喻,后世已无争议,至于“不相及”(即两者毫不相干),为什么叫做“风马牛”,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不相及”的含义,后人却有不同的说法,分歧是:

1、细微说.《书经·费誓》说: “马牛其风”.后汉贾逵注曰: “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公的和母的牛马,在一起互相引诱,叫做“风”.因为国家和地域不同,所以连双方的马牛都不可能发生关系.孔颖达注: “牝牡相诱谓之风……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此取喻不相干”.意思是: 齐与楚,即使在像马牛雌雄相诱这类“末界微事”一样的细小之处也都没有关系.现在我们形容一切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之间彼此完全无关,就是这么引申而来的.1985 年出版的《常用典故词典》“风马牛不相及”的释义也认为: “你们在极北,我们在极南,真和放牧马和牛,牧牡不能相诱相逐是一个道理.不料你们会来到我们这里,究竟为了什么呢? ”

2、远距说.认为“风”为放逸、走失之意.齐楚两地相距甚远,所以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如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说;“风”与“放”通,“此指两国相去极远,绝不相干,虽牛马放逸,也无从相及”.1985 年出版的《成语典故》在“风马牛”条目中也认为: “你们住在北方,我们住在南方,中间相隔遥远,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3、方向说.近来,中央民族学院贾敬颜教授经过到牧区实地调查和考证,提出了新说: “方向说”.他在其专著《民族历史文化萃要》一书中认为: 这句成语中的“风”是个名词,即人们平常所说的风,而不作动词用.经过调查,贾敬颜教授得知,马和牛在刮风天是相互逆方向行走的.马是逆风而行,风愈急,马愈是迎风奔驰,故有“胡马依北风”的诗句;而牛却是顺风而行,所以草原上火灾多烧死牛.贾敬颜教授由此认为,齐国在北而楚国在南,就像风天里的牛马一样方向相反,齐伐楚乃无端涉足.贾敬颜教授通过查阅宋人笔记,找到了自说的佐证.如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曰: “牛走顺风,马走逆风,故楚子曰: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俞琰的《席上腐谈》卷上载: “牛顺物,乘风而行则顺;马健物,逆风而行则健”.(笔者补充,精人吴楚材等所编《古文观止》的注解也说: “牛走顺风,马走逆风,两不相及.)由此可见,“风马牛”的本义是方向相反;“风马牛不相及”简作“风马牛”,后被用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成语典故》等书认为: 细微说和远距说的讲法基本上是相同的;而第三种说法则似乎比较牵强.(俞奭勋)

下页:“幽闭”是一种什么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