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名人悬案-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黄宗羲因何东渡日本?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东渡日本,是黄宗羲生平行事中一段不可忽略的经历.然而,由于黄宗羲在其传世的著述中,对其东渡日本的缘由鲜有涉及,因此引起后人争议,迄今仍悬而未决。

雍、乾间学者,黄宗羲的学术传人全祖望最早提出黄宗羲东渡日本“乞师说”.南明鲁监国政权临近覆亡之时,曾数次遣使日本,乞师求援,全祖望认为黄氏参与其中一次“乞师”之行: “是年(顺治六年),监国由健逃至翁洲,复召公(黄宗羲)副冯公京第乞师日本,抵长崎,不得请,公为赋《式微》之章以感将士”.(《鲒埼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近世学者梁启超则持“避仇说”.梁氏考订黄宗羲东渡日本的时间在顺治元年.这一年,南明弘光政权在南京建立,阮大铖重新得势,便重修旧怨,大肆报复复社人士发布《南都防乱公揭》事.由于黄氏在《公揭》上名列第二,所以必然要遭阮之迫害.这就出现“避仇”日本之举(见《饮冰室文集》之四十《黄梨洲朱舜水乞师日本辨》)。

当代一些学者认为,黄宗羲日本之行确为“乞师”.第一,黄宗羲本人之著述中虽无明确记载是否参与日本“乞师”之行,但从其《避地赋》和《日本乞师记》中仍可找出不少证据.《避地赋》叙述他渡日本的路线、情景和感想.谈到由于日本当时“销兵忘战”,“粉饰隆平”,“风俗侈汰”,而致使东行毫无成果,不得不“返旆西行”.《日本乞师记》也谈到,日本“承平久矣”,“多忘武备,岂肯渡海为人复仇”.这说明黄宗羲日本之行是为乞师复仇,而非“避仇亡命”,只不过是未达到预定的目的.第二,黄宗羲力主“乞师”.鲁监国政权“乞师”之举,当时曾引起异议,兵部尚书余煌指责此乃“为吴三桂乞师之续”,黄氏等人则斥余之见为“书生之见”.他说: “尽忠义士,苦思穷计,俱出于万不得已,若徒以利害相权如余煌者,真书生之见也.”(《行朝录》卷八《日本乞师记》)正惟黄宗羲主“乞师”,加以他抗清复明之决心,在廷堂之上锥击仇人和发布讨阮《公揭》那种遇事敢作敢为的性格,以及从亡国臣的身份,是完全可能应召或主动请求东行乞师的.第三,除经全祖望“始考得之”的史料外,尚有不少明清文献可证黄氏参与“乞师”.如与黄氏同时代的浙东人周容所撰《浮光杯记》、与黄氏同时代的浙东人周容在为抗清营垒中的密友高宇泰所撰《雪交亭正气录》中,所记乞师日本的某些事,与黄氏《日本乞师记》所记略同.此外,还有被史学界公认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海东逸事》(明末遗民翁洲老民)、《鲁之春秋》(李聿求),《国朝汉学师承记》(江藩)、《国朝先正事略》(李元度)等均载有黄宗羲与兵部侍郎冯京第“乞师”日本之事.至于黄所遗著述中为何无参与“乞师”的明确记载,学者一般认可黄氏裔孙黄炳垕的揣测: “抑其时忌讳甚严,欲使起军、从亡、乞师诸大案泯没其迹,以避无妄之灾耶? ”(《遗献梨洲公年谱叙》)

另有部分学者则认为,黄宗羲有“避仇”日本之行而决无“乞师”日本之举.梁启超曾反驳全祖望的“己丑(顺治六年)乞师说”,指出当时鲁政权为武将把持,黄氏深感抗清之志难伸,遂于顺治六年秋以清廷要“录其家口”为由愤然出走,潜归故里,黄氏既已作出这样的抉择,何以时隔不足两月,却又返向舟山奉使日本? 这在情理上讲不通.如此轻于去就,观黄氏一生行事也全然不符.因此全氏所断言的这一年黄宗羲日本“乞师”是不可信的.不少学者认同梁氏的分析,并指出全氏之考辨有不少难以自圆之处.如全氏据以判定黄之东渡日本时间的“冯京第两度乞师日本”之说,虽屡见于他的《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冯京第墓碑》及《浮光杯诗注》等文,但未见他指出立说的史料来源.而且同书与《张苍水年谱》述及冯京第东渡日本之事,却仅有顺治四年一次,而无顺治六年二度乞师之行.因此,在未找到确凿依据之前,不能轻信全氏“乞师说”.而较为可信的正是黄氏本人所作的《避地赋》.因该赋叙述的是黄宗羲现存遗著中唯一涉及自己东行日本的文字.赋中对“避仇”的时间(被阮大铖斥为党人之时)和原因(阮大铖缉捕《公揭》签名者),为避党祸的交待是比较明确的.如赋中所云: “遂狺狺骂为党人兮,祸复丛夫俊及.……我亦何罪何辜兮,窃独罹此横流”.再从该赋写作的背景来看.此赋大约作于康熙十三四年间(1674—1675 年),当时,正值三藩乱起,波及浙江.为避兵祸,黄氏奉母转徙四方.抚今追昔而作此赋,对入清以来的30 余年间自己的避地生涯作了如实的书写.昔之避党祸,此时避干戈,今昔之事相联系,正说明当年东行日本“避仇”之事是肯定无疑的。

“乞师”与“避仇”两说孰是,至今未有定论,另有学者对两说均持“存疑”态度(如谢国桢之《黄梨洲学谱》和一些日本学者),更是加深了人们的疑惑.看来解此悬案,殊为不易.(金泽民)

下页:孔子有没有为季札写过碑文?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