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名人悬案-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安世高到底是何许人?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中国和伊朗友好关系悠久绵长.在中伊两国人民友谊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象张骞、班超一样长期受到重视的伊朗人,他就是东汉后期来华的安息(即伊朗)高僧安世高.据专家们考证,安世高是我国汉译佛经的创始人.他不但对我国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我国文学翻译的发展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长期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近年来随着我国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日渐频繁,作为伊朗人民的友好文化使者,安世高的名字也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但是,关于这位伊朗人民友好文化使者的身世,目前却仍然是众说纷纭。

安世高到底是什么人? 目前国内外有三种主要的不同说法.一、安息王太子;二、木鹿地区安息宗室旁支;三、木鹿地区高僧。

安世高为安息王太子之说,最早见于吴康僧会(? —280 年)《安般守意经序》,其中说安世高为“安息王嫡后之子,让国于叔,驰避本土,翔而后集,遂处京师”.之后,经过道安(314—385 年)、僧佑(445—518)等人添枝加叶,夸大其辞,到慧皎(497—554 年)编《高僧传》时,就把他说成是“安息王正后之太子……让国与叔,出家修道,既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并把他大大地加以神化,说成是一个能知过去未来,广有神通的大神仙.延至近代,我国已故著名中西交通史专家冯承钧先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安世高是安息王满屈二世(78—110 年? )之子帕萨马西里斯.冯先生学贯中西,其说一出,响应颇多,于是,安世高为满屈之子在国内似成定论.其实,这种说法显系误会。

根据古罗马史家所载,满屈确有二子: 长子名埃西达里斯;次子名帕萨马西里斯.公元100 年,满屈未经罗马同意便擅自任命埃西达里斯为亚美尼亚国王.罗马向安息宣战,双方开始一场漫长的战争,史称《图拉真战争》.公元110 年(? )满屈突然去世.安息贵族鉴于埃西达里斯年少无谋,选举满屈之弟胡斯洛(110—128 年)为王领导全国抗战.但胡斯洛上台后屡战屡败,不得不对罗马作出让步姿态.他废黜引起战争的埃西达里斯,建议由罗马皇帝图拉真(98—117 年)给帕萨马西里斯加冕,双方结束战争.但图拉真蓄意兼并亚美尼亚,进而征服整个安息,断然拒绝了安息的请求.公元115年,图拉真攻人亚美尼亚后,将新任亚美尼亚帕萨马西里斯骗入罗马军营加以杀害.由此时至148 年安世高来华之时,安息王位历由王太子继任,不再有兄终弟及之例.因此,安世高不但不可能是满屈之子帕萨马西里斯,也不可能是后代安息国王之子。

木鹿地区安息宗室旁支说主要见于国外部分汉学家,目前国内议论不多.作为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安世高的身世在国外学术界也引起强烈的兴趣.匈牙利著名学者哈马培认为安世高的伊朗名字应是Arsa(r)Kau.其前半部分Aras(r)(安世)是安息王朝的称号,后半部分Kau 是伊朗语和粟特语中常见的中亚统治者的称号.据此,他认为安世高很可能是安息宗室成员.前苏联学者科谢连柯根据哈马塔的考证和木鹿城的考古资料,提出安世高是木鹿地区安息宗室旁支.哈马塔的意见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哈马塔的中文程度大概很有限,所以把安世高误写成支世高.他大概也不了解我国古代翻译外国人姓名的规定是前面第一字表示国别,后面部分表示名字.按照他的说法,Arsa(r)Kau 就只能译成“安高”了.而且,安世高的姓名是个汉化的外国人姓名,是中国人给来华的外国侨民取的中国名字.安世高的名字既然不是由伊朗语音译而来,当然也就不能把它还原为伊朗语.更不能作为他是安息宗室木鹿旁支的依据。

安世高到底何许人也? 考古资料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例如,根据安息钱币资料,其中铸有王像、希腊和袄教神像、马首像的钱币都有,唯独没有佛像.这说明佛教对安息上层分子基本上没有影响.而根据中亚考古发掘的结果,佛教在中亚传播一般不超过巴尔赫至坎大哈以西,即所谓“富歇线”(FoucherLine)以西.这些地区当时都属于贵霜帝国.唯一的例外是安息东部马尔吉安那省治木鹿城吉亚乌尔·卡拉区发现一座公元2 世纪佛教寺院遗址,内有佛塔、佛像和佛典遗存,说明这里有过一个宗教社团.由木鹿往西,再也没有发现佛教遗址.因此,前苏联学者马逊认为安世高的传说很可能就和木鹿这个佛教社团有关.我国著名学者张广达先生也认为安世高“多半来自与贵霜毗邻的Margiana 地区”.我们觉得这种意见是比较正确的.它不但与考古资料吻合,也与我国史书记载吻合.因为在《后汉书》中,木鹿便有小安息之称.也就是说,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大致可以断定安世高并不是来自安息都城泰西封,也不是来自其他地区,而是来自安息东部的木鹿,即《后汉书》所谓小安息.至于安世高到底是什么人,我们目前只能肯定他不是安息王太子,也不是木鹿安息宗室支派,但我们对其身世无法作出更确切的肯定.马逊和张广达先生把他称为传教师、译经师是很有道理的.在有关安世高的最早记载中,他的学生严佛调在《沙弥十慧章句序第二》中就称其为安息“菩萨”(而不是安息王子).菩萨即汉魏两晋对西域来华传道译经高僧的尊称.安世高是一位真正的高僧.他的一生对弘扬佛教文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能认为安世高的身世问题已经解决了呢? 不,还没有完全解决.德国学者R·E·埃梅里希在评论安息佛教时曾引用过《伊索寓言》中的一句著名谚语: Oneswallowdoesnotmakeasummer,意为“轻率推论必成大错”或“一关渡过并非成事大吉”.在《魏书·安同传》中,就谈到安同的祖先安世高并不是僧人,而是汉时入洛的安息王侍子.《魏书》借修史酬恩报怨,号为“秽史”,但其《释老志》叙述佛教传入我国经过特详,是佛教史公认的宝贵资料.其中对安世高传法译经活动只字不提.这是故意曲笔奉承权贵,抑或汉代确无高僧安世高? 因为学术界很少认真讨论这条资料,我们也就不可遽作决定,只好留待来日将这悬案澄清了.(李铁匠)

下页:韩非的死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