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民族宗教-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发达于中国.曾几何时,国内名山大刹林立,僧徒众多,善男信女,络绎往返,佛殿门前,香火不绝.但是,你可曾知道: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最早记载佛教初入中土的可靠文献是曹魏时鱼豢的《魏略·西戎传》,内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 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月氏王使人口授《浮屠经》。

到了东晋,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刘宋时和尚宗炳认为: “刘向《列仙叙》,七十四人在佛经”,“如此即汉成、哀之间,已有经矣.”宗炳虽仍泛指西汉末年佛教已经传入,但比元寿元年却提前了许多年.这还不算,宗炳还暗示人们“东方朔对汉武劫烧之说”,好象汉武帝已知道佛教的劫烧说。

以后,《魏书·释老志》根据伪作《汉武故事》也说汉武帝元狩中(前122 年至前117 年)遣霍去病讨匈奴,获其神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烧香礼拜.而且,《释老志》还根据《史记·大宛传》说,张骞出使大夏,始闻浮屠之教,证明汉武帝时佛教已入中国。

更有甚者,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记》提出公元前218 年即秦始皇时就有利防等18 个和尚带着佛经教化始皇.而唐代和尚法琳认为此说出自三国时僧人道安、朱士行等《经录》,因而最有道理。

其实,晋代王嘉《拾遗记》将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提得更早,他认为战国燕昭王七年(公元前305 年),就有身毒国道人尸罗入朝,荷锡持瓶,“于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三尺”.但《晋书》已责其事多诡怪,不足为凭,考诸史实,昭王虽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然而并没有关于外来僧人的记载.前面提到过的宗炳也曾谈及佛教先秦传入说,他在《明佛论》中转引西域名僧佛图澄对石虎的一段话: “临淄城中有古阿育王寺,犹有形像承露盘处,在深林巨树之下,入地二十丈.”石虎依言求之,一一应验。

宗炳的话不可信.例如他还说过,伯益述《山海经》有“天毒国(即天竺)之国,偎人而爱人”一语,当为如来佛的大慈之训,似乎佛教已间于三皇五帝之时,显然为荒诞无稽之言。

此类情况并非一例.古来一些佛教徒为了争得佛教的统治地位,一直在编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比道教始祖老子资格更老,佛教早已传入中国的假话.最典型的是唐代和尚法琳,他在《对傅奕废佛僧事》中,根据伪书《周书异记》,认为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977 年)甲寅,发生水泛、地动、天色变异等象,太史苏由说有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以此断言为释迦牟尼诞生之年.唐代另一个和尚道宣在《感应记》中更明说周穆王时有化人入华,云是佛神,佛教在西周时已传入中国.道宣还认为,假如上说不能成立,那么根据《列子·仲尼篇》“丘闻西方有圣人焉”,说明孔子知道佛教不容置疑.其实,《列子》为魏晋人伪造,自不待言,即使保存先秦时代某些内容,也毕竟是一种寓言。

佛教的输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上述诸种说法歧义叠现,那么,哪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真相呢?

从目前学术界研究状况来看,一般同意佛教于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的说法.此说最早见于东汉时出现的《四十二章经序》: 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日问于群臣.太史傅毅说: 西方有得道者,其名号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于是,明帝派人去西域,访求佛道,在大月氏国遇见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回洛阳,明帝遂为他们建立精舍白马寺。

不过,一些学者虽然倾向于这种说法.但也不能不承认这种说法仍有疑问.第一,所谓感梦遣使,显然是一种带有神奇色彩的传闻.第二,关于汉明帝求法年代,西晋道士王浮《老子化胡经》作永平七年感梦遣使,十八年乃还.”南北朝时出现的伪书《汉法本内传》作永平三年感梦遣使.其余各家大都不记年代.第三,关于汉明帝所遣使者,《化胡经》作“张骞等”,《四十二章经序》及东汉末牟融《理惑论》作“张骞、秦景、王遵等”,南齐王琰《冥祥记》作“蔡愔”,另外几家干脆不载使者名字.张骞西汉人,如何会被东汉明帝派去西域取经? 第四,关于佛典的传译,王浮说: “写经六十万五千言”;《四十二章经序》及《理惑论》只说写取佛教四十二章,译事及译人都没有说;《冥祥记》只说画释迦像;《出三藏记集·新集经记录》只说“于月支国遇沙门竺摩腾,译写此经还洛阳”,未提竺法兰;《高僧传》、《释老志》等说法也很模糊,直到隋《历代三宝记》才具体说腾、兰共译《四十二章经》,并成为后来传说的张本。

有鉴于上述疑点,现代佛教史家怀疑,汉明帝是否有求法事? 摩腾、竺法兰是否实有其人? 《四十二章经》是否汉代所译,是译本抑或抄本? 《理惑论》是否汉代所撰,撰者是否牟融? 这些疑问都有待于进一步澄清.(勇木)

下页:萨满教是不是一种宗教?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