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项羽不肯过江东之谜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历史之谜 作者: ( 字号: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因而在楚汉之争中落败,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项羽为何不渡乌江呢?两千多年来,人们有种种说法。

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楚霸王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

项羽的死与虞姬的死有必然联系吗?两者之间有联系,有学者就认为项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心生羞愧,因而不肯过江,拔剑自刎.这样说很有道理,单纯说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虞姬之死就显得论据不足.而这与《史记》上说的"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以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为八千人渡江而西,今天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段话一致."子弟散",一方面符合他说的"天之亡我",一方面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原因.项羽即便过江,败局已定.因而,他选择了不渡乌江。

但有的学者提出,自固陵战败后,项羽连连败退,退到垓下,垓下突围又逃往东南,一直逃至乌江边.由此可见,他早有退守江东之意,并且是一路逃奔.如果说项羽因失败使江东八千子弟葬送性命而愧对江东父老的话,垓下被围时,"虞姬死而子弟散",他就应羞愧自杀.渡淮之后从骑仅百余人,至阴陵又迷了路,问一农夫,结果被骗,身陷天泽,被汉军追上.如此狼狈的境遇他也没有羞愧自杀呢!逃至东城,汉骑将之包围数重.尽管他"自度不得脱",但还是把仅剩的二十八骑组织起来作了一番拼杀,又"亡其两骑".这时候项羽仍"欲东渡乌江".因而认为他好不容易逃到乌江岸边时却反而感到羞见江东父老而自杀似乎有些说不通.项羽的羞愧之心来得太突然,也不合情理,很可能是司马迁为使情节完整而下笔渲染的情节。

有人认为项羽不渡乌江是出于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从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考虑的.认为项羽认识到了长期内战使人民痛苦不堪,希望这场战争尽早结束.项羽确实曾有结束战争的愿望,也曾想过通过他与刘邦的个人决斗来将战争结束,他觉察到"楚国久相持不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所以对刘邦说: "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最后他甚至不惜违背自己个性,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通过和谈换取刘邦的让步,以鸿沟为分界.但是刘邦却违約出兵追杀楚军.当项羽失利并且认识到自己无法立即消灭刘邦而又无法谈和的情况下,项羽只有牺牲自己以结束数年的残杀.据说,项羽当时还是有可能与刘邦抗衡的。

项羽为何乌江不渡?两千多年来,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历史学家都給予极大的关注,但至今难有定论。

下页:杨贵妃未被立为皇后之谜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