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国历史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西施有无之谜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关于西施的有无,历来就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派意见是:

(一)西施是古代美女的通称,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屡见.早于勾践200年的《管子》中就说: "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她怎么又可能传奇式的出现在200 年之后的吴越战场上呢?

(二)所有与西施有关的先秦典籍,都不曾提到"美人计".连热衷于鼓吹忠义节烈,并且最善于钩奇猎隐的司马迁也没有提及"西施"一词,可见美人计故事,实是后人杜撰。

(三)美人计故事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500 年后的袁康、赵晔,又怎么可能知道这段湮没了500 年之久的历史陈迹?

(四)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国家的兴亡,有它深刻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原因,绝不是一两个从属人物所能左右的,何况是被封建社会排除于政治舞台之外的女子.然而,一到国家败亡,就找出女子来当替罪羊,夏桀有妹喜,商纣有姐己,周幽有褒姒,不一而足.因此,吴越战争中的美人计,也不过是"女祸亡国论"的变种,是封建社会史学家和小说家的惯技,认真不得的.因此,西施实无其人,美人计也实无其事。

另一派意见是:

(一)《管子》一书,并非一时之作,也非一人之作,常有后人补人的文字,因此,用这来论证西施的迟早,有没有35是不足为据的.而一到战国时期.诚朴如《墨子》,方正如《孟子》,旷达如《庄子》,都曾对西施的"美"交口称誉,西汉初年的贾谊《新书》、刘向《说苑》、刘安《淮南子》更是言之凿凿,西施确有其人,是不容置疑的。

(二)施行"美人计"或者误中"美人计",都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儿.因此,西施之事,为吴、越两国史家所讳言.柄笔严谨的司马迁未能纳入《史记》,是不足为奇的.然而这富于传奇色彩的人或事,必然在吴越地区广为流传.此事首先由籍贯吴越的作家袁康、赵晔分别披露,正是理有必然。

(三)浙江绍兴出土了两面汉代制作的吴越人物画像铜镜,画像内容、题款有吴王、伍子胥、越王、范蠡、越王和二女.画中吴王怒視伍子胥,伍子胥则慷慨拔剑作欲自刎之态,越王与范蠡窃窃私语,暗自得意,那宽袖长裙、亭亭玉立、风姿绰約的二女就当然是西施和另一同献的美女郑旦了.为西施教习歌舞的土城山遗址尚在,供西施居处游览的姑苏台、馆娃宫、西施洞、玩月池等遗址尚在.西施其人其事,是不必怀疑的。

当然,吴国的灭亡,必有其自身的不可不亡的原因.西施的出现,只是加速吴王的腐败,在客观上为越王灭吴创造了某种条件而已.夸大西施在灭吴过程中的作用,或者完全否认这种作用,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唐代诗人罗隐在《西施》一绝中说得中肯: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下页:西施失踪之谜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